首页

搜索繁体

第 六百三十七章

    面对海南部队咄咄*人的攻势,古贺决定仿效山本的“伊号作战”,将联合舰队的舰载机转至岸上,与岸基航空兵一起发动空中战役,消灭海南部队舰队,根据这一思想制定出的作战计划代号“吕号作战”。

    即海南部队进攻谋诺岛的次日,古贺下令开始实施“吕号作战”,从“翔鹤”号和“瑞鹤”号航母各抽调63架,“瑞凤”号航母抽调47架,共173架舰载机转场至拉包尔,其中零式战斗机82架,九九式轰炸机45架、九七式攻击机40架、侦察机6架。而这些舰载机飞行员接到转场至岸上参战的命令后,从“伊号作战”的结局中就预感到战争的暗淡前景和自己的悲惨下场,士气相当低落。

    80架零式战斗机和18架九九式轰炸机攻击了刚刚取得奥古斯塔皇后湾海战胜利的梅里尔编队,结果被海南部队空中掩护的战斗机击落8架,被军舰高炮击落17架,投下的炸弹只有两弹命中,击伤一艘巡洋舰;中午在与海南部队第五航空队攻击拉包尔的突击机群的战斗中,又损失19架战斗机。

    在抗击海南部队航母编队对拉包尔的空袭中,日军损失25架战斗机。

    “瑞鹤”号航母飞行队长清宫大尉率领14架九九式舰载攻击机从拉包尔起飞,在先期起飞的侦察机引导下,攻击了正从托罗基纳登陆滩头返回谋诺岛的一支由步兵登陆艇、坦克登陆艇和鱼雷艇各一艘组成的小型护航船队,这三艘舰艇都被击伤,日军发表的战报,称此次攻击为“第一次布干维尔海空战”,宣称击沉海南部队航母2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2艘。

    日军侦察机发现了运载海南部队登陆部队第二梯队的一支运输船队,随即出动40架舰载战斗机、31架岸基战斗机和26架舰载轰炸机前去攻击,结果在船队上空遭到海南部队28架战斗机的拦截,空战中日军有10架战斗机和5架轰炸机被击落,海南部队仅损失4架战斗机,只有“富勒”号运输舰被两枚炸弹命中,该舰水手一面奋力灭火抢险,一面迅速争分夺秒抢卸物资,竟成为最先完成卸载的船只。日军飞行员却谎称击沉运输舰2艘、驱逐舰3艘,击伤运输舰2艘和巡洋舰1艘。

    下午,日军侦察机又发现杜勒斯海军少将指挥的巡洋舰3艘、驱逐舰4艘组成的编队,先后派出多批共计11架舰载攻击机和14架岸基攻击机,其中只有4架找到目标并实施攻击,只有“伯明翰”号巡洋舰被两枚炸弹和一条鱼雷击中,但因损管得力,不仅舰炮仍可以射击,而且还能保持30节的航速航行。而日军飞行员再次谎报战果,竟然声称将7艘军舰全部击沉击伤!

    日军指挥部信以为真,为彻底消灭这支海南部队编队,于黄昏后先后派出19架飞机,均未发现华夏军舰,无功而返。日军将这天的空袭称为“第二次布干维尔岛海空战”。

    反击海南部队航母编队对拉包尔的攻击,日军出动27架轰炸机、14架攻击机和65架战斗机,其中32架战斗机没有找到主力机群,只得提前返航,另有3架轰炸机因机械故障而中途返回,实际出击24架轰炸机、14架鱼攻击和33架战斗机。由于华夏军舰规避得当,无一损失,而日军却损失惨重,共有19架轰炸机、14架攻击机和2架战斗机被击落。

    入夜后,日军又派出四批共23架飞机,只有5架攻击机发现华夏军舰并实施攻击,但无一命中。日军将11日全天的空袭作战称为“第三次布干维尔岛海空战”,发表的战果更是令人咋舌,击沉巡洋舰1艘,击伤航母2艘、战列舰1艘、巡洋舰和驱逐舰5艘。而实际上海南部队基本没有损伤。

    从11月2日至11日的战斗中,日军投入的173架舰载机中损失121架,战损率高达70%!其中零式战斗机损失43架,战损率为52%;九九式轰炸机损失38架,战损率为84%;九七式攻击机损失34架,战损率为85%,6架侦察机全部损失。参战的363名空勤人员中,阵亡181人,伤亡率达50%,尤其是骨干飞行员损失更为惨烈,7名飞行队长中阵亡4人,11名飞行分队长中阵亡6人。如此惨重的损失,令古贺痛心不已,也是难以承受的,只得于11月12日下令终止“吕号作战”。

    11月13日,联合舰队投入“吕号作战”的173架舰载机中残存的52架从拉包尔撤回特鲁克,而填补拉包尔航空力量空白的是从马绍尔群岛等地调来岸基航空兵,这些新调来的飞行员大多数都是素质比较差的“菜鸟”,从而使拉包尔的航空力量和舰载航空兵均受到极大削弱。

    从此次作战中充分暴露了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弱点,战争开始前的三十年代,日本海军航空兵挑选、训练飞行员的要求非常严格,飞行员的挑选是从1500名应征者中初选出70名飞行学员,这70人在航空学校数月的淘汰训练中最终只有25人成为正式飞行员,从最初的1500名应征者到最后的25名飞行员,淘汰率高达98%!经过如此高的淘汰率,所产生的飞行员自然是百里挑一的佼佼者,飞行技术和空战素养均胜过美英飞行员,因此在战争初期,日军飞行员的综合素质明显超出盟军飞行员一筹。

    但自中途岛战役之后,大批战争前培养的精锐飞行员在作战中损耗,加之日军与海南部队不同,最优秀的飞行员不是作为飞行学校的教官来培养教导新手,而是都派往战斗部队,所以后劲大大不及海南部队。一旦损失大批飞行员,就只能以缩短训练时间的方法提前结束飞行学员的训练,将其补入战斗部队,这样一来,飞行员的综合素质就大大降低,因此作战中的损失就越来越大,而由于损失加剧,就只能一再压缩飞行训练的时间,使飞行学员能尽早结束训练补入作战部队。如此形成了损失越大,新飞行员训练越不充分;而新手的训练越不充分,又造成了损失越来越大,如此恶性循环,成为战争中日军航空兵最致命的弱点。

    虽然日军重巡洋舰部队和航空部队的反击均未收到预期效果,南太平洋的日本陆军仍坚持以反登陆手段确保布干维尔岛。为配合陆军的反登陆作战,草鹿组织了四支舰艇编队,以“天雾”号、“文月”号、“卯月”号和“夕风”号4艘驱逐舰组成运输队,负责运送步兵第五十四联队第二大队的400名官兵;以“大波”号、“卷波”号和“长波”号3艘驱逐舰为警戒队,负责为运输队提供直接护航;以“阿贺野”号轻巡洋舰、“若月”号、“风云”号和“浦云”号驱逐舰组成第一支援队,负责支援反登陆部队的作战;以“能代”号轻巡洋舰、“草波”号、“藤波”号和“时雨”号驱逐舰组成第二支援队,负责迎击海南部队舰艇;海上总指挥为第十战队司令大衫守一海军少将。草鹿还同时将“夕张”号轻巡洋舰和“水无月”号驱逐舰组成布喀运输队,向布喀岛运送增援部队。

    11月6日下午,四支编队从拉包尔起航,由于第二支援队的“藤波”号在前一日空袭中受伤,“时雨”号舵机故障,两舰无法出海,临时将警戒队的“长波”号驱逐舰调入。“时雨”号后编入布喀运输队。

    入夜后,日军侦察机报告在托罗基纳角以西发现海南部队鱼雷艇,日军支援队立即前去引开鱼雷艇,以掩护运输队。深夜,侦察机又发现在托罗基纳角滩头海南部队有驱逐舰、运输舰各5艘。日军编队指挥香川大佐认为海南部队在附近海域不但有鱼雷艇,还有驱逐舰,反登陆计划难以实现,便一度调头返航,但十五分钟后就重新向登陆滩头航进。

    11月7日凌晨,日军运输队和警戒队驶抵普鲁塔岛附近海域,距离海南部队登陆滩头仅1.2万多米,未被海南部队舰艇发现。日军驱逐舰到达锚地后就立即组织舰上官兵换乘登陆输送艇,再由登陆输送艇搭载在托罗基纳西北上岸,未遭遇抵抗。反登陆部队上岸后即遭海南部队围攻,大部被歼,只有百余残部与岸上部队会合。

    运输队和警戒队完成卸载后迅速出海返航,于7日顺利回到拉包尔。两支支援队在返航途中遭到海南部队飞机攻击,“阿贺野”号巡洋舰和“若月”号驱逐舰被击伤。

    布喀运输队的运输任务也完成得比较顺利,将步兵第八十一联队的700名官兵送到布喀。当晚,“夕张”号和“水无月”号再次向布喀运送援军,结果遭到20架华夏飞机的攻击,两舰都被击伤,被迫折返拉包尔。

    理智地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日军投入反登陆的部队仅区区一个大队,约400人,要以这点兵力去反击海南部队1.4万人的登陆部队,简直是痴人做梦!而因此将日本海军联合

    舰队中坚力量的多艘重巡洋舰派至拉包尔,致使其遭到海南部队航母舰载机的突袭而蒙受严重损失,实在是非常不值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日军的丧心病狂和卤莽蛮干。

    11月12日晚,日军侦察机报告在谋诺岛西北海域发现2艘航母、4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实际上是海南部队登陆部队的第四梯队,日军飞行员是将从没有见过的海南部队新服役的坦克登陆舰误为航母,将由老式驱逐舰改装的快速运输舰误为巡洋舰和驱逐舰。日军随即增派2架攻击机前去跟踪监视,但这2架飞机发现并跟踪的海南部队编队不是登陆编队,而是担任海上掩护的梅里尔编队。

    次日凌晨,日军出动12架攻击机前去攻击,其中7架没有找到目标,5架发现梅里尔编队后,随即展开攻击,日机先投下干扰雷达的银箔片,再实施低空鱼雷攻击,“丹佛”号巡洋舰被一条鱼雷击中轮机舱,舰体倾斜,失去机动能力,后在2艘驱逐舰的护卫下被拖回图拉吉港。日军发布的战报将此次战斗称为“第四次布干维尔岛海空战”,并声称击沉巡洋舰2艘,驱逐舰1艘,击伤航母和战列舰各1艘。

    11月16日深夜,日军从布喀岛起飞的水上侦察机发现海南部队由坦克登陆舰和快速运输舰各8艘组成的登陆部队第五梯队,日军飞行员又将坦克登陆舰误报为航母,日军指挥部闻讯后立即出动三批16架攻击机,对其实施攻击,海南部队“麦基恩”号快速运输舰被一条鱼雷击中,引起的大火波及到弹药舱和深弹库,引起了大爆炸,很快开始下沉。3艘驱逐舰冒着日机的鱼雷攻击全力救助落水的官兵和舰员,并成功地救起大部分落水人员,其他军舰则没有遭到损伤。日军将此次战斗称为“第五次布干维尔岛海空战”,并称战果为击沉航母3艘、巡洋舰3艘及其他舰船1艘。

    12月3日下午,日军侦察机发现海南部队由坦克登陆舰8艘、登陆艇5艘和驱逐舰6艘组成的登陆部队第九梯队,黄昏前后日军先后出动攻击机和轰炸机各18架前来攻击,日机先投下银箔片,然后开始攻击,但无一命中。可在日军发布的“第六次布干维尔岛海空战”战报中,却声称击沉航母3艘、战列舰1艘、巡洋舰1艘,击伤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各1艘。

    虽然日军频频在布干维尔岛组织实施海空战,但却无法阻止海南部队后续登陆梯队上陆,截止11月14日,海南部队已有3.3万人和2.3吨物资上岛,得到加强的海南部队随即开始扩展登陆场,建立起正面约8千米纵深约1.6千米的防线,并着手修建简易机场。但日军认为海南部队在布干维尔岛的登陆和希瓦泽尔岛一样,不过是一场带有欺骗性的佯攻,是企图从机场等预设防御地带诱出守军,因此并未乘海南部队登陆之初立足未稳之际投入主力实施反击,坐等海南部队力量逐步加强,至12月4日,海南部队九支登陆梯队陆续到达,计划参战的部队和物资全部上岸。12月10日,海南部队登陆场内的简易机场投入使用,来自所罗门航空队的战斗机和轻型轰炸机以该机场为基地可以大力支援登陆部队的作战。

    日军在海南部队陆海空优势兵力兵器的巨大压力下,虽凭借岛上山地丛林等有利地形负隅顽抗,但终于不支而步步退缩,至12月中旬,已被海南部队压缩包围在面积约40平方千米的地域。

    由于布喀日军10月31日和11月17日两次误报海南部队登陆和炮击,致使日军指挥部判断海南部队即将在布喀登陆,因此日军第八方面军决定抓紧向布喀岛运送援军和物资。

    11月21日下午,日军由“天雾”号、“夕雾”号和“卯月”号3艘驱逐舰组成运输队,以“大波”号和“卷波”号2艘驱逐舰组成警戒队,由香川清登海军大佐指挥,从拉包尔向布喀运送875名陆军和30吨物资,接回417名海军和238名陆军,这一运输行动顺利完成。

    11月24日下午,日军又以同样的兵力编成向布喀运送810名陆军和32吨物资,运输队于当晚22时50分抵达布喀,随即开始卸载,而警戒队则在港外巡逻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