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11 公主相亲

    陈布雷是国民D的“领袖文胆”和“总裁智囊”,素有国民D第一支笔之称。与陈诚并称为蒋光头的“文胆武将”。

    他是华夏近代历史上一位很受关注而颇有争议的人物。陈布雷为人谨慎,也非常熟悉为臣之道,对蒋光头或同僚总是恭敬有加,无盛气凌人的傲气。作为蒋光头“御用”笔杆,他廉洁自律,不拉帮结派,不贪污腐败,颇有“贤相”之风,被蒋光头称为“完人”。陈布雷为蒋光头撰写文稿无数,有诸多名句广为流传。如蒋光头在著名的庐山谈话中的“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等等。

    关于约会地点的这个建议得到了蒋光头的赞赏和首肯。

    陈布雷建议相会地点定在镇江焦山。第二天,陈布雷陪蒋光头把焦山上的景点逛了个遍,把每个景点的来历、寓意及如何引申到爱情上,一一作了详细讲解。第三天,蒋光头早早来到焦山渡口迎候蒋夫人。蒋夫人刚下车,蒋光头就按陈布雷的计划,上前拱手道:“佛家普度慈航,请问宋女士可愿登舟?”

    蒋夫人见蒋光头今日如此温文儒雅,顿生好感。笑道:“我虽不信佛而信基督,但两教同理,普度众生。”边说边在蒋光头的搀扶下,轻盈地登上渡船。开局顺利,好兆头。第一天,蒋光头一个人说,蒋夫人只管听,不答话。当然,蒋光头说的都是从陈布雷那儿“现贩现卖”的。蒋夫人虽没有表态,但心里已觉得蒋光头蛮博学的。

    第二天,蒋光头开始讨好蒋夫人。

    两人走在“鹤桥”上,蒋先介绍“鹤”因何象征长寿,接着祝蒋夫人“松鹤延年”。

    走进“百寿亭”,他先介绍100个不同字体的“寿”字之妙处,紧接着祝蒋夫人“永寿永康”。

    蒋夫人听罢不由得笑了。

    第三天,蒋夫人主动邀蒋光头登“观澜阁”。蒋光头连连摇头说:“无澜可观……无澜可观……”蒋夫人顿觉奇怪:“既有‘观澜阁’,为何无‘澜’可观?”

    对这个问题的答案,陈布雷早有交代,应讲清前后两层意思。蒋光头这时却把陈布雷两层意思的先后顺序颠倒了,脱口先说出后一层意思:“宋女士放心,纵有千难万险,只要有蒋某在,定能化难为易,化险为夷。”蒋夫人先是一愣,随后嗔怪道:“你胡扯什么呀?这‘观澜阁’之‘澜’,是‘波澜’之‘澜’,怎么扯上‘千难万险’?”

    蒋光头心一紧,知道自己弄错顺序,赶忙解嘲:“一样嘛,一样嘛……宋女士难道没看到山门口那4个大字‘海不扬波’?海都不扬波了,江上何来‘澜’呢?江上无‘澜’,蒋某更不怕‘难’噢。岂不是化难为易,易如反掌?”

    第四天,蒋夫人主动邀请蒋光头到山中“定慧寺”上香。蒋光头有点迟疑,因为陈布雷知道宋家信奉基督教,对佛教寺院不会有兴趣,故而未对蒋光头去定慧寺有所交待。现在蒋夫人竟然提出这个要求,蒋光头担心自己进入寺院“一问三不知”。

    他劝阻:“宋女士笃信基督教,蒋某也希望与宋女士同信仰。佛教寺院就不用去了吧?”

    哪晓得蒋夫人并不领情,她也有她的“孝心”,反问蒋光头:“蒋老夫人不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吗?我们代她去上一炷香,岂不更好?”原来蒋夫人是想代未来的“婆母”上香,作为儿子的蒋光头还有何理由拒绝?蒋宋两人让侍从买好香烛,一起进入寺院,按佛教的礼仪点烛、上香、磕头……

    一切都是那么真心诚意。

    走出寺院,蒋夫人面对山门上“定慧寺”三个字,突然问蒋:“请问大总裁,能不能给小女子讲一讲这‘定慧’二字的涵义呀?”

    蒋光头一下子愣在那里,不过,他急中生智,马上答道:“‘定’者,是蒋某决定之‘定’,‘慧’者,是宋女士慧眼之‘慧’——蒋某心中早已决定,借宋女士之‘慧’,为华夏增辉。”蒋夫人大笑不止。

    第五天,蒋宋游览“郑板桥读书处”。

    蒋感叹:“蒋某半生戎马征战,耽误了多少读书的时间。后半生真想隐居于此,以郑板桥为楷模,好好读几年书。”

    蒋夫人会心地笑了。两人走到“郑板桥读书处”旁边的“别峰庵”门前时,宋指着庵门说:“大总裁隐居焦山读书,小女子愿在此庵带发修行,终生陪伴在大总裁身旁……”

    蒋光头欣喜若狂,连问:“是吗?您不后悔吗?”

    蒋夫人坚定地回答:“永不后悔。”这样,蒋光头与蒋夫人到镇江作10日游。每日里双飞双憩,形影不离,相互间情投意合,尽诉衷肠。

    蒋夫人回到上海,见到大姐霭龄时的第一句话,便是“此生非蒋氏不嫁”。

    宋霭龄听了嫣然一笑,心中却是暗暗称赞蒋光头果然好手段,几天工夫,便把一个原本十分高傲的小妹弄得神魂颠倒,死心塌地了。

    宋老太太出走异国他乡,小妹芳心已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