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46章 鬲候府的家宴1

    吴咏将众人请进客厅,朱泚陪着袁隗坐在上首,吴咏和朱垣坐在右边,左边坐着袁术和袁眉。

    或许是因为袁隗的到来,吴咏的别院中再没来过其他人。接下来时间,完全是袁隗询问吴咏的一些情况,甚至还考校吴咏一些学问。

    吴咏中规中矩地回答,令袁隗连连感叹:“真乃奇才也!”而对面的袁眉更是对吴咏频频注视,每次吴咏看过去时,她就慌忙躲开视线,等吴咏不再关注她那边,她便又开始偷看吴咏起来。

    一番谈论下来,已到了日落时分,袁隗这才意犹未尽地起身告辞,临走前,还不忘嘱托吴咏:“以后若有空闲,尽管到安国亭侯府来。”吴咏应承下来,又将袁隗三人一直送出鬲候府大门口,等他们上了马车,这才返回别院中。

    刚松口气,岑晟便笑眯眯走进来禀告说:“恭喜主君,洛阳扬名!”今日鬲候府的络绎不绝的客人,可真让他开了眼界,有爵位的权贵一个接一个到来,怪不得天下人用尽手段也要到洛阳来呢,在宛城哪有如此盛况。

    吴咏对他挥挥手,有气无力地说道:“你这一天到哪去了?我这个做主君的都快累死了。”岑晟笑道:“属下在统计礼物呢,主君可能不知道,今日客人送的礼物,都堆积如山了。”接着他又想到什么,一拍脑袋说:“瞧我这记性,主君赶紧收拾一下,府里的家宴要开始了。”所谓的家宴,其实是五姓家族为吴咏准备的接风洗尘宴,之所以现在才举办,完全是因为他现在真的被选天子侍读,而且还出名了,趁家宴的机会,要介绍各家子弟与吴咏认识一番。

    经过这几日的旁敲侧击,吴咏可是知道五姓家族留在洛阳的亲族都不少。

    纵观中华几千年历史,要说哪个开国皇帝对功臣最好,那就非汉光武帝莫属了。

    他虽然也像其他皇帝那样,对功臣严加防范,不过只是

    “飞鸟尽,良弓藏”,并没有

    “狡兔死,走狗烹”。光武帝对功臣们仅仅剥夺其实权,但又对他们厚加赏赐,封为侯爵,而且还准许他们生活在洛阳,导致朝廷重大仪式上都少不了这些功臣的身影。

    于是这些功臣们便在洛阳建起豪华的府邸,将家眷亲族都接过来,长期定居。

    一来可以相互照应,二来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凭借权势,给后辈谋条出路,混个一官半职。

    比如主动献出河西之地的窦融,他自己不仅位居三公,而且窦氏一门中,自祖及孙,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数,于亲戚、功臣中莫与为比,当时有

    “一公、两侯、三公主、四二千石,相与并时。”之说,可见其影响深远。

    五姓家族也是这种情况,虽然近些年有些衰落,但各侯府中的子弟还是不少。

    就是已经被去爵的卓家,在前泛乡侯府中还住着不少来洛阳谋生的卓氏子弟。

    想到这里,吴咏嘟囔一声,

    “家宴什么的最讨厌了!我是一点都不想去。”

    “不想去也得去!”成昭将他拉起,开始帮他梳洗打扮起来。大约半小时后,吴咏独身一人来到举办家宴的大厅中,此时人声鼎沸,到处都是稚童嬉笑玩闹的场景。

    本来他想将别院中的三人一起带来,却遭到他们的坚决反对,这才作罢。

    “吴咏来了!”也不知道谁喊了这么一句,喧闹的大厅顿时寂静下来。

    朱垣快步越过人群,走到吴咏面前,拉着他手道:“你可算来了,长辈们已经等候多时,快随我进内室去见见他们。”吴咏还没开口,一旁便有人阴阳怪气道:“你可真大的面子,让这么多叔伯兄弟等你一人。”朱垣瞪了那人一眼,大声训斥说:“吴敖,你乱喊什么,吴咏今日可是接待不少人,一炷香前,才送走大鸿胪卿袁隗大人一行人。你没看到他为了这次家宴,还特意梳洗打扮一番吗?你再乱讲,小心我告诉你父亲去。”吴敖还想说什么,却被身边的吴正拉住,

    “小心父亲再将你关进柴房去。”吴咏犹如泄气的皮球一样,怂搭着脑袋,不吭一声。

    吴正见他如此听话,心里不禁暗笑,随后对吴咏拱手道:“舍弟尚小,吴家贤弟勿要跟他一般见识。”

    “额……”吴咏有些哭笑不得,他自己才十二岁,那吴敖看起来比他还要大一些,何况自己也没与他计较的意思。

    就在吴咏想开口说些什么时,内室的房门突然打开,从里面走出五位中年男子,为首之人正是鬲候朱泚。

    朱泚一眼便看到吴咏,当下便笑着招手说:“吴咏,你过来,我介绍几位伯父给你认识。”吴咏快步上前,向五人见礼道:“几位伯父勿怪,小子第一次参加如此盛大的家宴,担心失了礼数,因此梳洗打扮一番之后才过来,这才误了些时辰。”

    “小事耳!勿要放在心上。”朱泚拍了拍吴咏不太宽广的肩膀,安慰道,接着又询问道:“刚才大厅发生了何事,我们在内室就听到争吵声。”这句话可把不远处的吴敖吓得够呛,他急忙脸色煞白地躲到兄长吴正身后。

    吴咏用眼睛余光瞥了一眼瑟瑟发抖的吴敖,笑着说道:“大家第一次见到侄儿,对我比较好奇,争着要跟侄儿说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