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66章 合开酒楼

    这日下午,吴咏刚回到别院,便有仆人过来通传道:“小郎君,侯爷今日在前厅宴请平春候、北乡侯和固始候,要请您过去陪客!”听说是鬲候朱泚设宴款待五姓家族其他几位侯爵,吴咏脸上便显出几分异样来。

    倒不是觉着朱泚宴客有什么不对劲儿,而是突然想起他正好有事找几位家主商议。

    这些时日,他虽然住在鬲候府的别院,却不想事事都依靠府里,日常别院中几人的衣食住行,还有一些人情往来,都是他自己出钱。

    前几日俸禄下来,吴咏便在一家普通酒肆回请了袁术等人,一顿饭下来,竟也花去数千钱,导致他现在手头上竟有些捉襟见肘起来。

    虽然当初离开宛城时,五姓家主给了他不少金银玉器,但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想动用这些财物。

    因此他便想着在洛阳开一家酒楼,解决眼前这入不敷出的困境。这也是他考察许久才得出的结论,今日就算朱泚不宴客,他改日也会找过去。

    之所以要开酒楼,是因为他发现这炒菜还没有在洛阳的酒肆中传开,而且酒肆的食物有时还赶不上家里的美味,这就导致许多人不愿意去酒肆宴客吃饭。

    吴咏去过两次,敏锐发现这其中有很大的商机,因此,前段时间,他便通知皇庄的百姓开始种植一些蔬菜瓜果,为的就是给开酒楼做准备。

    当然了,既然叫做酒楼,那酒楼里肯定也是要提供酒水的。为此,吴咏又研究一下蒸酒。

    这不研究还真不知道,原来这时已经有了蒸酒用的蒸馏器,鬲候府就有一个现成的,该蒸馏器为青铜所制,差不多有半米高,分为甑体和釜体两部分。

    甑体有储料室和凝露室,还有一导流管。不仅如此,鬲候府甚至连蒸酒都有数十坛在酒窖里存放着,为此,吴咏还厚着脸皮跟卓太君要了一坛回来研究。

    等他尝过之后,感觉这蒸酒几乎与后世的白酒没有太大差别,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度数有点低了!

    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何当下的人不去饮用这蒸酒?于是他便找到朱垣问询道:“大兄,这蒸酒品质这么高,为何宴饮上却很少见到?”

    “这个嘛...”朱垣闻言,略微迟疑了一下,然后回答道:“你有所不知,这蒸酒虽有不少优点,但其缺点也同样极为明显!例如说,此酒虽极为纯净,但其酒香味却极淡,而且此酒,饮用起来颇为辛辣,远不如其他美酒那般柔绵醇香...因而,并不为大众所喜...唯有少数喜好烈酒之人,才对此物情有独钟!”略微停顿了一下,朱垣又说道:“那蒸酒器,你也看到了,乃是青铜所制,非一般人可用之,就是富商巨贾家里,也不一定有,别说一般的酒肆了。而且,此酒制作起来过程较为繁琐,浊酒十升,未必能出一升蒸酒。因此,此酒价值不菲,虽不敢言价比黄金,但也相差无几!”说到这里,朱垣又是哈哈一笑道:“宴客讲究量力而行,宾客要不醉不归,清酒随意喝,就算是当今天子也不敢这样做啊,几次下来,国库都要空虚了。”接着,朱垣叹息道:“其实那些都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当今天下,灾祸不断,粮食年年减产,百姓连吃的粮食都没有了,朝廷还管控着酒曲,又怎能让人随意去酿酒,更何况这浪费大量粮食的蒸酒。”朱垣的一席话让吴咏豁然开朗,更使他明白了,原来时下的人并不是不懂得制作蒸馏酒技术,而是因为其造价高昂,又不符合大众口味,还有朝廷管控等诸多原因,才使其不被世人所青睐。

    仔细想想,其实朱垣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从朱垣的讲述来看,这蒸馏酒制作技术虽然已经出现了,但世人对其开发的程度还不够,因此蒸馏酒还尚处于初级阶段,不但制作起来极为繁琐,而且价格高昂,口味也并不是太过出众,远远无法与后世成熟的白酒酿造工艺相比。

    而与之相反的是,华夏正统的米酒以及果酒酿造方法却早已流传了上千年之久了,其技术基本已经成熟了。

    还有就是这酒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喝得上的,时下的许多百姓可能一生都未能尝到酒味。

    就拿复望里来说,百姓还算富足,但朱里典酿的酒,也只有在祭祀时候,才拿出来,等祭祀过后,所有乡亲均分了喝。

    吴咏也喝过一次,它的度数虽然不高,但酒香味浓郁,风味醇厚,滋味绵甜,口感极佳,至今还回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