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15章 宦官当道

    光和元年,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

    鸿都门学事件还没结束,四月,又有两件大事发生,其一是地震,其二是侍中寺雌鸡化为雄。

    结果是司空陈耽免职,太常来艳担任司空。

    最近几个月天灾人祸不断,三公的轮换也有些频繁。

    就比如河南孟戫,十二月中旬当上太尉,他都没来得及征辟掾属,次年正月上旬就被免去职位。

    陈耽也好不到那里去,他是十二月下旬当上司空,四月中旬被免去职位。

    东汉三公因灾异免职的现象,很大程度上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念相关。但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是将皇帝的行为与自然现象联系起来,起到约束皇帝的作用。然而汉代皇帝为了摆脱天人感应对皇权的束缚,使用人臣替主受罚的方式逐渐将“灾异”与皇帝的联系转化为“灾异”与重臣的联系。

    到了东汉中后期就演变为三公因灾异免职这一不成文的惯例,这一惯例直到曹魏时期曹丕不愿免除太尉贾诩才停止。

    汉代三公的职责分别与天、人、地相联系,太尉主天、司徒主人、司空主地。

    据后世的统计,三公因灾异免职在代罪对象的选择上往往与灾异的类型有关。太尉多因天文灾异被免,司空则多因水土灾异被免。

    而“雌鸡化雄”并不是首次出现。

    早在汉宣帝黄龙元年,未央殿辂軨厩中“雌鸡化雄”,具体表现为毛色上的变得像雄鸡一样

    鲜丽,但是不会打鸣、不会带领鸡群,也没有长出雄鸡打斗时使用的附足骨。

    而汉元帝初元时期,丞相府的雌鸡孵卵,之后竟然逐渐变成雄鸡,有鸡冠有附足骨还能带领鸡群。

    到了汉元帝永光年间,有人进献了长角的雄鸡。

    对于这三次“鸡祸”,刘向认为是妃后之象,即外戚王氏崛起的象征。

    王莽篡汉之后,曾派人作《符命》四十二篇,在其中将雌鸡化为雄作为福应。也是自诩“雌鸡化雄”预示了王氏的崛起。

    有了前车之鉴,天子刘宏也开始慎重起来。

    这件事情带来的风波还没过去,五月壬午,有白衣人欲入德阳门,言:“我梁伯夏,天教我上殿为天子”。

    中黄门桓贤等呼门吏仆射,欲收缚白衣人。吏未到,须臾还走,求索不得,不知姓名。

    天子刘宏询问百官的意见。

    议郎蔡邕说:“成帝时男子王褒绛衣入宫,上前殿非常室,曰:天帝令我居此。后来王莽篡位。今此与成帝时相似而有异,被服不同,又未入云龙门而觉,称梁伯夏,皆轻于言。以往况今,将有狂狡之人,欲为王氏之谋。”

    六月丁丑,有黑气墯所御温德殿庭中,如车盖隆起,奋迅,五色,有头,体长十余丈,形貌似龙。

    秋七月壬子,青虹见御坐玉堂后殿庭中。

    种种怪异,人相惊扰。

    天子刘宏乃召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蔡邕、张华,太史令单

    扬等,诣金商门,引入崇德殿,使中常侍曹节、王甫两人,就问灾异原因,并及消变方法。

    因为有两位中常侍在场,众人对灾异的解释都是闭口不谈,惟杨赐、蔡邕引经据谶,奏对较详。

    曹节与王甫回禀天子,刘宏没有得到有用的信息,便又特诏问蔡邕,使他直陈得失,许用皂囊封上。

    这是特殊优待了,汉制惟奏闻密事,得用皂囊封入。

    蔡邕见汉刘宏推诚下问,不必再有忌讳,乃直揭时弊,密上封章道:

    “臣伏惟陛下圣德允明,深悼灾咨,褒臣末学,特垂访及,斯诚输肝沥胆之秋,岂可顾患避害,使陛下不闻至戒哉?……夫君臣不密,上有漏言之戒,下有失身之祸,愿寝臣表,无使尽忠之吏,受怨奸仇,则臣虽万死,感且不朽矣。”

    天子刘宏启封展阅,却也不胜叹息。

    蔡邕在呈给他的秘密奏章中指出“霓堕鸡化,皆妇人干政之所致也”。

    接下来,蔡邕举出汉桓帝乳母赵娆以及永乐宫女官霍玉的例子,批判了二人得势。

    然而赵娆是皇帝乳母,和中常侍曹节、王甫结交,共同谄媚于董太后,而霍玉也是董太后宫中女官。蔡邕以二人为例是暗示董太后干预朝政,而巴结董太后的宦官势力也因此猖獗。比如蔡邕认为宦官程璜权势过大,道路上人们议论纷纷。“察其风声,将为国患”。程璜收受贿赂,排挤忠良,因为资格老并且

    作威作福,被人叫做程大人。

    其次,蔡邕认为太尉张颢、光禄勋姓璋、长水校尉赵玹、屯骑校尉盖升都是小人居于高位,而廷尉郭禧、光禄大夫桥玄、太尉刘宠作为正面例子加以对比。其中张灏是宦官中常侍张奉的弟弟,由女官霍玉推荐。而姓璋、赵玹、盖升都有贪腐枉法之事。(桥玄就曾向刘宏弹劾盖升但没有成功)

    最后,蔡邕指出此次灾异事件是上天的警示,认为“圣朝既自约厉,左右近臣亦宜从化”。希望刘宏重用宰府孝廉的士人,而远离买官得位的小人。光和元年当年,刘宏在其母亲董太后和宦官的教唆下,尝试卖官,笔者大胆猜测宦官从买官者处得到好处,利用职务的便利将这些买官者引荐给皇帝,借此捞取油水。蔡邕批评卖官一方面维护的是有利于士人的察举制度,另一方面是阻止宦官与买官者勾结捞取财物甚至是政治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