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十刀一斤,一百刀三斤

    围观的路人也是这般想的,生姜三十刀币一斤,三斤一百刀币,哪有这么做生意的?

    小厮将男子以及路人的神情尽收眼底,他略显得意的应道,“客观这就不懂了吧?”

    “如今下邑生姜稀少,所购者甚多。”

    “因此东家便立下三十刀币一斤,一百刀币三斤的规矩。”

    “此举,不是促进向外售卖,而是减少有人一次购买好几斤,以至于后面想要购买生姜的人无姜可卖。”

    “当然,如果真有人愿意用一百刀币购买三斤,小的也无话可说。”

    围观的路人听言,俱都恍然,心说原来是这么回事。

    男子反应过来,怒道,“你们这是仗着存有生姜,有恃无恐?”

    他哪里不明白,一无论是三十刀币一斤,还是一百刀三斤,压根就不是面向普通老百姓。

    (试一下手动防D,过一会就修改回来。)

    担心,吾既然想要借助行商打通魏国与列国的商道,以此让下邑成为繁华之都,自是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

    他从桌上拿了几张布料递给徐通,徐通将之竖立摊开,殿中大臣俱都看到上面绘制有诸多奇奇怪怪的图案,无不是面露不解,不知魏恒为何展示这几张皮革布图,也不知上面图案描绘的是什么东西。

    只听魏恒说道,“这几张布图上面,所记载的乃是造纸术、农桑曲辕犁、以及纺车等物。”

    “造纸术能够造出纸张,纸张之物轻薄,便于书写记载,有了纸张以后就不用再用竹简布革记载事物,对国内的文道有着翻天覆地的帮助。”

    “曲辕犁,为耕田之用,木质犁身,前下方置有铁块,铁块坚硬无比,对比石犁和木犁,不仅能够大为提高耕田的速率,还不容易损坏,拥有这个将会对国内的农业同样有着翻天覆地的帮助。”

    “至于铁,吾先前已经让净妖司寻找相关的矿石,铁是从铁矿石中提炼出来,只要找到铁矿,就能拥有铁,也就能造出曲辕犁。”

    “而纺车,便是织布之物,有了纺车,可大幅度提高织布的速度,对于民生拥有极大的帮助。”

    他语气一顿,接着又道,“当然,无论是造纸术还是纺车亦或是铁矿石提炼术等等,都不能外传。”

    “至于曲辕犁,虽说他们可以依照现有之物仿制,但是他们不知道铁矿的作用,也不知铁矿提炼术,锻造不出铁,也就无法仿制。”

    而这,也是魏恒斩杀妖魔鬼怪,甚至斩杀了大妖都没有妖魔前来讨伐的原因之一。

    魏国一边与死地东洲接壤,一边又是大海,处于最为偏远的角落。

    四州大地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整块陆地并不是一个方形,死地东洲处于中部靠东的位置,其正南方往下是一片大海,与人族聚集的南州(西南方向)只有最下方极小的一片区域接壤。

    处于陆地最下方的南州,西面与西州接壤,东北方向有一小处于东洲接壤,余者环海。

    ,不是方形也不是原型,而是一个扇形,魏国便处于最低端、也是最东端与东洲接壤的那处地带。

    换言之,从西州去往魏国,需要先从最西端的通道往北去到北州,再从最西端走到最东端的一个边角处,才能到达魏国。

    简而言之,魏国是距离西州妖域最为遥远的一个国家。

    正是因为过于遥远有几位贫瘠,所以与外界少有联系,西州妖魔鬼怪就算来到北州也不来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

    再加上此地有着黄鹤山的存在,以及如今又到了四州大地寂灭的阶段,西州大妖有着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忙碌,更是不会关注这么一个偏远小国。

    各种原因加成,使得哪怕魏恒就算斩杀了妖魔,也得以能够喘息。

    别说目前知道魏恒斩杀妖魔鬼怪的妖族甚少,迫于青鸾的威慑不敢前来找他麻烦。

    就算是西州的妖王知晓了此事,也不会搭理。

    因为它们知道,再过几十年四州就会寂灭,一切都无法逃脱,魏国最终亦会化作虚无。

    与其浪费时间的爬到一个最为偏远的地方拍死一只蚂蚁,还不如干点其它有用的事情!

    魏恒声音一顿,“想要将那些东西销往列国,离不开诸国行商。”

    “如果能够做成此事,那么国库不仅能够有源源不断的财富进项,百姓们也能从中获利,赚取更多的钱财。”

    “毕竟,无论是织布,还是造纸,亦或是制造曲辕犁等等,其中的各个工序都离不开工人。”

    “到时,吾支付工人工钱,工人帮助生产。”

    “生产出来的东西再销往列国。”

    “吾赚到钱财了,行商们赚到钱财了,工人们亦是赚到了钱财了。”

    “共赢!”

    殿中大臣听着魏恒所说,早已目瞪口呆,他们之前还在担心国内的商品受到冲击,没想到大王早已腹有乾坤。

    虽然听不懂,但是只觉得大有可为。

    尤其是魏恒所展现出的东西,最是令人震惊。

    “这几日大雨冲垮了不少房屋,大王派人搭救,见不到许多遭灾了的百姓都淋了雨,然后便在城中收购生姜熬制姜汤给那些人喝。”

    “说是能够驱寒,防止生病,不仅是大王亲自认证的,更是从大王的口中传出来的。”

    “当然,这商家明显是在夸大姜汤的效用。”

    “大王只是说了姜汤能够驱寒,防止寒病,却并未说过能够包治百病。”

    “所以,包治百病是假,能够驱寒是真。”

    “如果没有效果,大王也不会命人收购生姜熬制姜汤给予那些淋了雨的人喝。”

    “竟有此事?”那人惊呼,“如果当真是大王所言,那么必不是骗人,我得买点生姜回去,以备不时之需。”

    跟他说话的那人正准备喊住他,却见人已经走上前去,随即无奈的摇了摇头,没有强求。

    ”

    小厮似是早就猜到对方会如此问,笑呵呵的说,“客官有所不知,如今城中生姜稀少。”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这会儿生姜就值这个价。”

    每个人心说,大王只有十五岁,为何能够拿出如此之多的神乎其技的东西?

    难道,俱都是周国传承?

    想到周国、想到青鸾,殿中大臣俱都呼吸急促。

    周国乃是上古大国,如若那些都是其国传承,那么岂不是说明大王展现出来的东西俱都可行?

    只要弄出来,便是对国大利!

    魏国将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