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六十四章

    荒地,既是没有开垦的地段,每家每户都分有一大块,以供日后家中人口多了能有土地开垦成良田。

    魏恒已经预料到,自分田分地这个政策推行,多年后人口必然会迎来一波爆发性的增长。www.

    此时人口少,分的田地暂且够用。

    每家每户人口多了,其田地收成的口粮便不再够吃。

    因此,每家分得一大块荒地,就是预备减缓村民家中出现人口增长而田地不够用的情况。

    还是那句话,不能让百姓自行随意开垦田地。

    不然到时官府没有造册,无法确保其开垦田地拥有者的合法权益,极易扯皮。

    而这,只是其一。

    还有,如若各家各户都随意开垦,那么必然会出现争斗的情况。

    到时,将会引发各村械斗或者是百年敌对的矛盾。

    为了防止这些情况出现,魏恒只能下令直接划分每家每户所拥有的荒地区域。

    但凡有人违背,便是犯法,便要受到相应的惩处。

    以此方式,杜绝各村或者邻里之间不必要的争斗出现。

    当然,尽管每家每户都有一大块荒地应对日后人口增长,但终究只是治标不治本而已。

    这个时代,没有过多的娱乐方式,百姓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各自有了属于自己的田地,生活慢慢变的更好。

    由此可以预见很多百姓必然会夜夜造娃,只需要几代时间,现今分配的荒地就不够子子孙孙分了。

    而这,也就是为什么魏恒想要建造工坊的原因。

    只有工坊众多,让黎民百姓有了除了种田的其它出路,便能继续缓解人口暴涨而土地不够用的情况。

    日后魏恒还要推行全民修仙,有着此等改变人生命运的好事出现,百姓们必然更是会努力造娃。

    以现今的社会的主流氛围,以魏恒用修仙之力保证魏国处于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环境,千百年都不会兴起躺平思想应对不公。

    百姓不躺平,人口就不会下降,甚至还会继续上涨。

    所以,如果国家的工坊不够多,不能从农业社会转变成“工业”社会。

    那么,几代人之后,魏恒将无力应对人口暴涨而土地不够用的情况。

    至于发动战争抢夺列国,同样是治标不治本。

    因为,哪怕他将四州大地全都纳为己有,最后还是会遇到相同的问题。

    更何况,全民修仙,使得百姓寿命延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压力必然会更加严重。

    除非,他能拥有一片辽阔的无边无际的疆域,那么几千上万年或可见不到人口暴涨而土地不够用的危机。

    如果他所辖疆域只有魏国这一地,或者只有四州大地这一巨岛,那么终有一天会遇到人口太多土地不够、工作岗位不够,以至于很多人无法养活自己的大危机。

    ......

    县衙皂吏和户部官吏为村民分好田地,再次将所有人汇聚到一起,朗声道,“大王令,免除三年赋税,三年后十取一。”

    这话一出,顿时引起众多村民惊呼。

    他们之前还有所忐忑,始终以为分田分地的举措其中隐藏着“吃人”的举动,现在听到免除三年赋税,并且日后十取一,顿时不敢置信。

    在此之前,他们乃是帮助公卿贵族耕种田地的佃户,所得别说十取九了,连十取一都没有。

    因为田地不属于他们,所以他们所得只有十取三分,也就是10取0.3。

    如此微末的收入,想要养家糊口,除了省吃俭用之外,便是将糠、树皮、草皮、野草、树根等物与少数粟米混合,以此饱腹。

    换言之,这些人活了一辈子都没有吃过一口香喷喷的白米饭。

    如今,不仅有了自己的田地,国君还免除了三年赋税,并且三年后的税收仅仅只是十取一。

    几名年纪大的村民当即跪在地上,自责的说道,“我等不识大王恩情,实属罪大恶极。”

    有着这几人的带头,其他人全都扑通跪在地上,无不是自责的说道,“我等不识大王恩情,还望各位大人勿怪!”

    皂吏们见此,叹了一声,说道,“诸位不必如此。”

    “大王令,凡魏国百姓人人平等。”

    “也就是说你们与我们这些在官府做事的皂吏皆是平等,无需下跪。”

    “啊?”听完皂吏的话语,村民们又是大吃一惊。

    官府之人身份高贵,怎么可能与他们这些山野贱民平等?

    这....

    周围的村民再次不敢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