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卷4:第189章 荣耀属于我们

    黎华的第二、三、四场手术是拉直脊柱的三个局部手术而已,张景准备一口气完成。

    “超声骨刀!”

    超声骨刀与镜下的动力磨钻工具相比,具有不卷刮缠绕软组织、刀头不弹跳、手术视野清晰、出血少不血盲的优势。

    同时,可以用不同的刀头工具处理不同的情况,能安全去骨,能大大缩短高危患者的手术时间。

    黎华颈部皮肤已经切开,围绕在脊柱周围的肌肉组织也已经清除干净,张景开始从脊柱上方,用超声骨刀凿开上层的脊柱骨。

    极微弱的“呲呲”声中,张景把包围在特定脊髓周围的大部分骨头快速凿开,只剩下最后一层薄薄的骨皮。

    这个时候,也是最容易出现意外的时候,因为人体构造精妙复杂,即使有CT、MRI的辅助,有时难以预知深处的那一层骨皮背后究竟是什么。

    他在系统中第一次截骨时,也是抵达最后那一层骨皮,然后凿穿了它。

    随后,眨眼之间,一股血柱冲向了天花板,然后淋得他满头是血。

    原来骨皮的另一侧,正是动脉。

    在截骨过程中,张景对颈骨断开的那一刹也是极为小心。

    他的双手握紧夹在颈骨两端的固定棒,往反方向使劲,像双手拗断一次性筷子那样,将颈骨轻轻拗断。

    “啪”地一声轻响,没有血,也没有碎片飞出,张景没有舒气,反倒是手术室内观看的众人齐齐舒了一口气。

    韩秀妍也不例外,她觉得自己的心脏在蹦了一次极,她至今记得在第一次做截骨手术,截断的那一刻出现的声音——「啪」,她甚至没反应过来声音是从哪里发出的。

    接下来,张景飞快地拗断其他颈骨,很快就到了颈椎复位的阶段。

    复位时,由两名助手抬着黎华的头,听着张景的指令,一点一点地将黎华折叠的头往上抬。

    抬到什么程度为止,完全依靠张景的经验。

    头不能抬成笔直的,这样固定之后,黎华走路连地面都看不见。

    黎华的头要稍微与垂直线成10到20度左右的夹角,微微往前倾。

    而这10到20度之间定位到多少度,全靠张景的双眼判断。

    “慢一点!”

    “往左一点,停!”

    “往上,停!”

    “往右,停!”

    张景脑海中已有黎华术后的脊柱立体图形,在他的视野中,黎华的颈椎已与立体图慢慢重合。

    重合之后,他就先做了预固定,接下,他同样要截断胸椎、腰椎,然后再与颈椎一起调整。

    第二场手术完成,又过了四个多小时。

    第三、四场手术要截断黎华的第12胸椎和第3腰椎,随后复位。

    这也是4场手术中工程量最大的一次,黎华将真正实现直立的状态。

    黎华面朝下,弓着背俯卧在手术床。

    手术床调速成山坡状,以贴合黎华目前的体态。

    在黎华身下还垫了一层十厘米厚的电热水垫,避免手术时间过长黎华身体部位压出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