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245章 变法第一枪(二)

    高尚的文章其实写的真的不咋样。,主要他搞科研习惯了,这行文实在是乏善可陈。董明写文章虽然也不华丽,但是至少很有节奏感,该有的排比比喻啥的也用的非常纯属。当然这得感谢九年义务教育。

    而高尚就不一样了,文章写的跟作科研成果报告似的,全都干巴巴的数据。这个文笔,所有考生中,可以排在倒数第一了。但是偏偏,他的文章立意,刘宏很是喜欢。

    高尚的文章通篇其实就讲了一句话:变法,是强汉之法,不是变汉之法。虽然看起来很是拗口,却正好写到了刘宏的心坎里。变法随便怎么折腾都行,他全力支持,但是前提是他老刘家能够稳坐江山。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如果变法导致朝廷不稳,天下动荡的话,刘宏就敢翻脸拿董明的人头出来顶缸。

    选这么一篇文章成为三甲之一,刘宏自然有自己的政治诉求。董明看出来了,曹操也能看出来。在场的其他人也不是傻瓜,传阅了一下高尚的文章之后,就都明白刘宏的意思了。

    但是董明仍然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脸色都没有任何的变化:“明日张榜,陛下还要赐宴,这一次是鹿鸣宴。”

    “鹿鸣?”刘宏一副我没有什么文化,你解释一下的模样。

    “梅花鹿的鹿,鸣叫的鸣。此鹿与功名利禄的禄的同音。”董明显示解释了一下是哪两个字,和最直接的意思,然后又补充道:“礼有云:工入,升歌三终。三者一曰鹿鸣,二曰四牡,三曰皇皇者华。鹿鸣则贤者入朝。”

    说完董明就闭嘴,面子里子都给你解释了,他也就不废话了。

    刘宏点点头,表示明白:“那就赐鹿鸣宴。那探花郎?”

    “本次科考,年龄最幼者,仅十六岁。是广汉人王累。此人是熹平二年生人。本次科考位列三十二位,殿试五十六位。”这事儿蔡邕一直都关注着,因此刘宏一问,他便快速的回答出来。

    “名次还下降了?”

    “毕竟年齿不够,有些幼稚了。”蔡邕笑着解释道。

    “也对。”

    “就这样吧。”也熬了一夜了,刘宏也是有些乏了,便道:“剩下的就交给诸位爱卿了。”

    “我等恭送陛下。,”

    刘宏离开之后,百官就显得放松了许多。袁逢这个时候找上了董明,一脸笑容的说道:“这一次倒是要多谢尚书令了。”

    董明知道,他是为了那一百个名额来道谢的。对此董明倒是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只是面带微笑的说道:“只是他们考的好罢了。”

    这不算是信口胡说。士子子弟的学识,不管是在广博上还是在精深上,都不会寒门子弟能比的,更不要说是普通的百姓了。这一次科考通过的三百人除了答应给世家的名额之外,至少还要二三十人也是世家子弟。没办法,差距太明显了,董明虽然想增加寒门士子和普通百姓在科考中的通过比重。

    但,却也不想为了这件事将科考的遮羞布给扯下来,真的让科考成为不同阶级出身的官员成为壮大自我的工具。

    只不过在阅卷的时候,难免会对世家子弟出身的考生更加严苛一些。就算是如此,这一次的科考,有接近一半通过的考生都是世家出身的考生。剩下的还有一部分是刘宏暗示下,董明给通过的。

    基本上都是平日里不起眼,但是还有一些才学的刘氏宗亲。

    董明照单全收,反正刘氏宗亲能拿得出手的就那么几个。年轻一辈也就刘备和刘烨两人还算可以。老一辈刘表、刘焉等人虽然也都是人精,但是格局不咋样。

    董明正想着呢,袁逢又开口道:“不知道尚书令下月是否有暇来寒舍小酌几杯?”

    “有。”董明言简意赅的说道:“何时?”

    “四月初一如何?”袁逢笑道。

    “可。”

    袁逢会跟他接触,这一点董明一点儿都不意外。变法要开始了,甭管怎么说吧,刘宏肯定不会三分钟热度。袁逢也很清楚,董明虽然年轻,但不是个冲动的人。虽然在他看来,董明的变法,失败的可能性更大。

    但哪怕只有一丝成功的可能性,他袁家也得做好分一杯羹的准备。袁绍一个人光杆司令跟着支持董明还不够。不够然后袁家跟着分享胜利果实的。因此袁逢这一次邀请董明,就是为了加码。

    董明虽然不清楚袁逢到底要干嘛,但是他清楚变法一旦启动,处在这个时代,没有一个人能够独善其身。袁家累世公侯,这一点肯定能看明白。因此会跟他接触,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袁逢是第一个,但肯定不会是第二个。

    从宫里出来,董明回到家中。荀沂已经睡下了,他蹑手蹑脚的进了卧室,在床边地铺上,螳螂下来。

    第二天,张榜,确定了最终的名次。三甲和探花郎无疑是最引人瞩目的,也将科考的热度推升到了最顶峰。

    可是这一天,董明只是在鹿鸣宴上露了下面,便没再管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