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十三章 夜话袁绍

    成功见到崔琰,并表明来意后,莫连山以陈到的身份住在崔琰府上,并开始通过崔琰的介绍和自己的观察去了解袁绍势力内部的问题。

    此时,中原地区群雄逐鹿。河北袁绍,淮南袁术,豫州曹操,徐州陶谦、吕布、刘备,以及后来的江东孙策,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汉中张鲁,西凉马腾、韩遂。

    他们或凭谋士运筹策于帷幄之中,或凭战将决胜于千里之外。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袁绍和曹操,他们号称“谋士如云,战将千员”。

    由于曹操宽能用人,唯才是举,致使天下名士争往附之,自不必说。

    而袁绍何以致“谋士如云”?又何以致谋士如云而兵败官渡?

    当晚,应莫连山的要求,崔琰给莫连山介绍了袁绍谋士集团的成分及来源。

    第一是门生故吏。

    袁绍出身于名门望族———汝南袁氏,自袁安以下,四世五人位居三公,“司徒汤之孙”,其父袁成,为东汉五官中郎将。

    “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士大夫常见的几许美德高行包括报恩,此皆故吏对举主,弟子对恩师,移孝作忠,亦家庭道德之推广也”崔琰品着茶,缓缓道。

    莫连山了解袁绍的背景,也明白了崔琰的意思。

    等到袁绍成为讨伐董卓的诸路义军的盟主时,事情就有了大变化。

    崔琰继续道:

    “董卓闻绍起山东,乃诛绍叔父隗,及宗族在京师者,尽灭之。这时豪杰既多附绍,且感其家祸,人思为报,州郡蜂起,莫不以袁氏为名”

    莫连山明白,正是这种“移孝作忠”的报恩风尚,致使袁氏的门生故吏成为袁绍谋士集团的主要成分。

    第二是河北名士。

    “既累世台司,宾客所归,加倾心折节,莫不争赴其庭,士无贵贱,与之抗礼,辎軿柴毂,填接街陌”崔琰递给莫连山一卷书籍,上面就介绍了袁绍身上发生的事,是袁绍为了宣扬自己的美名而作。

    由于袁绍本人尊贤纳士,礼下庶人,致使一批河北名士争相归附,此亦是袁绍谋士集团的一支主要力量。“绍客逢纪”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第三是收复敌人的官佐谋士。

    袁绍的一个门客逢纪曾对袁绍说过,举大事须先据有一州方能自立。他劝袁绍派遣辩士向冀州牧韩馥陈说祸福,劝其将冀州牧让出,而袁绍趁机夺取其位。作为韩馥的骑都尉的沮授听说后立马劝谏韩馥勿让,然而庸碌无能的韩馥最终还是将冀州牧之位让给了袁绍。

    袁绍领冀州牧之后向沮授请教匡济社稷之策,沮授的回答正合袁绍的心意。于是袁绍“即表授为奋武将军,使监护诸将”。类似的还有韩馥的不得志的手下审配、田丰。

    崔琰见故人之子陈到颇有悟性,便继续道:“魏郡审配,巨鹿田丰,并以正直不得志于韩馥。”

    袁绍任命田丰为别驾,任命审配为治中,他二人后来越来越得到袁绍的器重和信任。由此可以看出,后来作为袁绍谋士集团非常重要的人物,如沮授、田丰、审配,最初都是袁绍的敌人的“智囊”,随着袁绍战胜其敌人而作为“陪嫁”让袁绍收复过去的。

    袁绍有一个阵容庞大的谋士集团,既然谋士众多,就很可能出现内部不团结、派系林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