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452章申冤(二)

    很好。

    许惜颜微微上挑的明眸,不着痕迹的左右一扫,“那就烦请太太,一并送两位小姐过来陪我用饭可好?”

    太好了。

    这是赏脸呢。

    如今尉迟家除了许惜颜一个当家主母,并无其他女眷,送女儿过去陪她吃饭,那是合情合理。

    也顺便,就将正事办了。

    而刚刚许惜颜那一眼,也让元家太太警觉。

    人多口杂。

    元瓒老爷子控诉的可是邻州主官,高贤妃的娘家。

    她的这些下人,也未必个个可靠。

    如果丈夫当真是被人谋害,里头又会有多少奸细?

    元家太太想到此处,已是寒毛倒竖。

    她强自镇定下来,表面不露痕迹,带着女儿下人,暂且回去了。

    金光侯和升平郡主,对了个眼神,彼此心知肚明。

    他们不是因为元瓒老爷子的话,故意要跟隔壁的高家对上。而是宁州想发展,迟早就要跟四处抢资源,占好处的济州高家对上。

    是乐斯大人不能干,半点没有意识到吗?

    不是。

    真要如此,他也不能让宁州在夹缝中安稳生存这些年了。

    他是限于身份和家族势力,没法跟高家对上,许多事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可金光侯不一样。

    皇上派他来,就是寄望他能有所作为的。

    精于权衡之术的帝王,早就意识到高家在边关势大,需要削弱了,否则也不会把许润强插进济州府去。

    这场不见刀兵的仗,迟早是要打的。

    打得好了,正好能作为金光侯上任的第三把火。

    要说前两把火,敬老,助学都是惠民,这第三把火烧得好,才是皇上最愿意看到的。

    至于兴建书馆,尉迟圭才开口,许惜颜就听得唇角微弯。

    “侯爷以为我带这么多书来,只是为了自家读么?”

    她早想到了。

    在朱宝来提出想办个书肆供士子抄书时,她就有了个大胆的想法。

    她不仅想办一个书肆,还想办一个免费的阅书楼。

    只是在京城,是无论如何不合适的。

    会遭到太多人的反对和质疑,但当尉迟圭得了宁州知府的官职,许惜颜就觉得可以一试了。

    如今萧讷提出来,那就最好不过。

    许惜颜径直命人取出三百两银子,告诉尉迟圭。

    “外祖若是想办,就长长久久的办下去。买一所宅院,交予官府,充作公产。府学里也可定期组织夫子前来讲学,但想抄书使费的笔墨纸张,还是得平价售卖。也是让士子们不要浪费,懂得珍惜之意。诸如此类,侯爷可跟外祖细商量去。

    只从我这儿借的书,都得立个规矩。凡来借阅抄写者,必得替本地百姓做点事。譬如给孩童们上一节课,或教百姓认十个大字。侯爷以为如何?”

    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