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薛蟠的龙阳之好

    书中第九回说宝玉和秦钟进了私塾,与两个相貌娇美的男同学香怜、玉爱不清不楚,还搞出些争风吃醋的勾当来,显然学堂中风气混乱。尤其提到薛蟠时,更是明确写出这位纨袴子弟的同性之癖:

    “原来薛蟠自来王夫人处住后,便知有一家学,学中广有青年子弟,不免偶动了龙阳之兴,因此也假来上学读书,不过是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白送些束修礼物与贾代儒,却不曾有一些儿进益,只图结交些契弟。谁想这学内就有好几个小学生,图了薛蟠的银钱吃穿,被他哄上手的,也不消多记。”

    薛蟠上学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在“同学”中寻找“同志”,并且还找到了不少,不仅有香怜、玉爱,还有金荣。

    金荣与宝玉、秦钟大闹了一场,回家后说给母亲听,母亲胡氏反劝他:“你这二年在那里念书,家里也省好大的嚼用呢。省出来的,你又爱穿件鲜明衣服。再者,不是因你在那里念书,你就认得什么薛大爷了?那薛大爷一年不给不给,这二年也帮了咱们有七八十两银子。”

    这“七八十两银子”可不是白给的,乃因其原是薛蟠的相好换来的,其母未必不知,但因为贪利,便只装聋作哑罢了。

    这些都是虚写或侧写的,还不算突出。书中关于薛蟠“好男色”最精彩的一段,还要属与柳湘莲的对手戏。见于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调情遭苦打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因其中有柳湘莲,薛蟠自上次会过一次,已念念不忘。又打听他最喜串戏,且串的都是生旦风月戏文,不免错会了意,误认他作了风月子弟,正要与他相交,恨没有个引进,这日可巧遇见,竟觉无可不可。且贾珍等也慕他的名,酒盖住了脸,就求他串了两出戏。下来,移席和他一处坐着,问长问短,说此说彼。那柳湘莲原是世家子弟,读书不成,父母早丧,素性爽侠,不拘细事,酷好耍枪舞剑,赌博吃酒,以至眠花卧柳,吹笛弹筝,无所不为。因他年纪又轻,生得又美,不知他身分的人,却误认作优伶一类。”

    “优伶一类”,自然指的是蒋玉菡这样的戏子了。那琪官原是忠顺府座前承欢的人,却深得北静王信任,他的大红汗巾子就是北静王所赠,他又转赠了宝玉的。可以想象,琪官对于忠顺王而言肯定扮演的是男宠的角色,即对北静王也很可能有断袖承欢之事,他能逃离忠顺府很可能是借助北静王的帮助。

    宝玉挨了打,众人疑是薛蟠弄舌,薛蟠气得向母亲妹子分辩道:“你只会怨我顾前不顾后,你怎么不怨宝玉外头招风惹草的那个样子!别说多的,只拿前儿琪官的事比给你们听:那琪官,我们见过十来次的,我并未和他说一句亲热话;怎么前儿他见了,连姓名还不知道,就把汗巾子给他了?难道这也是我说的不成?”

    这番话说得醋意十足,琪官是伶人,理当供人玩乐的。只因其靠山是忠顺府,所以薛蟠不敢怎么样,但是宝玉竟然与其私相授受,这就让薛蟠极其不爽了,正如学堂子弟惧他威势不敢对香怜玉爱下手,看见秦钟后来居上便大吃其醋是一样的道理。

    如今他垂涎的这位柳湘莲,却是位正儿八经的公子哥儿,只因为会串戏,是位“票友”,就被他误会了,以为也是伶人的性情,可以供他调戏引诱的。遂许下作官发财种种彩头,恨不得立刻与其亲热。

    这可就捅了马蜂窝了,被柳湘莲引到郊外痛揍了一顿,狠狠地饱以老拳。

    而柳湘莲引诱他的话也很好玩,说的是:“等坐一坐,我先走,你随后出来,跟到我下处,咱们替另喝一夜酒。我那里还有两个绝好的孩子,从没出门。你可连一个跟的人也不用带,到了那里,伏侍的人都是现成的。”

    谓“两个绝好的孩子”,指的是娈童,也就是男妓,而且是“从没出门”的雏妓。柳湘莲可谓投其所好,难怪薛蟠会上当了。

    关于娈童,书中还有一段更加浓重详细的描写。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贾珍在府中开局聚赌,尤氏躲在窗外偷看。第一眼就看见“其中有两个十六七岁娈童以备奉酒的,都打扮的粉妆玉琢。”——这是明写“娈童”登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