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百五十一章 江南士族

    琼花又叫芙蓉,也叫做荷花。

    后世盛传隋炀帝杨广一生最喜琼花,甚至不惜劳民伤财三下扬州。

    只为一观扬州琼花盛开之盛景。

    不过,也只是谣传而已。

    事实上炀帝三下扬州,当然不仅仅是为了看花那么简单。

    更多的还是为了江南士族而来。

    隋炀帝二十一岁的时候便在扬州担任扬州总管。

    并且以扬州为基础,一举平灭了南朝陈,对大隋的统一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隋炀帝执政江南这十年时间,也和江南士族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而杨广一生三下江南,便与此有关。

    杨广即位之初野心勃勃,一心想要消除关陇集团与山东门阀在朝中的影响力。

    于是便来到了江南,寻求与他关系较好的江南士族的支持与帮助。

    虽然说江南在隋唐时期,大片地域都是广袤无垠荒无人烟的原始之地。

    但是大江两岸依旧聚集大批因为五胡乱华时期难逃而来,在此休养生息的汉人。

    这些汉人当中,追根溯源都是北方逃难过来的豪族。

    一般的百姓在这个时代根本没有能力逃到江南。

    所以这些江南士族的手中不缺人才,也不缺资源。

    再加上江南物产丰富。

    很快,江南士族手中的资源便成为了隋炀帝打压北方士族门阀的基础。

    而这其中,又以江南八姓最为显赫。

    江南八姓,说的便是自南北朝时期迁往江南的王、谢、袁、萧、顾、陆、朱、张八大士族。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诗里的王谢!

    说的便是江南八姓里的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

    琅琊王氏与太远王氏,虽然都姓王,却不是一家。

    可惜的是,杨广玩得太过火。

    在有了与北方士族门阀对峙的资本之后,便迫不及待的发起了对高句丽的征伐。

    妄图以征服高丽的赫赫战功,来将自己在民间的声望推向顶峰。

    然后再掉头一举剿灭国内的这些毒瘤。

    奈何杨广再一次高估了自己的才能。

    在第一次征伐高句丽失败之后,不仅不反思自己,也不与民休息。

    反而在大业八年到大业十年短短三年时间。

    征发天下军士百万,民夫数百万,对高句丽发起了三次征伐。

    且三次皆大败而归。

    无数汉家儿郎战死在辽水之畔,头颅被高句丽的士兵砍下来垒成了京观。

    这下别说本就看隋炀帝不爽的北方士族门阀。

    就连原本支持隋炀帝东征的江南士族,也实在是供不起了。

    江南士族再有多少钱,多少粮食,也经不起杨广如此挥霍啊。

    于是大家待在一起商议了一番,决定不跟杨广玩了。

    而杨广还不知道自己即将被江南士族背刺,依旧再次南下江南想要说服江南士族继续支持自己。

    于是乎,将自己的性命丢在了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