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十六章:加单

    染布流程大家做的越来越顺,姜枝儿现在除了把控染布材料的比例和固色剂调配,基本都插不上手了。

而姜薇薇这边也终于捋顺了,只需要记录自己村每家送了多少茜草,完成多少染布就行,柴禾都是一车车送,记录起来就更简单了。

孙会计就负责外村的这一块,记录每个村收进多少茜草,收进多少柴禾,有娘家人的也已经做过登记,收多少都直接日结,认真记账也简单。

刚过11点,姜枝儿配完三锅染料就准备先回家吃饭,不巧的是,被张厂长堵住了,“姜同志,爆了,我们的布料卖爆了!”

姜枝儿头疼,就怕这个,但还是来了。

张厂长兴奋道:“姜同志,我要加单!辽市的服装厂要和咱们定布料,每个颜色定300匹!”

姜枝儿暴躁:“张厂长,现在是秋天!知道什么是秋天吗?就是山上的叶子要黄了,染料要没了!”

张厂长惊醒,是啊,没有染料有订单也没用啊。

姜枝儿继续道:“我只能再给你加500匹,这500每匹多加3块钱加工费,就算是给村里人买年货了,毕竟这500匹要忙活到年前了。”

张厂长默默计算,白棉布11元本钱,加工费15元,一匹布26成本,卖给辽市加到36元,划算,一次清空每匹还能赚10块。

张厂长快速决定:“那这1500匹,绛红色、枣红色和水红色各要400匹,橘红色要300匹。”

姜枝儿斜眼看张厂长:“昨天的10匹是被谁吃了吗?”

张厂长打哈哈:“昨天那10匹不是样品嘛。”

姜枝儿都没眼看张厂长现在的嘴脸,哪里像个长辈了,虽然自己才是祖宗辈的,可是谁知道呢?

不情不愿道:“知道了。”

张厂长满意离开,姜枝儿又得去找大队长,心里默默吐槽,我还是孩子。

等姜枝儿告诉大队长要加单的事也有点愁:“咱们能染的出来吗?”

姜枝儿点点头:“再买2口锅,20个大木盆就够了,5口锅一天染30匹,30个木盆就够了。不过这样的话茜草就要抓紧挖了,11月的茜草也就不能用了,告诉其他村20天挖够500斤,咱们村再挖500斤,就算有损耗也够用了。”

大队长觉得不错:“这样的话50天就能完成了,离过年还早。”

“不一定,要把11月份的大雪算进去,下大雪可没办法晾晒布。所以我们要尽量往前赶,如果完成的好,少加一点,也比要多了完不成好。”姜枝儿严肃道。

大队长汗颜:“还是枝儿丫头想的周到。”

村里又经过两天的调整,大家开始慢慢适应了,合作起来更加顺畅。

除了还在长身体的孩子们,其他人的工作量都翻倍了,当然,赚的钱也翻倍了。

其他村的茜草都已经送完了,为了保持茜草的新鲜度,征用了王婆婆家的大地窖,王婆婆地窖里的东西都挪到了姜枝儿的小仓库了。

因为整个解放村,就属王婆婆的地窖最大,而且离晒谷场最近。为了借地窖,大队长和村长专门上门询问,王婆婆直接点头。

可当大队长提议,队里每个月给租金时,王婆婆拒绝了,只说自己是解放村的人,就把大队长和村长请出去了,村里人也都念着王婆婆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