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96章 他们心中已经目无王法了!(第…

    黄锦现在很兴奋,因为现在局势的发展出乎他意料的顺利。

    不需要复社成员去鼓动了,现在连东林书院也已经开始讨论这件事。

    当今东南学术界有两大派系,一是复社,二是东林。

    复社到底有多强?

    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复社由以下社团联合而成。

    云间几社、香山同社、浙西闻社、江北南社、江西则社、历亭席社、□阳社、云簪社、吴门羽朋社、吴门匡社、武林读书社、山左朋大社、中州端社、莱阳邑社、浙东超社、浙西庄社、黄州质社、江南应社。

    复社的成员涵盖了南直隶、浙江。江西三个大省的读书人。

    这些读书人要么是地主家的聪明儿子,要么是官宦家庭出生,也有穷苦人家出生的,不过极少。

    真正的穷人,连吃饭都难,极少极少有钱供孩子读书的。

    所以,这些人,每一个,在当地都有影响力,有的影响力大,有的影响力小。

    但是他们团结在一起,组建成一个社团,能量就变得空前大了。

    复社,年轻学子的代表。

    那东林书院呢?

    这个就更不必说了。

    东林书院是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

    在万历年间,顾宪成被罢官后,在无锡重建了东林书院,聚拢了一大批人前来讲学论道。

    其本心是好的,顾宪成本人也是一位真正正直,为国为民的好官员。

    不仅如此,东林书院之所以一炮走红,在东南那么瘦欢迎,也的确是因为当时万历皇帝干了很多操蛋的事情。

    万历这个皇帝基本上将嘉靖皇帝和隆庆皇帝,也就是他爷爷和他爹的所有家底都挥霍了。

    万历有一个特点,就是任性,干什么都极度任性,颁布政策完全不考虑底层的可执行性,常常搞得民怨沸腾。

    后世有一句话说,明实亡于万历,也是有原因的。

    许多正直的爱国的官员在朝堂上无法实现政治抱负,只好在民间发牢骚咯。

    知道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难吗?

    没错,是保持初心。

    保持初心最难。

    人心易变,局势也是风云变幻。

    整个世界,到处都充满了随机和不确定。

    东林书院也在这样的世界规则下。

    人们并不会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变化。

    同样,东林书院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变化。

    从最开始的正直、不畏权贵和为国为民,到后来的偏执、疯狂,这种变化连他们自己都没有发现。

    再后来,东林书院延伸出来的东林党,东林党不断膨胀,接纳更多人,鱼龙混杂。

    到最后的群魔乱舞,已经完全偏离了真正的治国,而是全部情绪化的在骂人,谴责人了。

    当一个国家的精英走上情绪化的道路,这个国家面临的是灭顶之灾。

    没错,因为国子监案,崇祯敏锐的意识到了朝堂风向的改变。

    沉默已久的东林党在复活,仿佛感召到了东南无锡东林书院的神圣召唤。

    事情变得复杂起来。

    已经成了北京和南京的权力博弈。

    更准确的来说,成了皇帝和东南读书人的博弈。

    东南读书人最擅长做一件事。

    什么事?

    先爬到道德的制高点,然后站在那里和你对话,你稍微不称他们心意,就用道德谴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