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843章 审问(第一更)

    崇祯放下手里的笔,问道:“红夷人远东总督的儿子,这话是谁告诉你的?”

    首先,东方人不会称呼东方为远东。

    甚至明朝人不认为自己在东方,而在天下中心。

    “远东”这个词来源于欧洲。

    这两个字从骆养性嘴里说出来,就有点意思了。

    “是阎鸣泰阎大人跟臣说的。”

    骆养性连忙呈上来阎鸣泰关于此案的汇总。

    因为牵扯到的是荷兰总督的儿子,阎鸣泰亲自做了详细的汇总。

    看这份汇总之前,崇祯脑海中有几个疑惑点:

    一、远东一词在这场案子里出自谁之口?

    二、谁能证明那是荷兰远东总督的儿子?

    三、为什么这么巧?刚好死了荷兰远东总督的儿子?

    我们说,真正的高手,在处理任何事情的时候,先要结构化几个关键问题出来。

    带着问题去思考,效率才是最高的。

    看完阎鸣泰的这份汇报之后,崇祯说道:“为了争一个女人而杀人,王家也算是京城富豪,王彬缺女人?”

    “臣也觉得疑惑,王家也算是咱们看护对象之一,从未发现过王彬缺女人,为一个女人动手。”

    “这女人何在?”

    “在治安总府衙门。”

    “带去昭狱。”

    “是。”

    崇祯收拾了一下,叫上柳如是:“走,跟朕一起去昭狱。”

    等到昭狱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点半。

    崇祯见到了赵清月。

    骆养性说道:“现在在你面前的,是当今天子,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有半个字是假的,便是欺君之罪,是要杀头的。”

    赵清月看起来有些呆傻一样,似乎还对昨晚的凶杀现场心有余悸,她迟疑了一下,才说道:“民女参见陛下!”

    崇祯让人给柳如是搬了一把椅子,然后看着赵清月,看了一会儿,不说话。

    气氛有些压抑。

    “你祖籍哪里?”

    “民女祖籍福建泉州。”赵清月用略带一点福建口音的大明官话说道。

    “祖籍泉州,在吕宋岛定居,从事爪哇到大明的商业?”

    “是的。”

    “你父母何在?”

    “父母在我十六岁那一年被贼人所害。”

    “贼人?”

    “被凶狠的海盗所杀。”

    “还有其他亲人吗?”

    “原本有一个弟弟,在那次也一并遇害。”

    “你这次为何来北京?”

    “来做买卖的,这是民女第五次来北京,民女做丝绸和香皂买卖的。”

    “你的丝绸和香皂卖到何处?”

    “卖给红夷人。”

    “你跟红夷人很熟?”

    “经常打交道。”

    “你跟昨晚死的那个人是什么关系?”

    “生意上往来的伙伴。”

    “你带他来的?”

    “是的。”

    “为何会跟他一起来北京?”

    “来找新的生意合作。”

    “王家?”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