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16、过往(4)

    然而,直到唐修衡班师回京,朝廷也没发放这笔开销。唐林追着兵部官员询问,那两人只推说论功行赏是要事,过了这一段,才能清算别的账务,至于多久,要看今上何时有闲心理会。

    唐林仗着有字据在手,加之唐时年秋日要下场考试,不宜生事,便耐心等着。

    唐算是很争气了,最终考中进士出身的功名,循例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

    两个月之后,唐修衡上折子给皇帝,称近日才知,在外征战期间,叔父唐林、堂弟唐竭力帮衬兵部筹备粮饷,并自掏腰包,虽然曾再三向相关官员索要双倍银钱,但目前已反思悔过,再不会犯,出手的银钱,再不会讨要。

    皇帝看了折子,赏了唐林一柄玉如意,让传话的太监告知唐林: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积攒近二十年的家底,就那样打了水漂,唐林不甘心,转头去找兵部那两个官员。

    那两人就说,皇上都赏你了,还要怎样?眼下别说我们了,就算换了首辅,也不会再提及那些事。人嘛,忙一场要么得名,要么得利,你已得了好名声,还要怎样?大不了,我们写个请罪的折子,把当初体恤朝廷、为了请你出钱出力才写下的字据上交今上?不怕告诉你,那可是唐家小侯爷安排给我们的差事。想发国难财的主儿,没掉脑袋就该烧高香了,你能活着就不错了。

    要到那时,唐林才知道,自己被唐修衡算计了。他得什么好名声了?皇帝那句知错就改、善莫大焉能给他带来怎样的名声?

    他一生都无建树,文武皆不通,气性却大得很。当日病倒在床,几日后撒手人寰。

    对于此事,唐把唐修衡视为杀父仇人,孝期内,没少勾结董志和的党羽,给堂兄添堵使绊子。

    按唐修衡的意思,是把这人除掉,但是唐栩觉得,没必要下杀手,也是为了儿子着想——在沙场之外,心狠手黑的事情尽量少做,把握不好分寸,兴许会引起昔日同袍的质疑。

    唐修衡不赞同,但愿意尊重父亲的态度,对唐的手段,便一直是不软不硬,不让他出头,也不一闷棍打死。

    末了,董飞卿道:“唐林、唐私德方面,我想夸几句,都找不到下嘴的地方。你知晓与否都一样,不如图个耳根子清净。”

    蒋徽听他说完,也已顺道算清楚了账,“那么,这人不用留了。”

    “我来吧。”董飞卿说。

    蒋徽好奇:“作何打算?”

    董飞卿慢条斯理地说:“我打算把他拆了。”

    蒋徽想不出,他指的是哪种惩处人的酷刑,“到时我跟你一起去。”

    “不行。”董飞卿毫不犹豫地拒绝。

    蒋徽挑了挑眉,“归根结底,这是我的事儿吧?”

    “你是我媳妇儿,这就是我的事儿。”董飞卿也挑了挑眉,“那又不是什么好事儿,万一把你吓得回来就卷包袱走人,我找谁说理去?”

    “……”蒋徽不知该气该笑。

    chapter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