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七十三章 高考二

    第一百七十三章高考二

    高考结果最后出来了,双木系的学生绝大部分取得了好成绩。按照教育部对于考生的分数统计,最后进行的分数线划分,一一年的全国统一卷的考生的分数线二本在五百二十八分,要低于双木教育集团的教研工作者估算的分数线五百六十分低了三十分。因为有这三十分的落差,双木系的四十万考生,最后只有不到一百名考生没有达到二本的分数线,而且觉大多数考生的成绩在五百八十分以上,要远其他考生的平均成绩。

    优秀的成绩出来了,自然有人欢喜又人忧。按照以往的考试划分,基本上每个学校考上大学的学生差不多就是一个定数,就是有波动,也不是很大。但是双木系的学生取得了如此优异的成绩,单单全国高考状元,双木系的学生就有五百多位满分的,更不用说七百分以上的学生,那可是近万的学生。尤其是达到重点线的学生,更是达到了三十万,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这么多的优秀高分学生的加入,让今年的高校的生源质量有了非常大的质变和量变的提高。但是对于其他学生来说,他们被大学录取的几率也小了很多,竞争也更加的激烈。

    “有时候取得好成绩,也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啊。”双木教育集团席执行总裁陈守一抚着自己半秃的脑袋,既欢喜,又烦恼的对林峰和杨彦召说道。

    高校的录取名额是有限的,这四十万双木系的考生是肯定要被录取的,但是这样一来,高校对于其他学校的考生的录取,肯定会打了一个非常大的折扣。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如果只是成绩一般,只是刚刚考上本科线,那样一来,却是看各自的本事如何了。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成绩太好了。差不多今年的重点院校的专业招收的学生,双木系的考生就能占据一半要多,这样让其他考生如何自处。考生家长们是不会把怒火放在双木教育集团这里,但是他们会把怒火放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上面,放在中国的整个教育行业。

    如果在以往,考生家长们质疑现在的中小学教育制度的话,作为一直推行新式教育的双木教育集团无疑是非常乐意见到的。但是激烈的方式,却是一直被林峰所排斥的。双木教育集团可是让很多依靠教育这个行业吃闲饭的人砸了饭碗,这一次的事情处理不好的话,无疑真的是把这些人得罪的非常彻底了。

    “我们自己的大学建设的怎.么样了?”林峰问道。双木大学的校址被选在了Z市,三十万亩的大型校区,虽然去年上半年的时候就已经立项,但是主体工程的开工,却是去年下半年,因为西北建设的问题,一度延缓了工期。

    “教学楼和宿舍楼已经完工了,进.入了后期的装修,不过配套工程还没有完成,就是临时启用的话,也只能安排三万名的学生,而且我们的大学师资力量非常的薄弱,有误人子弟的嫌疑啊!”陈守一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是一个好的大学,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能够建立起来的,没有十数年的时间的培养,高端教学人才的培养,没有高端教育的师资力量,想要建立一个优秀的大学出来,那是痴人说梦,这不是单单有钱就能够完成的。中小学因为教育内容的原因,只要对一些教师稍加培训,就能够投入进去使用,后期也可以继续深入培训,但是大学教师,就不是语文数学教师了,他们都要在某一领域里面能够有研究,要找这样一个既有学识,又懂得教书的真正的教授出来,却是非常困难的。这样的教师,哪一个不是被国内的大学当成了宝贝供着,哪里能够用钱给打动了的。

    “现在已经签订协议的合格大.学教师,也只有五百名不到,那也最多只能容纳六千名的学生,对于这么多的学生来说,却是杯水车薪呢。”陈守一烦恼的说道,双木教育的展还是太快了,出现了接力不上的情况,他这个掌门人也是烦恼的很。

    杨彦召想到了什么,靠近林峰耳边,小声的说道:“研.究实验室那边,有那么多的研究员,可以让他们直接带学生的。就是保密问题?”

    林峰听了之后,眼睛一亮,他也是上过大学的人,知.道大学里面所谓的文化课,其实也没有多少的含金量,国内的学校都有用当年的毕业生留校带刚来的大一新生的课的惯例,而且有些高校,还会让没有毕业的大三,大四的优秀学生来代课。虽然几年前教育部那边有了新的规定,那就是当年留校的学生不能带大学生的课,不过也有变通的,就是使用研究生代课,可以说是免费的劳力了。林峰当年上学的时候,就有不少课是研究生带的。双木的各个实验室的研究员们可都是有真才实料的,带这些新生,还不是小菜一碟。

    见到林峰同意了,杨彦召这才对陈守一说道:“你.看能不能这样,把大学的普通知识和专业课分拆出来。我当年读研的时候,都是导师带三个研究生,我们把这个模式直接应用到双木大学里面,双木有着众多的研究实验室,里面的研究员,都是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的。让他们直接带两个新生参与到他们的研究当中,实现帮带。而双木大学里面,可以主要进行基础化的知识传授,老陈,你看这样行不行?”

    陈守一以前也.有这么一个想法,也打过集团研究院的那些研究员,他可是知道那些研究员的真实水平的,说句不客气的话,双木研究员的最普通的研究员的知识就要比那些大学里面混的一些所谓的教授专家来的有水平了,还且还都是真本事。不过鉴于技术保密等许多原因,他就早早的把这个念头给丢了。

    “那敢情好。国外也有这种教育模式,大学里面教授基础知识,而专业知识就由各个教授直接带,虽然带的人不多,但是出来的学生各个都是有真才实料的,不像国内的高校,更像是一个专科学校,和国外先进学校的教育水平实在是差了一截。”陈守一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等两个人确定这个方式可行之后,林峰最后拍板道:“离学生填报学校志愿还有好几天,老陈,你那边去拿个具体的章程出来,想来这么一来,双木学校的招收的学生数量也会有很大的提升。我也让执行局那边把普通研究实验室的那些研究员统计下,看能够带多少的学生,这次双木大学的次大规模招生,就面对这四十万的学生,最好能够全部接纳过来。呵呵!”林峰也知道最后全部接纳是不可能的事情,最大的难关就是双木大学的容量实在是有限,当初按照十万在校学生的规模设计的双木大学现在看起来,实在是太小家子气了。至于生源问题,在座的几位都是不担心的,双木教育集团就中小学的新教育模式在这次高考中取得了这么高的成绩,那么那些考生家长就是非常信任双木教育集团的,他们会非常放心的把孩子送到双木大学里来的,哪怕双木大学才刚刚建好。

    经过紧急的研究以及执行局那边给出的数据,不参与二级以上保密研究的双木在职研究员就有十万多名,按照一名研究员带三名新生,完全可以接纳这些考生,不过双木大学那边限制很多,在双木大学的教学资源经过紧张的调剂之后,最后确定只能容纳十万名的新生。当然,人是活的,虽然双木教育集团上下对于现在的学校,即使是高校,就是北大清华的,也不是非常看好,但是对于这些学校的基础教育,还是很放心的,总是有那么一帮老教授在默默的为教育新一代奉献着。在和这些高校联系之后,出现了一个新的模式,那就是帮教,双木教育集团出资,在这些教室资源有富余的高校租下他们的教室,让他们的教师教授双木大学新生的基础知识,当然,这些新生的专业课知识将会由各地的双木研究实验室的研究员们来带,通过理论和实际的组合,达到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培养一个优秀的未来人才,还有什么比让他直接参与到感兴趣的领域当中来的有效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