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章 完美配合

    非凡中文欢迎你!

    、、、、、、、北京,西山战略指挥中心。作为三军总参谋长,花近4天的时间来关注一场海战,这是很不寻常的事情。

    在以前,很多人只认为,中国的将领大部分都是陆军出身的,所以对海军的战法战术不甚了解,而这指挥也自然谈不上了。

    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谁都知道,如果没有强大的海军,即使陆军再强大,也无法为国家提供完全的安全保证。

    而且,在由海向陆的战争方式成为主要的模式的时候,海军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陆军。

    而现在,远放的那场海战,已经让这位年轻的上将担心了好几天了。突然,门被人从外面推开了,董震华步伐慌张的走了进来,看得周国辉是一愣一愣的。

    “有消息了!”董震华喘了口气,才继续说到,

    “我们终于胜利了,印度……印度海军……”

    “印度海军怎么了?”周国辉一跺脚,把烟头插进了堆满了的烟灰缸里面,

    “到底怎么回事,你别急,慢慢说!”

    “印度……”董震华深呼吸了一下,

    “印度海军的‘甘地’号航母战斗群已经被消灭了!”

    “哦!”周国辉点了点头,坐回了椅子,

    “那我们的损失呢?”

    “我们的损失?”董震华一愣,

    “我们的损失情况还没有统计出来,但是我想应该不大!”

    “你想?”周国辉摇了摇头,站起来拿上了外套,

    “你先去通知几位将军过来开会,然后去把海军的损失结果统计出来,等下送到会议室去!”董震华点了点头,就跟在周国辉后面出去了。

    而此时,作战区的参谋人员正在忙碌着,显然,前方的损失统计还在进行之中,但是看来,并不像董震华所说的那样,要想干掉印度最强大的一支舰队,而且还要面对印度空军的为难,这个损失能小到什么地方去吗?

    2个小时前,斯里兰卡东面800公里的海域上空。张龙上尉拉了下背上的救生伞包,感觉得很别扭,但是看到左边的少校一脸严肃的样子,他也不好再抱怨什么了。

    接到出发任务的时候,张龙他们才休息了7个小时,轰炸机的弹舱内也挂上了制导滑翔炸弹与防区外攻击导弹,他们正要准备出发对印度的阵地发动新一波的攻击时,接到了上级传来新的命令。

    而从这时候,这个轰炸机师的命运也就改变了。持续轰炸了好几天了,虽然印度人的攻势已经得到了一部分的挟制,但是巴基斯坦方面的情况并没有多少好转,光是轰炸是无法阻止印度人前进的步伐的,但是现在陆军还没有做好准备,所以阻挡印度人的任务就交到了空军的手中,只能利用空军的轰炸,来阻止印度人了。

    而他们这个师的48架轰炸机几乎是没有停顿的出动,几天之内,48架轰炸机已经投下了数千吨的弹药,当然,取得的战果也很不错!

    而这时候,突然要求他们改变任务,由对地打击变成了对海支援,让这些思维几乎麻木的飞行员一下还有点不适应呢!

    虽然心里存着疑问,但是部队还是很快就完成了准备工作。地勤人员在半个小时之内,就将轰炸机携带的对地攻击弹药都卸了下来,并且重新装上了对海攻击的反舰导弹。

    虽然H-经过改进之后,是可以携带反舰导弹的,但是每架轰炸机却只能携带8枚导弹,根本就无法达到最大载弹量。

    而这也好,正好让这些轰炸机能够携带更多的燃料。从昆明起飞之后,从缅甸上空飞过之后,H-进入了印度洋。

    虽然是带的满油起飞,但是其作战半径仍然无法达到要求,不得已,只能在大安达曼岛上的临时机场停了一下,加满燃料之后,再继续出发。

    由于是在海洋上空执行攻击任务,而且要对付的是印度的航母舰队,自然会受到拦截。

    而轰炸机携带的反舰导弹的射程也就只有200公里,根本就算不上是防区外武器。

    而现在印度舰队距离最近的中国舰队也有200公里,显然,海军很难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护航力量了。

    所以,这些轰炸机上都将普通的降落伞换成了海上救生型。大概,制订这次任务的参谋也已经意识到,这批轰炸机的攻击,并不是太安全!

    战争根本就没有安全可言,不管是元帅,还是小兵,都只是战争中微不足道的一元,如果有需要的话,谁都可以牺牲。

    而坐在机长位置上的章建业少校就这么在想。从一接到新的命令开始,这位已经在空军服役了8年的空军少校,就知道他们这次的行动几乎是飞蛾扑火,结果是很悲惨的。

    其实,在出发之前,已经有很多人认识到这次的任务有多危险了。印度航母载机的拦截半径只少有450公里。

    这还只是普通空战的拦截半径。当然,他们并不知道,还有更多印度空军的战斗机外围等着他们呢。

    虽然

    “中华”号将出动护航战斗机,为他们提供最后阶段的空中掩护。但是从

    “中华”号上起飞的护航战斗机却需要飞行000公里,才能进入作战空域。

    即使是F-5H,也只能勉强能够飞到这,然后最多作战5分钟,就必须要返航了。

    所以,空中掩护的力量绝对不强大,而能不能突破印度人的防线,这主要还要依靠这些本身并没有多少防卫能力的轰炸机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一次几乎是有去无回的行动,但是当出发的信号响起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耽搁半分钟。

    48架轰炸机排着整齐的对型离开了昆明空军基地的跑道,向着西南方未知的空域飞去。

    只是不知道,最后能够再降落到这个机场上的轰炸机能够有多少架呢?

    这是一次悲壮的出击,但是为了达到战略目的,为了战争的需要,为了国家的利益,这些飞行员并没有犹豫。

    只是很多人在想,以前轰炸台湾的时候,是为了保护祖国的完整,在哈萨克斯坦执行任务的时候,是为了维护友好国家的利益,并且保护祖国的名誉,那这次呢?

    这次的目的是什么呢?当H-从大安达曼岛上的机场上起飞的时候,在斯里兰卡海沟里面,一艘潜艇正在努力的挣扎着向前航行。

    自从决定利用海沟的掩护,潜伏到印度舰队必经的航线上的时候,宋伟知道自己选择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

    当潜艇进入海沟之后,这条路更是再没有别的选择了。在他们面前,是自然造成的障碍,而在突破自然的阻拦之后,他们还将面对敌人的威胁!

    情况并没有像宋伟他们想象的那么好,进入海沟之后,宋伟才发现,这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条海沟。

    海底火山活动造成了大量沸腾的海水,而随着热的海水上升,冷的海水下沉,形成了极为紊急的海流。

    而且这不是水平面的海流,而是垂直面的海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潜艇要保持住深度,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遇见上升的海流还没有什么,最多就是被抬高一点,但是遇见下沉的海流时,那麻烦就大了。

    如果一不小心突破了潜艇的极限下潜深度的话,就不需要印度人的鱼雷来解决他们了,光是海水巨大的压力,就可以将这条铁管子给压扁了!

    而这样的情况,宋伟他们并没有少遇到过!刚进入海沟,就遇到了一道下沉的海流。

    如果不是航行长迅速的放掉了压载水舱的水的话,恐怕现在宋伟他们都成了龙宫的客人了。

    而宋伟并没有批评那位自作主张的军官,而是表扬了他善于决断的能力。

    但是,从这之后,宋伟他们后面的路就不是那么好走了。为了避免再出现危机情况,潜艇不得不打开了低功率探测声纳。

    幸好,海沟中的地质活动掩盖了他们的发出的噪音,不会被海面的探测器探测到,当然,宋伟他们也不知道海面上到底有没有印度舰队。

    而速度也降低到了4节。这是他们在海峡中能够维持的最高的速度了,如果再快的话,很可能还没有发现危险,就被旋涡卷了进去,永远也升不上海面了。

    经过十多个小时的艰苦航行,宋伟彻底的理解了人的力量是多么的渺小。

    虽然093算不上是世界上最好的潜艇,但是也是很先进的了,而在这道自然界出的难题面前,这艘集最尖端的科学技术为一体的潜艇却显得是那么的无力与秒小。

    也许,一条海里的鱼这时候都会比这艘潜艇显得更自如!困难是有,但是被克服了之后,就算不上是什么困难了。

    经过了十多个小时的艰苦航行,宋伟他们终于闯出了这道鬼门关,来到了海峡另外一侧的边缘上,也是他们准备伏击印度舰队的地方。

    检查了艇上的情况之后,宋伟指挥潜艇停在了一条密度海底的下面。在这里,他们可以停到海面上的一切动静,但是海面上的反潜舰艇却难以发现他们。

    那条海底密度层面就如同一道单向玻璃一样,很好的保护着下面的这艘潜艇。

    很多人也许不理解,为什么在密度海底下面的潜艇能够听到上面的声音,而在上面的反潜战舰却听不到下面潜艇发出的噪音呢?

    其实这是个简单的折射问题。一般,海底的海水密度要高于海面上海水的密度,所以,声音在通过这个密度跃层的时候,自然会产生折射与散射。

    这与光在玻璃的表面上产生折射是一样的道理。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海底发出的声音,一般都会折射回海底,无法到达海面。

    但是上面传来的声音,在折射之后,仍然会传到海底。当然,如果这个密度关系反过来的话,海面上的水密度较大,海底的水密度较小的话,那前面的情况也就反了过来。

    而这就不再能够对潜艇提供掩护,而是蒙上了潜艇的耳朵了。当然,任何一位潜艇的指挥官都不会让自己的潜艇处于这么不利的境地之中的。

    完成了隐蔽工作之后,留给宋伟他们的就是等待了,而这几乎是潜艇兵当做家常的事情了。

    而宋伟也并没有让潜艇关闭反应堆,他并不怕反应堆产生的噪音被印度人发现,而且他也需要在必要的时候,让潜艇加速,对印度舰队发动攻击,或者是逃避印度人的攻击!

    海面上,印度的

    “甘地”号航母战斗群正在距离宋伟他们潜伏的地点不到00公里的地方,高速向着潜艇的伏击圈航行着。

    到了斯里兰卡海沟上之后,印度舰队指挥官休伊特终于松了口气,现在他不用太担心中国潜艇的威胁了。

    中国潜艇一直在东部的海域活动,而潜艇要通过斯里兰卡海沟,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在进入海沟之前,休伊特已经派直升机在海沟上密切监视200米以上的海域,并没有发现有中国潜艇活动的迹象。

    而在东部的中国潜艇要想绕过海沟的话,即使以最大的速度前进,也至少需要5个小时,而5个小时之后,航母舰队就已经进入保克海峡了,所以根本就不会对印度舰队构成多大的威胁了!

    看到一个小队的战斗机降落到航母飞行甲板上,休伊特皱了下眉头,似乎有种不那么好的预感。

    从卫星情报上来看,中国远征舰队的

    “中华”号航母战斗群正在加速赶来,现在距离他们只有200公里了,而这已经在F-5H最大的护航作战半径之内了。

    而中国的轰炸机也已经离开了大安达曼岛,显然,

    “中华”号是要对这批轰炸机提供护航战斗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

    “甘地”号的危险并没有完全解除。再看了眼正在甲板上加油与维护的那四架Mig-29,休伊特的担心更明显了。

    很显然,Mig-29并不是一种优秀的舰载战斗机。虽然其前身Mig-29是俄系第四代(前苏联对战斗机的分代与西方不一样,他们的第四代战斗机与美国的第三代战斗机差不多)战斗机中的经典,但是,这种前线制空战斗机却不大适合航母使用。

    首先,Mig-29的内部空间并不充裕,所以改进的余地也就不大。

    而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在战斗机服役的25年到40年之内,电子技术必然会产生飞跃性的进步,而无法对电子设备进行升级改进的话,即使设计出来再先进的战斗机,在十来年之后,也已经落后了。

    而Mig-29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设计成功的,而到现在已经30年了。

    即使其电子设备经过了改进升级,但是因为太多的限制,所以这些改进很不彻底!

    其次,Mig-29在设计的时候,是作为前线制空战斗机的,所以主要的任务是拦截对方的攻击机,而并没有着重注意战斗机的对地攻击能力。

    在俄罗斯的空军体系中,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明显,毕竟他们有着太多的专用攻击机,而且都还很优秀,能够弥补Mig-29缺乏对地攻击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