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章 下山猛虎

    非凡中文欢迎你!

    、、、、、、、战胜是不会因为某一边有特殊情况而发生改变的,即使是此时,印度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战场上的情况仍然不会发生改变,因为中国并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战略计划。

    所以,当印度陷入混乱之中的时候,中国解放军还正利用上了这段时间,扩大着战争的胜果。

    新战场上的进攻开始之前,罗开曾经很担心解放军的进攻会遭遇到印度人的顽强抵抗。

    但是,实际情况与他的预测差了很远,毕竟,罗开无法预料到美国竟然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放弃对印度的支持,让印度不战自乱了!

    作为主攻部队的3军是从霍马林西面的钦敦江主河道左岸出发的从这里到印度边境线只有30公里不到。

    在突破了印度的第一道防线之后,3军迅速的将部队集中了起来,朝因帕尔发动了猛攻。

    此时,3军的进攻之花了不到5个小时,进展远远的超过了先期的计划。

    因帕尔是印度曼尼普尔邦的首府,位于钦敦江的一条支流的上游,是印度东部突出地区最东面的重要城市,也是印度面对缅甸的第一道防线的支撑点。

    同时是印度防御中国从北面而来的打击的后方支撑点。对于印度东部地区的第一道防线来讲,因帕尔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但支撑着印度的前线部队,同时也是前线部队的指挥部所在地。

    而这里,更是印度控制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地点。所以,印度一直将因帕尔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上。

    只是印度人大概从来没有想到过,中国的主攻方向不是在北面,而是从缅甸方向而来的。

    光是这点判断上的失误,就足够印度人好受的了。中国在缅甸修公路的时候,连美国人都没有察觉到,那就更别说印度了。

    而且,在3军发动进攻之前,中国部署在西藏南部地区的4支轻型化山地军一直在积极的活动着,让印度人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吸引着印度人的注意力。

    所以,印度将主要的防御方向摆在了布拉马普特拉河一线,从东面的萨地亚,到西面的迪斯布尔,印度一共修建了3道防御阵地,防御纵深达到了00公里左右,几乎把整个面向中国的地区都变成了防御阵地。

    而为此,印度甚至还迁徙了50万当地居民!可见,印度人在防御上下的工夫还是不少的。

    当然,印度也曾想到过中国会从缅甸方向上发动进攻。因为从这里能够直捣印度东部地区的腹地,威胁到正面防线的后方。

    所以,按照印度的预计,中国即使从缅甸方向发动进攻,那也只是辅助正面部队的行动。

    所以,印度在因帕尔东面,只部署了一道防御阵地,防御纵深不到20公里。

    很显然,这样的防御能力,是无法抵挡住中国解放军3军这支重型军的打击的。

    而正是因为这个战略方向上的判断失误,让印度的正面防御变成了摆设!

    说到名气,3军绝对比不上另外几支中国王牌部队,说到历史,3军也无法与大多数从红军时代就已经存在的部队比较,因为他们是在第一次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后成立的。

    但是,要说到部队的战斗力,恐怕3军并不比任何一支部队差。当年3军成立的时候,就是以应付高强度现代化战争为目的,而从几支老牌部队中各抽调一部分而成立的,可以说是集中了解放军的精锐部队。

    而在建立之初,3军几乎成为了一支实验部队,一边建设,一边改进中国解放军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而在99年爆发的海湾战争给中国解放军高层领导以非常强烈的震撼,美国军队所体现出来的空地一体化作战,美国军队对电磁信息权的控制能力,以及美国地面部队在战斗中所表现出来的强大与精确的火力,让中国解放军的将领发现自己手里的部队太落后了。

    所以,3军又成为了解放军第二次军事改革中第一个吃螃蟹的部队。也是最早完成空地协同作战训练与改进的部队。

    从此,3军就成为了解放军的重点部队,而且一直承担着大规模实验的任务,但是,直到现在,3军都还没有参加一次实际战斗。

    台湾解放战争结束之后,3军开始了数字化改进工作,但是由于部队编制太大,虽然第一个接受改进,但是还是落在了2军的后面。

    而直到周国辉做出在印度东部地区开辟新战场的时候,3军才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改进工作。

    而此时,2军在印巴战场上的表现并不怎么样,而且2军作为一支轻型军,是仿照美国

    “斯催克”旅的形式进行改进的,在很多地方无法体现出中国解放军对新时代战争的需要。

    所以,周国辉立即决定让3军上战场,只有通过实战,才能够检验按照中国的需要,进行改进建设的重型化数字军的作战能力!

    战斗打了几个小时,3军到现在的表现还是让后方的将军们非常满意的。

    在数字化狂潮中,美国是第一个开启这扇大门的人。而按照美国对未来威胁的评估,在未来战争中,美国与别的大国直接冲突的机会并不大,所以需要对付的都是弱国的军队。

    而按照美国的战术配置,空军在战争中将发挥主要的打击作用,而陆军只需要承担起空军无法照顾到的战场上的责任。

    而且,战争的快速化发展,对陆军的机动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特别是在陆军部署速度上,这个要求是非常苛刻的。

    所以,按照这一要求,美国陆军向轻型化转变,而这其中,最为出名的自然是其

    “斯催克”旅。这在伊拉克战争后期,几乎引导了世界陆军的发展潮流。

    但是,现在美国军队在伊拉克的日子并不好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非对称的城市战中,美军士兵得不到足够的防护,导致伤亡居高不下。

    而在一年前,美国与中国的对抗表明,即使现在世界以和平为主,但是大国之间的直接对抗并不是不可能的。

    而在与中国军队的战斗中,轻型部队占不到一点便宜,而且还处处被动挨打。

    所以,美国的轻型化陆军模式已经被否定了。而就在这一情况下,中国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完成了对3军的重型化数字军的建设,现在,正需要这次战斗来检验3军的作战能力。

    对于在因帕尔东部50公里处的那道防线,3军没有费多少力气就拿了下来。

    随后,3军在继续扩大突破口的同时,3军开始向因帕尔以东40公里处的一个小镇进行集结,准备对这一重要城市发动进攻。

    此时,中国空军与海军航空兵已经完全控制了印度动部地区的制空权,而在第一轮打击之中,印度的防空系统已经遭受了巨大的破坏,根本无法对天空中的中国战机构成威胁。

    而空中部队在完成了第一步夺取制空权的任务之后,空中部队的主要兵力已经转向了对地支援与远程打击作战。

    此时,印度的远程炮兵根本就不敢出来活动,因为布满了天空的中国战机只要一发现对地面部队有巨大威胁的目标,肯定会马上发动进攻。

    而印度部署在东部地区的远程炮兵已经损失了40%,其中射程超过70公里的

    “飓风”式火箭炮(俄罗斯BM-30式火箭炮,也称‘龙卷风’)已经损失了20门,占到了印度拥有这种武器的75%。

    而射程在35公里以上的印度火炮也承受了巨大的损失。也就是说,现在印度几乎没有任何办法对付在因帕尔东部集结的3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3军的进攻准备一步步的展开。

    现实对印度是很残酷的,因为这并不以某一方的意志为转移。就在3军的进攻顺利的进行下去的时候,印度全线部队开始收缩,毕竟再让部队部署到前线,而忽视了后方的安全,那印度将在2天之内丢掉东部地区40%以上的领土。

    而此时,印度必须要想办法挡住3军的进攻狂潮,至少要在因帕尔阻挡住这支军队,同时在别的地区设立一个与因帕尔规模相仿的后勤补给基地,同时保护好这处基地,以供前线部队作战。

    所以,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即使印度东部战区与内地的通信已经被切断,但是印度东部战区司令部仍然做出了迅速的反应。

    在中国进攻开始2个小时之后,印度东部战区司令部已经转移到了高哈迪,并且在这里开始了对整个战区内印度军队的指挥工作。

    部署到锡布萨格尔东北方向的部队也已经撤了下来,,同时北部地区的部队整体向后撤退了20到50公里,以在与中国的国境线上空出一段缓冲区来,以应付中国在这个方向上的进攻。

    同时,印度也已经开始将物资向西隆转移。同时,也已经在以锡尔杰尔为中心的地带建立起了一道弧型防线,希望能够在这里最终阻挡住中国军队的进攻。

    虽然,印度人的准备是很积极的,而且做出了适当的退缩,以空间来换取时间。

    但是,情况并不像印度人计划的那么好,而印度的行动也不可能那么的顺利。

    从印度军队离开阵地上的坚固防御工事之后,中国的空中部队就找到了新的目标,并且以迅速的行动来回答印度人的变阵行动。

    从第一线撤下来的部队,最终能够到达预定阵地的只有75%,其余的都被中国的空中部队消灭在了路上。

    而且,这些部队损失了超过80%的重型装备,即使大部分的兵力保存了下来,但是再要应付中国的进攻,恐怕就不是那么轻松的一件事情了。

    而从因帕尔撤出来的物资也遭受到了疯狂的空中打击,那些没有任何防护,行动缓慢的印度运输车队成为了中国空中部队最好的打击目标。

    而最后,能够安全完整的到达西隆的物资不超过40%。这才是对印度东部地区军队最惨痛的打击,在国内补给迟迟无法到达的情况下,印度军队将面临没有物资可以战斗的尴尬境地。

    当3军对因帕尔的进攻准备即将完成的时候,充当3军战役预备队,以及后卫部队的25军也已经到达了3军后方的阵地上,接替了3军的后防工作,并且保护着3军的后方补给线。

    此时,3军已经可以腾出所有的力量来,用全力向因帕尔发动进攻了。

    而这时,3军的战备率达到了95%,远远的超过了美国的数字化部队,也超过了2军的战备率,看来花在3军身上的,这一年多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而这时候,在北部战线上,那4个已经等得有点不耐烦的山地军也收到了进攻发起的命令!

    这4个山地军是由二线的乙级部队组建而成的。因为在解放军开始准备从西藏南部地区发动进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手里并没有多少可以使用的部队。

    因为中国一直没有将西藏作为重点战区,毕竟任何敌人要想翻越喜马拉雅山之后,再对西藏发动进攻都是一件比登天容易不了多少的事情,天然的地理屏障为西藏提供了最好的防御。

    而中国大多数有威胁的地区都不需要专业化的山地部队,对山地部队的需要性也就不那么迫切了。

    所以,中国的甲级军中,并没有正式的山地部队,如果有需要,也只是让轻型部队充当山地部队使用。

    而现在,中国要想从西藏南部对印度发动进攻的话,没有山地部队,那战斗将非常艰难。

    而手里仅有的几支小规模的山地部队(其实就是西藏南部地区的边防部队)根本就不敷使用。

    而再转过来寻找合适的轻型化部队的时候,才发现,大部分的甲级轻型部队已经有了自己的用处,而要从解放军陆军现有的50万轻型甲级部队中抽调出几个军来,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所以,在这一情况下,中央军委迅速做出决定,将原有的几支小规模山地部队分散加强到支乙级部队中去,并且加强这支乙级军的训练,争取在正式对印度的进攻开始之后,能够在战场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来。

    而一支部队的训练时间将不会少于半年,即使现在加强了对这几支部队的训练强度,但是这也至少须要3到4个月的时间。

    所以,这也是中国为什么没有从一开始就开辟正面战场的原因之一,因为中国当时并没有适合的部队使用!

    现在,有2支山地军部署在中印西部地区,这2支部队已经开始负责在收复的中国领土上执行治安与维持局势的工作了。

    另外还有4支山地军就部署在中印东部边境线上。而当罗开担任了前线指挥官之后,才发现这4支部队的训练任务还没有结束,虽然已经具备了大部分的战斗力,但是罗开还是有点不满,毕竟拿不成熟的部队去参战,那就是拿士兵的生命在冒险。

    而在离开北京的时候,周国辉已经多次向罗开强调,在这个新的战场上,必须要控制部队的伤亡,不能以士兵的生命与鲜血为代价来扩大战果。

    所以,罗开很小心的处理了这个问题。首先,罗开把这4个军合并成了一个集团军,将所有的突击火力以及山地炮兵部队集中起来使用,这能够极大的增强山地部队的突击力与火力。

    但是,这也相应的会缩小山地部队的正面突击宽度。但是对罗开来讲,战斗并不是以全面压制敌人为主的,而是要在重点地区,重点战场上,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对敌人发动致命的打击,那收到的效果将非常显著。

    所以,罗开准备在第一波进攻中投入一个,最多两个军作战,而由另外两个军充当战役预备队,以加强进攻的持续能力。

    当罗开完成了这一系列的改编之后,战斗已经打响了5个小时,此时,准备了4个月的山地部队才投入到了战斗之中。

    而突击点并没有选择在最容易突破的萨地亚。而是选择在了提斯浦尔。

    这里已经是印度北部防线的后方了。而且提斯浦尔是瑙(贡)萨(地亚)公路西部的重要战略据点,印度在此的防御力量非常强大,至少集中了3个山地师的兵力,同时还有4个预备队师,另外集中在这的战争物资也足够印度北部防线上的军队战斗一个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