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八章 另类竞争

    非凡中文欢迎你!

    、、、、、、、在英阿马岛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中国接二连三的政策改变,似乎比这场战争更能吸引人,特别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改变,更让所有国家都认识到,中国正在向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转变,而当这一趋势为所有大国接受的时候,新的冷战也就开始了。

    所以,当中国宣布改变国家对外政策的时候,也就是新冷战的开端!对中国这一系列的对外新政策,以及中国在军售方面发出的强有力挑战,很多国家都只认为这是中国在发战争财,是想通过这场战争赚到更多的钱,帮助国家在经济方面完成转型工作。

    但是,这只是肤浅的,表皮的认识,如果细致的分析中国这一段时间总体政策的改变的话,就会发现,中国正在用一种新的方式来进行发展,并且将大国之间的对抗转移到了一个新的领域之内!

    如果仅仅从这些表面现象上来分析的话,确实很容易认为中国只是在敛财,只是在为国家的发展积累资本。

    200年,中国的对外军售总额达到了3000亿人民币,当年折合欧元400亿,折合美元550亿。

    这一年,中国首次成为了最大的军售国,并且一直在这一位置上坐了0多年,最后才被欧洲超过,但是很快,中国又重新夺回了这个位置!

    在2世纪的头25年之内,中国通过出售军火,一共获取了20000亿人民币,占中国获取外资的35%。

    可以看出来,仅仅是出售军火一项,就让中国积累了大量的外资,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其实,从99年的海湾战争之后,到2009年,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军售国。

    而在这之前,苏联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军火出售国。美国能够最后超越俄罗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美军在海湾战争中的优良表现,用战争证明了美式装备比俄式装备更佳优秀。

    虽然,美国的装备非常贵,拿坦克来讲,99年,M式坦克要卖450万美元一辆,而欧洲的

    “豹Ⅱ”,俄罗斯的T-80这两种类似的坦克只要300万与80万美元。

    但是,美国的装备即使再贵,仍然有很多国家购买,特别是海湾地区的石油富国,更是在海湾战争的刺激下,花费数百亿美元,从美国购买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另外,东南亚地区国家,东欧的前华约国,以及北约成员国也是美国军火的主要用户。

    正是因为海湾战争,才让美式武器装备走俏世界,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武器装备!

    从这也不难看出,那些没有能力研制与生产先进武器装备的国家,在评估一种外购武器的时候,最看中的还是实战能力。

    在冷战结束之后,世界格局更加混乱,特别是各大国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更是极力的推销自己的武器装备,以此来获得更多的盟国,并且牵制重要地区国家的外交政策。

    不说别的,当一个国家使用上美制武器装备的时候,他肯定走的是亲美路线,不然美国只需要切断这类武器装备的后勤保障,就能够让这个国家陷入防务危机中了。

    所以,出售军火不仅仅是赚钱,更多的时候,也是政治影响力的一种扩展。

    而美国能够在冷战之后独霸世界,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俄制装备被大量抛弃,美式装备成为了各富有国家的选择!

    前面已经说过了,一个国家在采购军火的时候,衡量武器装备的一个主要方法就是看这种武器装备的实战性能。

    而自从南海战争之后,中国解放军一直扮演着胜利者的角色,而中国制造的武器装备也在战争中证明了自己的实际能力。

    而美国虽然有着更多的先进的武器装备,但是在战争中表现得并不怎么抢眼,特别是在与中国解放军对抗中,美军的低劣表现不仅丢了自己的脸,同时也让自己的先进武器装备失去了光彩。

    现在中国挟战争胜利之威,开始大规模的向外输出武器装备,自然让很多国家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希望从中国这获得更

    “厉害”的武器装备,甚至连中国解放军退下来的二手货,都成了非常抢手的商品了!

    在中国全力发展国家经济的时候,确实需要更多的外资来帮助国内发展。

    现在,以前是中国第一大投资国的日本已经没落了,而现在中国与美国的关系也不怎么样,甚至是矛盾重重,所以中国也不可能在美国的贸易限制下,从美国那获得多少经济上的帮助。

    特别是在世界贸易组织被搁置开来之后,双边贸易重新成为了贸易的主体,而中国由因为是不是发达国家这个问题,与美国僵持不下,所以至尽,中美双方的贸易发展都不怎么样。

    而欧洲因为陷入了两场战争之中,同时自己的一体化进程,以及对东欧国家的经济援助,已经极大的动摇了中国与欧洲的合作,所以,中国也不可能从欧洲获得多少经济上的帮助。

    现在中国的经济已经转变成为了内需为主的良性经济体制,但是,国内的资本积累速度非常有限,如果过分透支的话,只会让国家陷入经济困境之中。

    所以,为了让国家经济能够更快速的发展,就必须要获取足够多的外资。

    因此,中国在此时大规模的出售军火,以及在印度,阿根廷等国的政策,都是在为经济发展服务,希望通过迅猛的经济增长,来增强国家实力,同时,也这是一种新的竞争。

    道理很明显,如果中国能够在经济上超越美国或者欧洲的话,恐怕到时候就再也没人来限制中国的发展了。

    在这之前,中国为了增强国家影响力,并且拓展民族生存空间,是通过战争的方式来达到目的的。

    但是战争带来的只是破坏,即使中国大陆到现在基本上没有受到袭击,但是因为战争,而对经济造成的巨大影响已经表现了出来。

    2009年,中国上半年的经济增长只为同期的5%,而2008年是4%!

    可见,不管什么样的战争,中国自己都会受到伤害。所以,现在中国已经改变了发展策略,希望通过在建设速度上的比赛,来摆脱战争的阴影,通过实力的增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是一个和平的手段,但是在这个风云突变的世界中,和平的手段能够顺利的达到目的吗?

    也许,这并不是那么一件轻松的事情。但是,不管怎么样,中国只有在具备了强大的经济实力之后,才有能力在未来的竞争中站于不败之地。

    而一个没有经济基础支持的国家,是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的!

    这些,很多人都看到了。所以,都认为现在中国准备用经济的手段来征服世界,用经济的扩张来挑战美国与欧洲。

    而真是基于这一认识,很多人有点搞不懂中国到底要做什么了!说到军事实力,现在中国出了在海军方面与美国仍然有差距之外,在陆军与空军,甚至各大国都还在论证的天军方面,都走到了美国的前面。

    在前面的战斗中,中国已经证明了,解放军陆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而解放军空军已经具备了挑战美国空军的实力。

    而从中国现在的地缘政治上来看,因为在对印度的战争中获得了完全的胜利,中国不但获得了印度丰富的资源,同时也打通了前往伊朗,到达海湾的陆上通道。

    只要中国愿意,稍微动点手,提供点援助,伊朗就会成为美国最头痛的国家了。

    而且,只要中国的军事势力进入海湾地区,将会轻松的获得海湾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能源。

    如果中国坚持走军事扩张路线的话,虽然会冒着与美国冲突扩大的危险,但是获胜的机会还是很大的,至少,中国能够在海湾有一席之地,取得与美国对抗的本钱!

    但是,此时中国突然改变了对外政策,放弃了强硬路线,这不是封死了自己的出路吗?

    也许,很多人认为,中国现在还不具备与美国以及欧洲进行经济对抗的本钱,因为中国现在还没有摆脱发展国家的烙印,甚至没有完全解决国内的贫困问题。

    到2009年,中国的人均收入只有3000美元,刚刚接近了中等发达国家的底线。

    但是,中国在这一年还有200万的特贫人口,另外还有8000多万的文盲,有4亿多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等待就业,失业工人超过了200万,而国家的基础建设资金缺口达到了20000亿!

    相应的,欧洲与美国都已经是非常发达的国家了,这些问题都不存在,或者并不严重。

    如果中国选择了经济竞赛的话,中国有把握还将胜利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吗?

    特别是中国在2003年,成为了世界第二大能源进口国之后,经济发展缺少能源的危机已经显露了出来。

    如果中国无法获得足够多,足够安全的能源产地的话,那中国还怎么发展?

    其实,这些问题,中国的领导层也早已经注意到了。但是,因为战争本身的限制,中国也知道,兵耐国家之大凶,如果轻易使用的话,最后只会是玩火自焚。

    而只有见好就收,才能够让中国获取足够多的利益。从南海战争开始的这几年中,中国的军费支出已经大大的超过了国家的承受能力。

    特别是现在,中国还需要数额巨大的建设投入,如果将宝贵的资金用到了战争上的话,那对中国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而中国能够支持到对印度的战争结束,这恐怕要归功于中国巨大的国家储备,而并不是中国的生产力!

    在南海战争之前,中国的国内储蓄率达到了惊人的35%,也就是说,存在银行的资本是国家一年生产值的.35倍!

    具体的数字是450000亿!这是当时全球仅次于日本的国内存款数额!

    而在对印度的战争结束之后,中国的国内存款率只有25%不到了,存款额不到00000亿。

    如果中国不是及时的完成了国家金融体系改革,并且将4大国有银行实行股份制,并且逐步脱离了政府控制的话,恐怕中国根本就支持不到战争结束。

    所以,仗一打完,中国就开始迅速的从印度占领区,以及支持的印度武装集团控制区内获取资源,以填补国内的巨大空缺,让国家能够继续发展下去!

    很明显,中国的领导者也正是看到了这个问题。虽然知道手里的解放军是战无不胜的一支军队,但是这是在强大的国家储备下才能够战无不胜的,如果国家的经济都出现了问题,那么还怎么战,怎么胜?

    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也不少见,汉武帝能够北逐匈奴,就是因为在他之前,汉朝积累了70多年,有着非常雄厚的国家储备。

    但是,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也只持续了20多年,就将之前70年的储备消耗一空了,而被迫放弃了战争,转为国内发展。

    当然,现在的战争更是如此,战争比的不仅仅是军队的素质,更多的时候,比的还是国家的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与科技实力。

    在二战中,德国军队的素质绝对是非常优良的,而且德国的装备也不错,陆军的

    “黑豹”坦克,空军的Me-22战斗机,这些都是非常先进的装备。当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之后,经常在小规模的战斗中被德国军队击退,特别是美军,在局部的小规模战斗中,根本就不是德国精锐装甲部队的对手。

    但是,德国军队从来没有获得大规模的战役与战略优势,就是因为德国的综合力量已经比不上盟军了。

    所以,现在的战争,打的是国家的综合国力,而不仅仅是军队的战斗力。

    即使解放军再能够打,如果没有了后方强有力的支持,是避免不了失败的一天的。

    在这一情况下,中国是必须要转移国家战略的,不然,将陷入一个战争的怪圈之中,最后遭殃的必然是中国自己!

    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中国放弃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如果无法使用军事手段的话,中国是不可能不使用别的手段的。

    而且,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中国也同样成功的进入了海湾地区,为自己的能源供应找到了一个最好的产地!

    现在,中东与海湾国家都已经开始转向中国进口武器装备了,特别是随着中国调解巴以问题上的分量更加显著,中国已经成为了中东地区最重要的介入国之一,成为了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外来力量。

    现在伊朗已经与中国签署了核不扩散条约,宣布接受中国的意见,从中国获取轻水反应堆,并且关闭国内的石墨反应堆。

    同时,中国也表示为伊朗提供核保护伞,承诺在伊朗受到外来威胁的时候,中国将提供全面的,包括主动出兵等军事性援助!

    200年,伊朗与中国正式签定了结盟条约,成为了中国的盟国,这更让中国在海湾地区有了巨大的发言权!

    当然,随着中国军火大量进入海湾地区,中国在这一地区的石油供应也日趋稳定了。

    特别是在200年,中石油击败了美国的埃克森石油公司,成功获得了沙特最大的油田20年的开采权,并且将其中的0%的开采石油输入中国的合同之后,中国一举成为了海湾地区的最大石油进口国!

    而这一年,中国进口的石油也达到了7亿吨,只比美国的进口量少了2500万吨,正式成为了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石油进口国!

    可以说,随着中国对外政策的转变,中国在世界上的声音完全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