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章 血染长空

    非凡中文欢迎你!

    、、、、、、、欧洲联合舰队的行动速度是非常迅速的,出了在中途进行过一次战斗前的燃料补给之外,舰队一直保持在27节的速度上,由阿森松岛向马岛东北面550公里的预定海域前进着。

    而在这紧张的2天多,近3天时间中,欧洲的飞行员并没有忘记加强训练,以求在即将展开的战斗中占据优势与主动权!

    由于除了英国的飞行员之外,大多数欧洲国家的飞行员,包括法国海军的飞行员都没有多少实战经验,而欧洲国家由没有

    “TOGU”一类的训练部队,所以其空战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而英国的飞行员已经领教了阿根廷飞行员的厉害,更加知道现在中国飞行员已经参战了。

    所以,在航行的途中,这些欧洲飞行员都在紧张的训练着,特别是与英国飞行员的对抗性训练,极大的增强了别的国家飞行员的素质。

    当然,这也让舰队的航空燃油消耗得非常快,几乎每一天都需要由快速战斗支援舰为航母补充燃料!

    为了扩大这次欧洲舰队的影响,同时渲染这次欧洲联合出兵的政治意义,舰队中还有不少的战地记者。

    当然,除了欧洲自己的记者之外,也有不少的中国与美国,以及世界各国的记者,只是,这些记者在战舰上就没有这么自由了,要去什么地方,是要得到舰队协调官员的许可的,另外,很多涉及到军事秘密的地方,是绝对不允许记者靠近的!

    为了及时的报道这场海战,中国中央电视台也向欧洲联合舰队派遣了一支由20多人组成的新闻记者团。

    他们的驻地在

    “戴高乐”号上,而法国人也显得很客气,给他们安排的是4人舱室,这已经是军官级的待遇了。

    另外,还专门安排了一架直升机为这批记者服务,好让他们在各艘战舰上来往。

    相对而言,他们受到的

    “招待”比美国记者就要好多了,因为美国记者是8个人住一个舱室的,而且只能用快艇在各艘战舰上往返。

    从欧洲联合舰队离开阿森松岛附近待命海域的时候,全球各大电视台都在持续不段的报道这场战争的情况。

    中国中央电视台也不例外,新闻频道甚至全天24小时轮番滚动播出这支舰队的行动状况。

    而那些从航母上起飞的

    “阵风”以及EF2000战斗机,更是让中国的观众激动不已。而在海战正式爆发的时候,全球电视观众的收看率甚至达到了45%!

    这简直就是一个惊人的比例,看来,这场海战还是牵动着许多人的心!

    当欧洲联合舰队抵达预定作战海域的时候,在半个小时之内,就派出了第一攻击波,对阿根廷海空军发出了第一次挑战!

    在3个月的准备时间中,阿根廷人尽到了自己的所有力量,在马岛上完成了战前准备工作。

    当然,有了辛勤的付出,自然就有很好的回报!三处机场的扩建都顺利完成,而在改进了战机的部署方法之后,现在阿根廷部署在马岛上的战机数量已经达到了250架左右。

    另外,由加油机支持的,从阿根廷本土机场上起飞,到马岛执行任务的战斗机数量也有00架左右。

    所以,相对而言,阿根廷方面的空中力量并不是很弱。在反登陆方面,阿根廷人做得更绝。

    现在,他们已经在马岛的几处登陆场上埋设了上万枚地雷,甚至在近海海域还布设了上千枚水雷!

    似乎,阿根廷已经认识到欧洲联合舰队的强大,准备要在陆地上来一次总决战了。

    另外,阿根廷军队也没有放弃主动反击的方法,部署在马岛上的陆基反舰导弹的数量已经有800多枚,虽然用来对付欧洲联合舰队是不可能了,但是用来打击登陆舰艇,也还是很有威胁的。

    岸防炮的数量也有500多门,这也是一支不可小看的力量。当然,阿根廷在马岛上最强大的还是防空力量。

    从中国购买来的那部无源雷达已经开始工作了,现在他们的空中指挥机并不需要在马岛上空进行巡逻,就这部无源雷达就能够为马岛上的战机提供至少450公里的探测范围,而且对高度限制并不敏感!

    另外,现在阿根廷部署在马岛上的防空营已经有20多个,几乎把马岛变成了一支刺猬,其远程防空导弹的数量上千枚,中近程防空导弹的数量更多,另外还有几十部岸基末段反导系统保护着重要的地点。

    光是从花费上就能看出来,这次阿根廷动了真格的。整个马岛的防御工作至少花了阿根廷200亿人民币,而这还没有算上那些战机的价值!

    当然,阿根廷现在部署在岛上的近0万军队,也绝对不是吃素的。主力是阿根廷总统国民卫队的两个旅,大约有万人,这绝对是阿根廷陆军的绝对主力,战斗力不用怀疑。

    所以,即使欧洲部队能够登陆马岛,大概也不会很轻松!相对于欧洲对新闻记者的开放态度,阿根廷方面就要谨慎许多了。

    他们只允许中国以及一些南美国家的记者到马岛上进行战地采访。当然,相对于欧洲联合舰队那宏大的场面,阿根廷这边的情况也没有那么振奋人心了。

    只是,中国记者都知道,那些有着中国先进装备的阿根廷军队绝对不是吃素的,肯定不会让欧洲人轻易的赢得这场战争!

    当欧洲联合舰队开始转向,朝着迎风方向放出战机的时候,美国与中国的侦察卫星都迅速的将这一情报送到了阿根廷的最高指挥部,很快,阿根廷的拦截战斗机也起飞了,而从本土起飞的战斗机也在迅速行动,虽然它们无法及时赶到战场,但也能够在马岛上空形成第二道防线!

    同时,马岛上的防空系统也开始运转了起来,各防空导弹营都迅速的进入了战备状态!

    空战很快就在马岛东北两百多公里的海域上空展开了,对阵的是20架欧洲的护航战斗机,以及50架从马岛起飞的阿根廷战斗机!

    而在这批战斗机中,有一批是由中国的飞行员驾驶的!大概是还有第二道空中防线的缘故,这次阿根廷的飞行员并没有急着去攻击欧洲护航战斗机身后的攻击机,而是将力量集中对准了这些护航的战斗机。

    很快激烈的空战就打破了这片天空的宁静。阿根廷空军的主力仍然是F-0战斗机,这也是他们空军唯一的战斗机主力。

    虽然美国已经向巴西出口了不少的F-BLO5批次的战斗机,但是这些战机现在还在巴西,而阿根廷飞行员虽然过去了,但是训练任务还没有结束,暂时是无法投入到战斗中来的。

    当然,阿根廷的飞行员也最熟悉F-0的特性,通过前面的战斗,已经知道应该怎么才能够将这类战斗机的性能发挥出来了,就是尽量避免进入垂直机动中,这是轻型战斗机的若项,如果与欧洲的战斗机进行垂直剖面上的格斗的话,他们占不到一点便宜,只有在水平机动,即角度空战中,F-0才能够发挥出其灵巧性,战胜对手!

    当然阿根廷飞行员也已经非常熟悉远距离空战了,所以,当他们飞想对面来的敌机的时候,是充满了信心的!

    欧洲的护航战斗机主力是EF2000,英国的

    “海洋”号将其携带的70架这类战斗机都派了出来。本来EF2000的设计初衷就是制空战斗机,其空战能力非常强。

    在与美国的F/-22的模拟对抗中,EF2000的战损率在左右。

    也就是说,4架EF2000的空战能力大概与3架F/-22相当!

    当然,在组建欧洲联合舰队的时候,就确定了由EF2000承担防空掩护任务,而由

    “阵风”承担主要打击任务的中心思想。当然,这并不是说

    “阵风”的空战能力不强,在中国空军中,

    “阵风”就表现出了非常强大的空战能力。所以,现在还有另外45架从

    “戴高乐”号上起飞的

    “阵风”战斗机充当起了护航战斗机的角色。从双方战斗机的战斗力上来看,差距并不大,即使欧洲方面占有优势,但是优势并不明显,而这也是完全可以由飞行员的素质来弥补的。

    但是欧洲战机却有着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在它们的身后,还有3架E-2F空中指挥机,在为它们服务!

    这三架空中指挥机都是从

    “戴高乐”号上起飞的,是法国从美国购买的E-2的法国型号。在2005年,这批指挥机还进行了一次改进,让其达到了E-2-2000型的性能,可以说是一种比较优秀的舰载指挥机。

    而在阿根廷方面,却没有这样的支持了。那几架YJ-已经退到了马岛西面的海域上空,而他们唯一的后方支持就是由那部无源雷达提供的敌机信息。

    毕竟,这种无源雷达是新产品,而中国又不可能将最新的技术出售给阿根廷,必然会在这部雷达上做很多限制。

    最主要的改动就是降低了雷达的探测精度,让其只能充当远距离探测的任务,而要精确的测定敌机的方位距离高度等数据,就有点力不从心了,当然,要想与战机协同作战,自然更不可能!

    空战还是按照老样子,在20公里的距离上,双方都已经发现并且锁定了自己的目标,接着在00公里的距离上,EF2000发射了携带的

    “流星Ⅱ”导弹,而直到相距80公里的时候,F-0才发射了L-5导弹。

    但是,直到这是,

    “阵风”都没有什么动静,而是悄悄的放慢了速度,并且向左方绕了过去。

    这也不能怪这些法国的战斗机,他们携带的

    “米卡”导弹的射程只有0公里左右,而等到他们发射导弹的话,恐怕对方的导弹都已经飞近了!

    EF2000发射了导弹之后,已经开始规避,并且沿着与阿根廷战机前进的切线方向飞行,一直停留在对方的导弹射程之外。

    这是一种标准的空战战术,当然前提条件是自己的导弹打得更远,不然只能被对方这么对付了!

    而

    “流星Ⅱ”的射程确实够远,因为采用了改进型火箭冲压一体式发动机,其动力射程就达到了00公里,而最大射程更在20公里以上。

    而L-5采用的还是火箭式发动机,其动力射程只有0公里左右,最大射程也就80公里。

    阿根廷战机自然要吃亏了。而这批EF2000并没有对导弹进行引导工作,而是将这一工作交给了后面的E-2F去完成,它们只需要在最后阶段帮助导弹照射目标,并且将最后的目标数据传输给导弹,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这是

    “流星”系列导弹的工作模式之一,当然,这也是最保险,命中率最高的模式,如果采用全程自导的攻击模式的话,命中率肯定要降低不少。

    由于射程不够,F-0只能攻击

    “阵风”,但是很快那些

    “阵风”战斗机也开始减速,同时沿着切线方向绕了过来,立即就让这批导弹落空了。

    从一开始,阿根廷的战斗机就没有占到多少优势!如果此时是由中国的飞行员驾驶这批战斗机的话,肯定会立即选择一个方向,集中力量拉近与对方的距离,将空战带到格斗阶段,以此以数量优势换取胜利,然后再寻找机会对付另外一批敌机。

    但是,为了保险,中国的飞行员并没有被部署到马岛的机场上去,所以,这批战斗机中,并没有中国飞行员。

    而这时候,在条件极为不利的情况下,阿根廷的战机指挥官竟然让编队分散,同时对付两个方向上的欧洲战斗机,而且将主力对准了那批EF2000!

    这无疑是自投死路的做法!在拉近距离的过程中,

    “流星Ⅱ”导弹已经杀到了,很快,转向追击EF2000的00架F-0战斗机中,就被击落了39架!

    这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阿根廷的飞行员非常勇猛,如果是换着别国的飞行员,恐怕这似乎后早就调头逃跑了,但是阿根廷人并没有这么做,而是继续加快速度,朝EF2000杀了过去。

    勇猛虽然是战士必须的素质,但是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过度的勇猛只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而适当的忍让与后退,才能够保存实力,为下一步的胜利创造机会。

    但是,这些阿根廷的飞行员似乎并不知道这一点!很快,那批早已经做好第二轮拦截攻击的EF2000就发射了携带的最后的一批中程导弹。

    而此时,在另外一个方向上,50架F-0也与45架

    “阵风”交上手了。当这50架F-0逮到目标的时候,双方之间的距离已经只有45公里了,而此时,

    “阵风”已经将携带的4枚

    “米卡”导弹都发射了出来,而那50架F-0现在各剩下2枚L-5,而且并没有占到先机,看来,他们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两个方向上的新一轮战斗几乎同时展开。在距离还只有40公里的时候,EF2000机群与剩下的架F-0几乎同时遭到了对方的导弹攻击。

    而在这样的距离上,L-5终于体现出了其优越的机动性能,以及复合制导技术的优势,让阿根廷战机稍微挽回了一点劣势。

    导弹从双方机群中冲过去的时候,阿根廷的F-0还只有38架在继续前进了,而EF2000也只有45架能够继续战斗。

    而这时候,双方之间的距离已经接近到20公里左右,进入了目视攻击距离,远距离空战结束,进入格斗空战阶段了!

    另外一方,45架

    “阵风”的攻击效果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