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四章 战略撤退

    非凡中文欢迎你!

    、、、、、、、在群山血战的时候,朝鲜人民军第机械化步兵师与第4装甲师也在梅花里到平海一线上对美国登陆部队进行了一周的残酷战斗!

    因为这里是美国的主要登陆场,而次前朝鲜人民军扮演了39军,所以美国高度重视这一地区的支援力量,不但第五舰队基本上在全力为登陆部队提供支援,连空军的主要支援方向都转移到了这里来。

    而且,登陆部队的战斗力非常强大,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第师,以及从德国基地调来的第步兵师。

    而防御的一方其实只是朝鲜人民军的部队,虽然第机械化步兵师在前面的战斗中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失,但是作为主力的第4装甲师却基本上都是由预备役官兵组成的,比以前的战斗力下降了很多。

    而中朝空军都需要照顾到整条战线上的撤退工作,特别是要为南部战区上的38军与40军提供掩护,所以在这里,并没有占到多少优势,只能勉强为朝鲜人民军提供空中掩护,而无法进行空中支援!

    更为主要的是,39军为了掩护朝鲜人民军的南部战线,必须在盈德-青松-义松一线布置防线,阻挡美韩军队的突击,所以无法在战场上为朝鲜人民军提供多大的帮助,大大的削减了反登陆突击部队的力量!

    在地面无法提供更多的支持的时候,志愿军空军只能够出动战略轰炸机对美国第五舰队发动了数次打击,以干扰第五舰队投送兵力,以及为登陆部队提供空中支援的行动。

    而在这几次的空中打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由一个大队的24架H-8战略轰炸机进行的一次高密度空中打击!

    H-8最先是以俄罗斯的T-0为蓝本进行研制的,最先的研制计划于2004年启动,后来,中国与欧洲的关系得到改善,欧洲解除了对中国的军事禁运,双方也在大型飞机的研制中进行了深入合作,中国参与了空客新一代大型客机的研制工作。

    所以在2007年,中国改变了H-8的研制进度,将目标锁定在了T-0的接替着,T-200的身上,准备研制一种能够在2045年之前都不会落后的战略轰炸机。

    因为中国并没有独立研制战略轰炸机的经验,而一下就带来这么大飞跃性发展,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整个H-8的研制进度至少被拖延了5年!

    202年,中国从俄罗斯战机叛逃的事件中获得了T-200的关键技术,并且掌握了俄罗斯在设计战略轰炸机方面的思想,所以H-8的研制进度得以加速。

    到205年,第一架经过了众多磨难的H-8终于首次试飞,并且完全达到了空军下达的作战技术指标!

    其最大速度能够在8000米的高空达到马赫,携带25吨弹药,在满油的情况下,对7500公里外的目标进行打击。

    如果只携带半油,可以内挂25吨弹药,再外挂30吨弹药,对2500公里外的目标进行打击!

    因为采用了主动隐身技术,所以外挂武器出了让H-8的最大速度下降到亚音速之外,并不会破坏轰炸机的隐身效果!

    可以说H-8是一款非常优秀的战略轰炸机,虽然在很多性能上,与美国的B-3仍然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突防能力上,H-8的主动隐身设备并不能照顾到轰炸机的后方,所以在进行突防轰炸上,能力显得有所不足。

    当然,现在的战略轰炸机主要的任务并不是携带炸弹进行高深度的突防行动,而是携带防区外武器,甚至是射程超过2500公里的巡航导弹对敌方目标进行打击。

    而中国在H-8的用途上,出了进行核战略轰炸之外,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反舰作战,因为只有H-8能够携带大型的反舰导弹!

    所以,当中国装备第一个H-8团的时候,美国海军就在惊呼,这是自T-22M之后,美国海军遇到的最大挑战,是美国航母的克星!

    但是,在中国装备了近00架H-8之后,却一直没有机会与美国航母交手,而这次,还是H-8第一次在战争中对美国的航母舰队发动攻击!

    在前面几次的行动中,多半是带着点实验性质的,因为H-8并没在实战中得到过检验,对能不能突破美国航母舰队的防线并没有多少信心。

    所以,携带的都是射程超过了550公里的远程亚音速巡航反舰导弹。

    这些H-8一般是以超音素突破美海军舰队的防线,发射完导弹之后,就立即撤出战场。

    当然,在美国舰队严密的防空系统面前,亚音速反舰导弹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几乎没有对美国舰队构成多大威胁,只是干扰了第五舰队的行动!

    在最大规模的在次突击中,24架H-8都携带了重型反舰导弹。这是中国针对现在的激光防御系统研制的最新一级反舰导弹。

    导弹的重量达到了吨,射程超过了00公里,其携带的500公斤战斗部足以让任何一艘航母为之胆寒!

    另外,导弹采用了多种攻击方式,即可以按照巡航导弹的方法,从距离海面不到5米的超低空,以3马赫的速度进行突防,也可以按照弹道导弹的方法,先爬升到万米的高空,进行俯冲攻击。

    当然,导弹的制导方式也有多种,即能够使用被动雷达,也就是以反辐射的方式引导攻击,也可以使用主动雷达,或者是红外导引方式进行攻击,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可以由攻击机进行引导攻击,大大的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而最特殊的是,这种导弹使用上了很多反激光拦截系统的技术,其中有种类似于火箭与航天飞机的隔热系统,能够抵抗0兆瓦高能激光照射30秒。

    如果这层隔热瓦被烧穿之后,导弹将进行滚转,以防止激光烧穿导弹外壳。

    而在末端攻击时,将抛掉助推段,用最后的末段加力发动机将导弹的速度提高到马赫左右,同时进行25G左右的机动,以规避防空导弹的打击。

    当然,这么巨大的导弹,恐怕也就只有H-8能够携带了!与以往一样,这次的攻击得到了战斗机的掩护,至少有一个大队的48架J-7重型战斗机承担起了护航工作,与第五舰队的防空战斗机进行空战,以掩护H-8的攻击。

    此时,美国第五舰队的防御拦截范围已经达到了850公里,主力战斗机是F/-8E/F以及F-35战斗机。

    因为这两种战斗机都是多功能战斗机,并不是F-4这种专业的防空战斗机,所以防空能力并不算很强大。

    而J-7是专业的制空战斗机,虽然也有对地攻击型号,但是其空战能力非常强大,比F/-22都不惶多让。

    所以,在与美国海军的战斗机交战的时候,自然显得游刃有余了!空战的结果几乎是一边倒的,在双方都得到了后方指挥机的支持下,J-7胜得很轻松。

    而这场空战,是第五舰队参战之后最大规模的一次空战,最后糟糕的结果,迫使美国加快了研制新一代战斗机的步伐,同时,也是美国海军拒绝与空军再次联合研制战斗机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在对手越来越强大的时候,空军与海军对战斗机的要求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更不可能统一到一起。

    以前还可以以牺牲部分性能来换取通用性,但是现在却不能这么做了!

    每架H-8内挂4枚,外带8枚导弹。虽然攻击力非常强大,但是美国舰队的防空能力,特别是在装备了

    “标准”**-4ⅡB导弹之后,反导能力特别强大。虽然**-4的主要用途是拦截弹道导弹,但是经过改进之后,仍然能够有效的拦截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

    另外,还有部分G-2巡洋舰上装备有***中的外大气层拦截导弹,能够在最高点上就对目标进行拦截。

    当然,所有美国战舰上都有高能激光拦截系统,另外还有不少的动能拦截武器,因为美国人心里也清楚,在粒子束武器进入实用阶段之前,能量武器的拦截效果是有限的,特别是在对付那些有防备措施的目标时,激光武器的拦截效果非常不理想,很多时候,还必须要依靠导弹与动能武器才能够有效的拦截!

    只是,现在主要的动能拦截武器已经不是速射炮了,而是以

    “金属风暴”为原理的弹幕武器,或者是小型电磁炮!虽然H-8顺利的发射了导弹,但是在美国严密的防空系统面前,由于没有进行有效的配合攻击。

    所以打击效果并不理想。只有两艘DD2驱逐舰受到重创,因为起良好的抗沉性设计,所以这两艘驱逐舰都避免了沉没的下场。

    另外,

    “尼米兹”号航母挨了一枚近矢弹,但是损失并不大,还能够继续作战!

    虽然,这波攻击取得的效果并不大,但是却给中美双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防空能力得到大力加强的时候,光靠空军的突击,已经收不到多大的效果。

    所以,在海军反舰作战面前,还有很多问题等待解决,特别是多兵种配合,多武器同时使用的协调问题,以及怎么解决反舰导弹生存能力低下的问题。

    当然,中美因为站的位置不一样,自然得出的结果也就不一样,最后的发展方式也就自然不一样了!

    虽然美国第五舰队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打击,但是中国空军的行动取得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在这最紧张的一周时间中,第五舰队至少有0%的航空兵力被牵制住了,另外,大量的对陆支援战舰并不敢离开舰队执行任务,严重的削弱了支援舰队的作用,让美国的登陆部队的进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战场上,虽然朝鲜人民军几乎是在疯狂的发动反击行动,但是收到的效果仍然非常有限,因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第师是美国的主力部队,装甲力量非常强大。

    美国海军陆战队因为要面临的战斗与陆军不一样,很多时候,都是在没有,或者少量的空中支援下作战,所以特别重视独立战斗能力,其火力也很强大。

    一个美国陆军师的编制,通常时有8000人左右,最多也就24000人。

    而海军陆战队一个师的兵力,在平常就有25000人左右,战时还可以加强到32000人左右。

    相应的,装备与火力配备也强大了许多,几乎相当于一个半陆军师的战斗能力!

    另外,美国第步兵师的战斗力也非常强大。所以,朝鲜两个师要想将美国登陆部队赶下海去,是绝对办不到的事情。

    但是,朝鲜人民军这种几乎不计后果的进攻,严重拖延了美国登陆部队的行动。

    一周之内,2个美国师只前进了不到20公里,远远没有达到其战役目的!

    而就是在这一周时间中,中朝军队在没有侧翼威胁的情况下,顺利的完成了战略性的撤退,而没有陷入当年朝鲜人民军的迥境!

    总体上,中朝军队的撤退工作是比较顺利的,因为此时在前线担任作战任务的主力部队是志愿军,而非朝鲜人民军,在志愿军的阻击下,美韩军队没有能够形成快速突破。

    另外,中朝空军几乎是倾巢而出,为撤退部队提供空中掩护与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撤退部队受到的压力。

    虽然同是战略撤退,但是比起美韩军队的3次战略撤退来讲,中朝军队的车队就显得从容多了!

    当然,并不是任何地方都没有遇到危险,在撤退线路最长的南部战区,就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在撤退命令下达之后之后,40军已经到达了三嘉地区,为38军提供侧翼掩护。

    而此时38军还在晋州地区,准备对日本到达朝鲜的军队发动进攻。虽然时间仓促,但是志愿军这两支主力部队很快就完成了转化工作,迅速的做好了撤退准备。

    先让南部集团军的朝鲜人民军先撤走,以免在后面拖了志愿军的后腿之后,38军在空军的掩护下,撤到了智屏山-山清-三嘉一线,并且迅速的组织起了新的防线。

    随后40军向东进行了一次战术性反击行动,打退了追过来的美国第3机械化步兵师,并且利用美韩军队受到突然反击陷入短暂混乱的机会,在5个小时之内打了一次漂亮的歼灭战,将冲在最前面的韩国的一个师吃掉了,然后调头向北,在高灵一线站稳了脚跟。

    由于40军这次猛烈的反击,美韩联军退回到昌宁,足足等了2个小时,才从新恢复了秩序,继续发动进攻。

    而对撤退的部队来讲,2个小时已经够做很多事了!在撤退中,最害怕的就是对方紧咬不放,这不但会对撤退部队构成巨大的威胁,还会对新的防御阵地构成威胁。

    所以,在接到了撤退命令之后,38军与40军都显得非常小心,一边呼叫空中支援对跟随的美韩军队进行打击,一边用远程炮兵阻碍对方的物资储备基地,以及集结地进行打击,并且时不时的发动小规模的战场反击行动,以牵制对方的行动,然后才是大踏步的向后走。

    每撤退25到50公里,都会停下来一次,组织一次有威胁的反击作战,然后再撤!

    可以说,38军与40军的撤退工作进行得非常艰难,因为保护他们退路的朝鲜人民军已经陷在了大丘,与美韩部队打得难分难解。

    而在光州的朝鲜人民军也已经向全州退却,将38军与40军的右翼也暴露了出来。

    周围几乎都是美韩军队,而退路只有一条,而且随时有被封上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