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章 科技强国

    非凡中文欢迎你!

    、、、、、、、2022年2月,人大全体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开会之前,全体委员为夏天在洪水中遇难的同胞默哀了5分钟,随即,就开始讨论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

    王一林在大会上提出了辞去国家主席的要求得到了通过,同时他推荐汪明筌为国家主席的提议也得到了2/3代表的赞同,汪明筌顺利成为了国家主席,同时兼任中共中央副主席。

    而接任中共中央主席一事,还要等到来年的中共全国代表大会再做出决定。

    王一林在国家主席的位置上坐了4年,终于能够卸下肩头上沉重的负担了。

    当然,以50多岁的年龄就退休,王一林显得还太为年轻。现在,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汪明筌,而实际中,王一林仍然是中央第一领导人,至少要在他交出中共中央总记之后,汪明筌才是国家元首。

    而等到汪明筌接人军委主席之后,王一林才算是完全退休。而按照通常的规定,王一林一般要在军委主席的位置上多干一界,甚至多干好几界,因为并没有规定军委主席的连任期限!

    这界人民代表大会不但确定了汪明筌的接班人地位,同时还通过了一大批的法案,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公务员修正案》。

    早在2005年,中国就通过了第一部公务员法,明确的规定了公务员的职责,义务,以及享受的权利。

    但是,这部法案还很不完全,在之后的0多年时间中,一直在进行修改。

    而这其中,关于公务员子女及其他亲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明确。

    这次,王一林在自己离开政治顶峰之前,提出了明确限定公务员亲人与其关系的一项,即限制公务员利用职权,协助任何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条款!

    制订这条条款的时候,几乎花费了王一林等中央领导人的所有心血,因为在一面限制公务员擅用职权的同时,还要保护公务员的正当利益,所以在措辞上显得非常小心与仔细。

    直到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时候,整部补充法案才最后定格。而在人大的讨论上,显得更为仔细与小心,很多代表都提出了自己不同的意见,并且提议对其中存在着问题以及歧义的地方进行修改,后者加以详细的说明。

    就为了这条法案,人大委员门就进行了长达一个星期的讨论,最后提出了三十多条修正意见,并且最后得到通过,新的《公务员法》于2023年月日正式开始实施。

    可以说,这是中国政府历史上划时代的一项法案。在这本新的法案中,明确规定了公务员在执行政府权力时与其他人的关系,同时明确的写出了量刑准则,这为今后执法部门提供了最明确的依据!

    中国的行政改革任重而道远,王一林用尽毕生精力都仍然没有能够完成自己最看重的政治改革(这在王一林的回忆录中有所记载,在他的政治生涯中,被他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政治改革,作为一名领导人,他非常清楚,只要国家强大了,中国登上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只是迟早的事情,而国家的强大,就必须要有一个廉明的政府,而这就是政治改革的意义)现在必须要交到下一界领导集体的手中了。

    但是,正是这部王一林在自己当政的最后关头立下的法案,为今后的政治改革铺平了道路,因为今后就可以依法执法,让新的领导人受到的压力大为降低!

    从这可以看出来,王一林真是绝顶的聪明。王一林现在在中央的地位是没人能够动摇的,但是新上任的汪明筌却没有这个地位。

    在中央比汪明筌有资历的人数不胜数,而要汪明筌能够有一个好的开始,王一林设法在人大通过了《公务员法(补充法案)》就是给汪明筌提供了最大的帮助,因为所有官员都是公务员,汪明筌只要依照这部法案办事,恐怕敢反对他的人还真没有几个!

    现在,王一林终于卸下了重任,能够履行当年给妻子女儿许下的很多承诺了。

    虽然,王一林在中央的地位仍然是无法动摇的,但是从2023年开始,王一林就把管理国家与政府的主要工作都交给了汪明筌,同时将军委的主要工作都交给了周国辉。

    反正,现在他在劳累了几十年之后,一下很想轻松一下,在履行了自己作为国家领导的职责之后,想当一个好丈夫,一个好父亲了!

    汪明筌在上任之后,做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加强教育与科研投入。很多人都不明白新国家主席为什么首先进行这一工作,因为在很多人看来,现在国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经济发展上的停滞,而并不是科技力量的欠缺。

    但是,当后来汪明筌着重提高科技力量的做法收到效果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怀疑了!

    在下放锻炼的几年中,汪明筌对科学力量有着切身的体会,因为在担任南充市市委记的时候,汪明筌就是依靠科技投入,借助几所大学做出的贡献,让南充市从一个国家级贫困市发展成了川东地区最富裕的一个市,在205年纳税22亿元,成为了四川仅次于成都,绵阳与宜宾之后,纳税最多的一个市!

    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讲,经济是基础,但是科技却是这个国家与民族的脊梁!

    科技的重要性,在总设计师的时候就已经被提了出来,科学就是基础,科学就是发展的第一动力。

    在几十年前,确实如此,因为当时制约中国发展的最大限制就是科学技术太为落后,生产力无法提高,雄厚的劳动力无法完全发挥出来。

    而在几十年之后,这一情况仍然没有改变,科学仍然是中国发展的最大制约!

    在2020年阶段,中国的科技水平基本上已经追上了西方发达国家,在主要的技术上,中国并不落后。

    但是,这并不能解决中国现在的现实问题,因为比起欧美国家来讲,中国对科技的力量需求更为强烈!

    2020年,中国总人口为.5亿,并且进入了人口稳定阶段。根据相关机构的估计,在2032年之前,中国人口数量的变化将非常微小,增加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甚至还会出现小幅度的下降。

    表面上看起来,中国的人口数量已经得到了控制,中国人终于可以在庞大的人口增长压力面前松一口气了。

    而从2032年之后,中国人口将开始下降,到2050年,中国的人口数量将下降到0亿以下,在2080年左右,降低到5亿左右,达到一个适合中国的水平。

    但是,在这中间,却有着太多普通人根本就看不到的东西!202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女55岁以上,男0岁以上)的数量比209年增加了200万,达到了.2亿,同时新出生的婴儿为500万。

    表面上,人口的增长速度是控制了下来。但是,背后却是中国社会正式进入了老龄化阶段!

    在2020年,社会的劳动力只有亿,但是却要养活.5亿人,差不多每个劳动力要养活4个人了!

    而这其中,还有3亿农村劳动力。换句话说,中国现在只有.8亿工人在劳动,却要养活.5亿人,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人口老龄化,一个世纪难题,不但中国面临这样的问题,几乎所有欧美发达国家都有同样的问题存在,但是,现在中国的这一问题特别严重,如果再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发展的话,中国恐怕最后会被自己打垮!

    从200年开始,中国就已经着手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纺织,采矿等等需要大量劳动力的行业都进行了转移,主要是转移到与中国同盟的第三世界国家中去。

    另外,中国也开始进口粮食,只是进口的限度非常低,国内的粮食自给率一直稳定在75%的水平上。

    同时,国家粮食战略储备也提高到了2个月。这足以在特殊时期满足国内对粮食的需要,同时在来年扩大粮食生产!

    另外,着重发展冶炼,化工,制造,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高技术或者高自动化产业的生产能力,并且致力于这些产品的出口。

    虽然产业改革能够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帮助,但是这只是被动的,而且是一种并不安全的改革。

    在很多战略产业方面,中国不可能将其转移到国外去。所以,这种办法起到的效果很不彻底,根本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现在面临的劳动力紧缺的问题。

    所以,最后的艰巨任务还是落到了科研人员的手里。只有依靠科技力量来提高生产率,这样才能够带来质的变化!

    在历史上,产业革命基本上都是由科技的飞跃性进步而带来的。其中,蒸汽机的发明带来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一种比人力,风力,水力强大得多的动力系统推进了人类前进的步伐。

    电子技术的兴起,直接引发了第三次产业革命,因为这不但在体力上将人解脱了出来,还在取代了部分人脑在生产中的地位,达到了一个更高的生产效率!

    现在很多人关注的第四次产业革命还没有到来,但是已经有人意识到了,这次产业革命绝对是一次综合性的产业革命,能够将人从劳动中完全解脱出来。

    当然,这些都是科幻作家的想法,而在政治家眼里,就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中国政府首先加强的是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发展进度!也许,现在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存在中国这么紧张的土地资源。

    早在2世纪初,就有人曾经预测,如果中国人都以美国的方式生活的话,那么中国就将消耗掉世界上生产的全部石油!

    当然,这个预测毕竟有点夸张,但是这从另外一个侧面反应了中国人在选择生活方式上出现的问题!

    虽然政府已经全面推广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模式,并且严格控制汽车的数量,对购买汽车证以高额的交易税,但是这仍然没有能够止住大家购买汽车的热情。

    据2020年统计,中国保有汽车的数量达到了9亿辆,几乎每两个人就有一辆汽车。

    这一方面表示中国人诞生货质量已经有了质的提高,但是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表现出了中国人在消费的问题上仍然不是很理智!

    更为国家造成了严重的负担,燃料的问题先不说,仅仅是供这么多汽车行驶所需要的道路交通系统,就要占用很多宝贵的土地!

    根据2020年的全国普查结果显示,中国的农业用地面积比209年再度减少了%,即使政府已经停止了所有商业性用地,但是仍然需要在交通基础设施,生活设施等等方面需要占用宝贵的农业用地。

    但是,让领导人稍微放心一点的是,中国在沙地治理上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从西部沙漠与隔壁转变而来的草原与耕地部分弥补了东部地区耕地的损失。

    但是,与2005年时比较,5年间,中国耕地面积减少了35%,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国家的稳定!

    耕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在人民生活需要更为发达的交通系统,在这两个相互矛盾的问题中,只有通过提高科技水平来解决双方之间的矛盾。

    而这其中,生物农业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而最关键的,自然是基因科学!

    在基因科学发展的初期,就已经有人预测未来的农业是在工厂中进行生产的,而要实现这个创造性的进步,就必须要依靠基因科学的进步。

    从2005年开始,世界各国就开始破译生物的基因,其中最先被完全破译的是水稻的基因,原先世界各主要国家准备联合破译所有农作物的基因,但是最后因为世界局势的发展,合作破裂,开始了各自的研究工作。

    中国首先破译的就是小麦基因,因为小麦是中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占了粮食产量的25%以上。

    随后,对玉米,高粱,棉花,土豆等主要农作物的基因都开始进行破译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其实破译农作物基因的难度并不是很大,需要的只是耐心与时间,特别是对一些变种之间关系要进行非常详细的分析。

    通过这方面的努力,中国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的同时,粮食产量却没有降低多少,大概这也算是中国人努力的结果。

    但是,随着现在的势头发展下去,中国的耕地是肯定不够用的,虽然进口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这却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从2023年开始,中国的科学家就已经开始实验高密度农业生产方式了,说白了,就是利用现在的技术手段,在尽量少的土地面积上种植更多的农作物,而这与科幻中的工厂式农场已经非常的接近了!

    当然,基因科技并不只限制在农业上,中国在对人类的基因,以及动物基因方面的研究也有着非常大的进步。

    因为基因科技是新生科技,对国家科技基础的要求并不是很严格。而中国又是新生强国,所以在选择科学发展的重点时,毫不犹豫的就将基因科技定为了国家最重要的科技发展区域,而中国在基因科学方面的投入也是整过科技投入中最多的!

    现在,中国的基因科学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最突出的自然是在农业方面,其次在医学方面的进步也非常巨大。

    甚至已经有人怀疑中国在秘密开发基因武器。当然,现在有这个能力的国家并不少,大家都在秘密开发,这已经是心照不宣的秘密了!

    在农业科技与基因可科技之外,中国最重视的就是当然是电子,通信与计算机技术。

    这方面一直是中国比较落后的,而最强大莫过于美国。而这不但是关系到老百姓生活质量的科学技术,也是关系到生产效率,以及国防力量的科学技术,所以中国一直很重视。

    当然,要想迅速的追上美国,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到2020年的时候,中国已经能够独立的研制自己的计算机系统,中国自己制造的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经到达了美国最好的超级计算机85%的水平。

    同时,中国现在使用的是有独立知识产权的4G通信网络,而自动化设备的国产率更是达到了95%以上,同时中国的这些技术也广泛的出口到了世界各地,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已经中国的产品要比美国货与欧洲货便宜不少!

    另外,中国对制造技术也非常重视。谁都知道,不管任何一个产业,要想发展就必须要建立在制造业的基础上,如果连制造业都发展不起来,什么东西都需要进口的话,那这个国家还有安全可言吗?

    从2004年起,中国就将发展制造业放到了工业发展的第一重要位置,特别是提高工业的自动化,提高工业的效率的重任都落到了制造业的发展上。

    到2020年,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制造国,中国制造的产品占了世界制造产品的2成,远远的超过了欧美,但是中国的制造业也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在现在的基础上继续提高生产效率,不然无法适应今后严峻的劳动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