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章 战略决策

    非凡中文欢迎你!

    、、、、、、、在结束了夏威夷群岛战役之后,中国方面在选择新的进攻方向的时候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其实,此时中国方面已经在开始考虑战略防御方面的事情了!从战场表面的情况看起来,中国通过3年半的进攻,已经在战场上确立了自己的胜利位置,似乎可以这么一路打到美国本土去,但是实际上,中国方面已经在战争上透支了太多,是时候要停下来休整了!

    从当时国内的经济情况来看,持续了3年半的战争,已经让中国的经济出现了一些问题。

    虽然,在战争爆发之后,中国已经快速的进入了战时经济体系,以计划经济的配给制代替了和平时期的市场经济。

    而在很大的程度上,配给制限制了国内消费,同时将更多的力量用到了战争上。

    但是,同样的,配给制也带来了很多不可调和的矛盾,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战争需要与人民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

    在战争进行了3年的时候,中国做了一次全国范围的经济普查,结果让国家领导人很是吃惊!

    虽然这份经济普查结果没有公布出来,但是仅仅从保密这一点上就能够看出,当时国内的情况有多么的严重!

    整个3年战争时期内,中国国内的消费水准上升了2倍!而在配给制下,大部分人都只能够勉强的保证温饱生活,奢侈品已经被列入了禁品的行列!

    而这照样无法解决国内的问题,比如,黑市在很大的程度上就破坏了国家的平衡与稳定,大部分家庭都需要在黑市上购买日常生活用品!

    而在这3年期间,大部分国民的生活水平都下降了好几个层次,如果不是中国军队在前线的优秀表现,让国民看到了胜利的希望,鼓舞了国家的士气,那么中国的经济肯定早就垮了,而且中国也早就陷入了内乱之中!

    而战后公布的一份数据也很能够表明这个问题。当时,中国的国家力量是全世界最强大的,但是却将75%的国家生产力投入了战争之中,而仅仅只有20%的生产力来维持着国民的正常生活需要!

    而相比之下,别的参战国家在战争上投入的经济比例要高得多。比如当时,美国只动用了5%的国家力量来进行战争,而阿根廷,坦桑尼亚,智利这些二级参战国的军事投入仅仅只达到了50%的水平!

    中国这么高的军费开支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国内的团结力量是最强大的,而中国人对战争的承受能力也是最顽强的。

    大部分家庭都只能够保证温饱生活,但是这些国家的基础力量却照样积极的投入到了战争生产中来。

    其中,绝大部分军工企业的工人一天要工作4个小时以上,而他们能够得到的报酬仅仅是2斤面粉,几两猪肉,以及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

    而中国绝大部分的妇女也都投入到了生产中来。在战前,中国大部分的妇女是不参加社会生产的,都是全职家庭主妇,但是在战争期间,中国先后动员了亿5000万20岁到45岁的妇女参加生产。

    而当时,中国国内工人总数为2亿5000万,可以说,妇女是中国生产劳动力中的主力军!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中国有着广泛的海外资源产地,这极大的坚强了国内资源生产的强度,让中国的生产力量能够更多的集中在高端产品的生产上。

    而这其中,中国从阿根廷与坦桑尼亚进口的肉类与粮食产品在战争期间占到了中国该类产品总消耗的40%左右,而从东南亚地区国家进口的日常生活用品占到了国内总消耗的45%。

    可以说,正是有了这么巨大的海外资源流入中国,才让中国能够集中起更多的力量投入到战争中来!

    当然,这也带来了两个非常鲜明的社会与经济问题。正因为大量的妇女投入到了生产中来,所以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老人与孩子得不到照顾,都必须要依靠政府的帮助才能够正常的生活,这就不得不安排一部分人来专门负责照顾这些非劳动力人群。

    而很显然的是,这让社会的集中化更为明显,在很大的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社会结构,而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确实不少!

    其次,因为中国向国外大量进口物资与原料,所以在战争的前3年,中国欠下的战争债务就超过了战前30年的总合,而且这还是一个无底洞,谁也不知道中国什么时候能够还清这笔欠款。

    还好,当时同盟国集团内部还算是比较团结的,而且中国在进口的同时,也承担起了相应的义务,减轻了这些国家在战争中的负担。

    比如,中国向阿根廷进口畜牧产品,同时也向阿根廷输出了大量的物资装备,让阿根廷能够武装起更多的军队来投入战斗。

    而在坦桑尼亚,中国出动了地面部队协助坦桑尼亚作战,减轻了坦桑尼亚政府军的压力。

    而所有同盟国组织成员国的目的只有一个,即获得战争的胜利,所以,这些欠债在战争期间还不算是什么大的问题,只不过,到了战后,恐怕这就是中国需要背负的最沉重的负担了!

    而这大概也是中国在战后做出其重大决定的主要动力!当然,中国在战争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还不仅仅是这些。

    比如,当时中国的军人比例就已经高得吓人了。当时中国人口为亿5000万,虽然社会人群的年龄结果已经趋于合理,但是中国却在战争的前三年投入了500万军队作战,产生了大概350万的重伤员。

    也就是说,几乎每40个人就要供养一名军人。而在那个时代,一个国家的军人比例控制在/00才算是比较合理的,毕竟这已经不是农耕社会了。

    而相比之下,美国用4亿人支持了750万军队,其比例为/53,别的国家的这个比例都要比中国低得多。

    由此,中国需要承担的社会压力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可以说,当时中国是顶着巨大的国内压力在进攻的,而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虽然中国的总体国家力量要强于美国,但是毫无疑问的,进攻的一方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远比防御的一方要大得多!

    这种代价不一定是军队付出的代价,也可以是国家经济上承受的压力!

    比如,在前3年中,中国一共耗费了40万亿的军费用于进攻,而美国方面,其防御所需要的代价仅仅等同于25万亿人民币!

    虽然,在战场表面上看起来,美军的损失更惨重,但是实际上,中国方面的消耗要严重得多!

    比如,仅仅从军队消耗的弹药方面来看,中国军队在前3年消耗的弹药就是美军的5倍!

    而弹药消耗,在整个战争期间都属于最主要的军费开支!当然,考虑战争因素不可能是从这种片面的角度来考虑的,但是毫无疑问的,中国在3年的战略进攻中所消耗的战争力量远远的超过了一般人的想象!

    而经过了3年的消耗,中国在此时转变战略方针,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了!

    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选择通过战略防御来消耗美国的战争力量,这是非常正常不过的事情,而且也是最明智的选择。

    当然,要转变战略方针,这对整个军队,甚至整个国家的士气来讲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即使在转变战略方针的同时,中国也不能够做得太明显!

    因此,就在中国中央领导已经决定要暂时停止进攻的时候,仍然在让总参谋部制订下一步的作战行动,而这其中,就有两个主要的焦点,即在中美洲地区的登陆作战,以及在大西洋上的战略进攻!

    这些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海陆空三大军种的利益上的。从海军的角度出发,当然是希望在大西洋上进行战略反击了,因为这样的话,可以充分的发挥海军的力量,使海军成为下一阶段的主导力量。

    但是,从陆军与空军的角度出发,下一阶段的进攻作战就应该在美洲大陆上的进行,因为更能够突出陆军与空军的重要性!

    当然,这些争论是始终都存在的,早在进攻夏威夷群岛之前,就一直存在着这个争论。

    当然,魏明涛还是主张进攻美洲大陆的,因为这样能够更快的进攻美国本土,以求更快的结束战争。

    但是,随后当魏明涛理解到了战争不可能很快结束之后,也就认识到,其实任何战略进攻的方案都不可行,现在中国必须要积蓄力量了!

    而此时,魏明涛也没有时间参与这样的争论,在结束了夏威夷群岛的作战行动之后,他被调入了总参谋部,在一个特别策划部门担任领导工作。

    虽然该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并没有对外公布,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应该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部门,因为魏明涛不但可以直接找总参谋长讨论问题,而且还可以随时去晋见元首,向元首提出自己的意见。

    仅仅是这一份权力,就已经决定了魏明涛工作的重要性。当然,这也让魏明涛惹来了不少的嫉妒眼光。

    作为一名军人,魏明涛的发展轨迹是相当顺畅的,虽然在军队中,他也犯了不少的错误,并且几次差点就丢了官,但是实际上,魏明涛的地位从来没有受到过威胁。

    这一方面是他在战场上的表现让他注定会成为一代名将,而另外一方面,就是魏明涛的眼光与判断能力,让他不会错过任何一次的机会!

    可以说,这次成为分析美国战略进攻的主角,就主要是因为他独到的战略眼光,让他能够先人一步的看到未来战局的发展。

    而这一能力,在中国众多的将领中,并不很常见!当然,魏明涛还有一点是很出名的,即他的胆识。

    很多别人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都做得很漂亮,而且勇于承担责任与义务。

    这为他在军队中赢得了很好的口碑。这也是上级委托他担负重任的一个主要原因!

    要想判断美国的战略进攻方向,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虽然魏明涛得到了授权,可以了解一些绝密材料,并且得到了情报部门的大力支持,但是他真正能够拿到手的资料是少得可怜的。

    比如,现在美军的集结方向,美国海军的具体行动,以及美军作战物资的调动,美国将领的行动等等,这些可以帮助他判断美军行动的东西都非常的少。

    而要让魏明涛判断出美军的进攻方向,那自然是难上加难了!

    “问题很复杂,老甘,你看一下,美国空军最近的轰炸行动有什么变化没有?”魏明涛把甘明强也调了回来,这并不是说甘明强在这方面的能力有多出色,而是他觉得与甘明强的配合还算是顺利,而他需要的一个管理人员,而在这方面甘明强的能力确实不错,所以他就比较愿意与一个熟悉的搭档一起做事了,而不想浪费时间去熟悉一个新的搭档!

    “已经分析过了,没有太大的变化,美军的轰炸仍然集中在欧洲地区,这与他们在半年前的轰炸行动基本上没有什么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