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129、双喜临门(五千字大章)

    129、双喜临门(五千字大章)

    “先生,怎么突然这么有兴致呢?”

    扶摇放下笔,似笑非笑。

    那边青宁也停下了手头的事,望了过来。

    如镜平日里清高孤傲,仿佛在她眼里所有人都是红尘浊物,浊物们的俗事,她自然是不屑理会的。今天她却对这些红尘俗事关心起来,也就难怪扶摇和青宁都诧异了。

    如镜先生却很坦然,一点儿也不觉得自己这样问有什么奇怪的,双眼直勾勾地看着扶摇。

    扶摇见她认真,不由也认真起来。

    “其实,说穿了这倒是件家丑。”她叹了一句,见如镜先生依旧脸色平静,似乎并不忌惮“家丑不外扬”这句俗话,便知道先生今日是真心要问个究竟了。

    “先生想必知道,前几个月,靖国侯府两位公子在桐城,就居住在我们府里的东园子里头,我们姐妹与他们常常见面,十分相熟。后来,城中就有了传言,说是我们将军府跟靖国侯府要结亲了。

    “日前,靖国侯府来了客人,是靖国侯夫人陪嫁的老人,人称杨阿姑的,她带来了靖国侯夫人的信,为二公子慕扬来提亲问名。”

    听到这里,如镜先生点点头道:“问的是你的名字吧?”

    扶摇笑道:“那日我和青宁都跟着娘在海神庙里头祈福,并未见到那位杨阿姑,哪里能够知道她问的是谁的名儿。还是我院子里头的一个小厮,得了信儿,跑来报给我们知道。”

    如镜先生似笑非笑道:“你们都不在府里头,那这位杨阿姑,就是二夫人接待的了,想必是二夫人做了什么手脚,叫你那小厮给察觉到了。”

    扶摇道:“先生聪慧过人,一猜就猜准了,我那小厮的确是察觉到了一些不妥的事情,特意来禀报我们。”

    “原先慕家两位公子在的时候,大家都以为雪华跟二公子走得近,传言她迟早会嫁入侯府。那日杨阿姑来了之后,正是为二公子慕扬来提亲,并将靖国侯夫人的亲笔书信交给二夫人。”说到这里,扶摇轻笑了一声,“可惜二夫人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信里头并没有提到雪华半句,因为靖国侯夫人为二公子慕扬提亲的对象,是我。”

    如镜先生道:“二夫人自然是不肯了。”

    扶摇点头:“不错,二夫人一直认定雪华要嫁入侯府,哪知会有这样的意料之外。她素来要强,事事都要掌控,岂肯看着这样的好事落到别人头上,所以便用了些手段,叫那杨阿姑起了疑心,对这婚事也犹豫起来。

    “二夫人做事原本是最稳当不过,只是当时事出仓促,许多安排便不周详,结果叫我那小厮得了风声。那孩子倒是个忠心的,深怕我吃了亏,巴巴地便出府赶到了海神庙,向我们禀报了这件事儿。而等我们赶回府里来,那杨阿姑已经是离去了,据说带走的是雪华的生辰八字。”

    如镜先生道:“原来如此。”

    扶摇苦笑:“所以,先生方才说,雪华是从我手里抢走的姻缘,原也是事实。”

    如镜先生看着她道:“大小姐素来恩怨分明,嫉恶如仇,这次吃了这么大亏,莫非竟是忍气吞声了?”

    扶摇尚未说话,旁边的丫鬟阿棋便先激动起来。

    “哪能呢我们大小姐可不是闷头吃亏的主儿,一回来就先摆了那二夫人一道,当着众人的面质问她,要她拿靖国侯夫人的书信出来作证。二夫人差点儿就下不来台,到底还是我们大小姐放她一马,没真的叫她难看。”

    如镜先生点头道:“这才是了,大小姐的性子,不发作才有古怪。”

    扶摇有点脸红,原来自己有怨抱怨的性格,先生了解得一清二楚。

    如镜先生又抬头,看着青宁道:“那么三小姐呢?如果这事儿是落在三小姐头上,二小姐抢的是三小姐的夫婿,三小姐会怎么做?”

    青宁方才一直默默地坐在旁边看着听着,没插过一句话,此时突然见问,自然要吃一惊,思索了一番,才慢慢道:“凡做过必留下痕迹,忍一时之气,待父亲回来后再做定夺。”

    如镜点头道:“三小姐跟大小姐处境不同,心境便也不同。”

    扶摇和青宁这才察觉出来,如镜先生似乎在用这件事测试她们的性情脾气以及处事方法。只是姐妹两个却不明白,先生做这个测试是为了什么。

    接下来,如镜便再也没提这个话题,只是照往常一般指点她们二人的书法和绘画。

    她今日是下午来的,等到授课结束,西边已经是晚霞满天。

    “今儿天晚了,先生不如在府中用了晚饭再走吧。”

    扶摇一面就着阿棋捧着的水盆洗手,一面跟如镜先生说道。

    如镜望了一眼天边的红霞,摇头道:“不必了。”

    她站起来身来,道:“咱们的师徒缘分,也就到今日为止了。”

    扶摇和青宁都吓了一跳,茫然道:“先生这是什么意思?”

    如镜脸色平静道:“我不日便要远行,数年之内是不会回到桐城了,不能再教授你们功课,以后可能也再没有见面的机会,今天便权作永别吧。”

    扶摇和青宁面面相觑。

    “先生要去哪里?”

    如镜脸上现出一种迷蒙之色,眼神里也泛着一丝奇异的光芒。

    “从来出来,往去处去,从哪里来,便往哪里去。”

    扶摇和青宁呆愣半晌,竟是一齐轻叹了一口气。

    如镜先生来去自由,就像天边的一只孤鸟,虽然孤傲,反过来也是无拘无束。她要离开桐城,自然有她的理由,扶摇和青宁并没有开口留她。

    姐妹两个商量了几句,便由扶摇恳切说道:“先生数月授课之恩,余姐妹谨记在心。因素知先生淡泊名利,不喜俗物,我们姐妹也不便馈赠送别之礼。不若这般,由我们姐妹合力做一幅书画,请先生笑纳,闲暇时观看一二,也能聊慰师生之情。”

    如镜想了想,道:“也好。”

    姐妹俩大喜。

    青宁方才就在作画,画的是梅花,梅花高洁,正如先生品德,她便就着方才的画稿,将这幅画继续画完。因为是要送给如镜的礼物,画得格外用心。

    等她画完之后,扶摇便在上面题了一首词,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如镜先生拿着画儿看了,赞了一声青宁的画工,又特别对扶摇道:“大小姐的字也有些功底了,诗才也比从前更佳。”

    扶摇道:“窃以为,这首咏梅,与老师十分相符。”

    如镜先生仔细体会了诗中的意境,破天荒头一次露出了一点点的微笑。

    “多谢你们姐妹,将我比作高洁远达的梅花。”

    扶摇和青宁敛身行礼,恭恭敬敬地道了一福。

    一抹彩色从扶摇的半臂下掉了出来,垂在她的裙袂上。

    如镜眼睛一亮,道:“这是何物?”

    扶摇低头看去,是系在她腰带上的一枚翡翠,她握住了托在掌心,道:“这是一位朋友送我的礼物。”

    这就是当日被她救过命的武大郎,所赠送的那枚翡翠麒麟,长宽大约是常人一个中指的慕扬,从上至下呈现出三色变化,从绿色到紫罗兰色,再到红色,晶莹玉润,正是翡翠中罕见的福禄寿极品。

    武大郎送给她这枚翡翠麒麟之后,她一直很妥善地收藏在梳妆匣里,从来没有佩戴过,今日是阿棋看见了,觉得特别衬她这件衣裳,建议她佩戴起来压裙面。

    她也想着,虽然这是救命之礼,但若是一直藏于匣中不见天日,反倒辜负了对方的美意,便同意了,头一次将这麒麟带在身上。

    青宁先前也没注意到,此时见了,也发出一声赞叹。

    如镜道:“能解下来给我瞧瞧么?”

    她语气里透出一丝的颤动。

    扶摇并没察觉出她的异样,很乖巧地解下来递给她。

    如镜拿着麒麟仔仔细细反反复复地看了半晌,眼中神采变换,最终归于平静。

    “这麒麟如此珍贵,送你的那位朋友不知是何等人物?”她装作无意地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