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卷 第169章 双喜

    第169章双喜

    “趁城门未关,快马加鞭回去。”兰芮放下车帘,沉声吩咐。

    车辕上的林文怔了怔。

    王妃虽未明言为何去通州,但王爷去通州押运漕粮的事他知道,王妃着急赶去通州,自然是为着王爷去的,现在王爷近在眼前,王妃却又不上前言语,实在让他看不懂。

    心里虽然疑惑不解,但林文还是马上应了声,调转马车,扬鞭催马往京城赶。

    同样看不懂,替兰芮着急的还有玉桂。一路上她悄然打量了兰芮许多次,山青闯到上房门前回禀的时候她在场,知道的比林文更多,所以很清楚,自家王妃心里担心王爷,心急下才会马不停蹄的往通州赶。但是,王爷近在眼前,王妃上前表明自己的担心,王爷心里必定欢喜,这是多好的事情,偏王妃转身就走。

    只是她自知身份,心里惋惜,却不敢出言相劝。

    其实此刻,兰芮很后悔自己的冲动。

    她听了鲁先生的话,着急赶往通州,不是担心漕粮,她是担心吴王的安危。见到吴王安然无恙后,她才知自己犯傻,吴王身手比她好,身边又有十来个近卫,便是真的遇袭,是否护得住漕粮她不知道,但全身而退肯定没有丝毫问题。

    她出门时心里只有担心,并没有想到这一层去。

    是什么让她心思烦乱,连这样浅显的道理都看不清?

    细想一下,似乎是从猜到吴王赶回京城是因她进宫的事情开始,她的心思便乱了。

    她还是想多了。

    她不该贸然决定去通州,更不该让自己在那一瞬失去一贯的冷静。

    回到王府,她立刻换下身上窄裉的短袄,穿上家常的裙褂。吴王习武,又在军中呆过,就算不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但前方的动静肯定逃不开他的眼,她所乘的马车有王府的表记,要问出车中所坐的人是她不难。

    她现在换下衣裳,无异于掩耳盗铃。她心里知道,但还是这样做了,她想,能补救一点算一点吧。

    吴王是在一个时辰后到家的,正如兰芮先前所料,他进门便问:“你出城了?”眼角眉梢都是笑,让人一见便知他的心情很不错。

    “是。”兰芮起身,接过他脱下的大氅,坦然的任由他的目光在自己身上打转,徐徐将鲁先生来家说了,“漕粮是北疆将士的命,绝不容有失,妾身出身将门,深知这一点,所以听闻通州的官道上起火,心里焦急万分,又想起自己身手还可以,便想着赶去抢救漕粮……”

    她絮絮叨叨的说着,大意只有一个,她担心漕粮,担心北疆的亲人,所以才会赶往通州。

    都说最高明的谎言,是半真半假,她现在十句话里夹着一句谎言,吴王便是神仙,也难辨真假。

    吴王一直听她说话,直到她停下,他才温言说道:“漕粮的事情我自会处置,你无须为我担心。”

    兰芮便愣了愣。她说了许久,已经说的很明白,她去通州是担心漕粮有事,怎么到了他这里,担心漕粮有事与担心他是一样的?

    “传饭吧。”吴王在桌旁坐下。

    兰芮依言吩咐霜降传饭,又叫来玉桂打水替吴王梳洗。

    罢了罢了,虽说是搭伙过日子,但所有人看来,她还是吴王的妻子,现在妻子关心丈夫,自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只是以后,她万万不能犯今日的错误了。

    情,太奢侈,前世身在平常人家她都得不到,现在嫁与皇家,她更不该有此妄想。

    按照这时的规矩好好活着才是王道。

    用了饭,兰芮才想起问:“王爷,漕粮为何迟迟未运抵京仓?”

    “我带去通州的人,是京卫的,久驻繁华之地染上了诸多恶习,有两个老兵油子犯了烟瘾,趁暂歇时坐在粮车上吸旱烟,不知怎的便点燃了粮车,阻了道,后面的粮车过不去,偏这两个老兵油子有些来头,没人敢声张,走在运粮队伍之前的长史大人这才没发觉。”

    吴王说的小事一桩似的,不过依照常识,兰芮也知道这事并不像他说的这样简单,不然为何长史大人遣人回去找也没有音讯?只是他不说,她也就不好再问。

    “你为何知道山青在门外?还知道他来找我是因漕粮的事情?”当时吴王没在意,事后他却百思不得其解,“还有成亲那日,你也好似早知衡哥儿会过来。”

    兰芮展颜一笑:“妾身自然是听见的,山青在屋檐下与玉桂说这事。”

    “我为何没听见?”

    兰芮略沉吟了下,清楚此事搪塞不过去,说道:“妾身从小耳力比一般人好一些。”

    事实摆在眼前,吴王自是相信,点点头,没再问“好一些”指的是多少。

    大概是记着下午憋的那一把火,吴王这****折腾了三次,直到天际发白时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