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零八章 农风集团

    在刘淼后来对农风集团的描述中,农风集团的发展轨迹是这样的。转载 自 我 看書 齭

    “1996年1月,农风集团投资600万元,组建了农风米业有限公司,投资400万元建起20000平方米大型粮食收储库,拥有省内最先进的两条精米加工生产线,一跃成为黑龙江省东部最具实力的粮食加工企业,并且逐渐在黑龙江省东部形成了以穆河为中心的集农业种植,粮食生产,粮食加工和出口为一体的农业经济区。”

    “1996年,农风米业创利润550万元。以此为契机,农风集团继续扩大规模,组建了以山野经济和高科技花卉种植为主要产业的农风科技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据统计,当年和农风集团合作的农户多达一万户,涵盖了农业种植,花卉培育,山野菜培育,养殖和深加工等多个行业。到1998年,农风集团签约农户已经高达六万户,占穆河全部农户数量的百分之八十五。”

    “1999年,农风集团收购水稻25万吨,加工销售24.2万吨,旗下的农风、穆河一号、兴凯湖、北琴海、北大荒等品牌的绿色大米出口到俄罗斯,韩国、阿拉伯和非洲地区,并且成功进入全国40余家大型超市。而就在一年前,农风集团成功的获得了对外进出口贸易经营权,也被授予黑龙江省重点龙头企业,总经理张文中被授予黑龙江省十大杰出企业家的称号,享誉国内。”

    在当年,这些资料里并没出现林风的名字,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林风。只知道张文中。有很多记者打破了头,也只不过弄到一些张文中曾经是农科院的院长,后来依靠高新技术起家的新闻。真正了解其中内幕地人,看到这些报道不免嗤之以鼻。

    事实上,早在1996年,林风就开始实行“订单农业”了。

    穆河以农业为主,农民如果卖粮难,那就不是几户农民的事情,而会形成一个多米诺骨牌的效应,影响整个穆河的经济发展。林风这个创举。一下子解决了农民的问题,当然也得到了政府的热情响应。

    本来林风就得到了很多的优惠政策,他现在这么热心的为政府解决问题,当然也得到了投桃报李的回应。20000平米的仓储粮库地确是花了不少钱,可主要都是建设费用,实际的土地转让金低的让人乍舌。

    当然这些东西都是上不得台面的交易,也没有记者能从中挖出什么问题了。就算挖出来了,后来的穆河市委书记赵旭日也不会容许这种内容发表出去的。

    林风那个时候还不知道,他将在未来的三年里。把整个黑龙江的农业经济状况改变的天翻地覆。农风集团被农民们称为伙伴,被竞争者成为魔鬼,被媒体成为搅局者。这一切都是在林风地幕后操纵下,可一切的赞扬和批评,都落在了张文中的身上。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谁让林风那么享受低调的生活,总是不肯抛头露面呢。

    而在大兴土木地同时,林风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接待几位教授。

    “王教授,请看,这就是我们准备种花的地方。”主要接待的人员是张文中,而林风混在接待的人群里。并不起眼。

    这些教授是赵旭日从东北农大和八一农垦大学请来的,本来他们对穆河的事情不感兴趣,可听了赵旭日转达的林风地一些农业上的规划,就立刻赶来了。在他们看来。穆河这个小地方想要做出这么大的事情,实在有点不可思议,可如果真的能做成,那对整个黑龙江省地农业经济来说,都是一种非常巨大的进步。

    “这种温室种花的技术还非常有限,你们的勇气可嘉啊。不过土质分析过吗,适合养花吗?而且以后的销路怎么办呢。做企业不是只图噱头啊,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王伟印教授是东北农大花卉种植的权威。他走了一圈。对硬件的建设表示了肯定,可对前景还是不看好。@@

    张文中早有准备。立刻取出一份资料来,这是他们农科院地技术员通过几个月地时间精心准备的,充分地证明了只要有一定的温室技术,穆河完全能够四季种植花卉,而且经济收益会远超种粮食。

    王伟印看了一会,显然被这份资料吸引了,一边看一边赞叹:“你们做的调研工作不错,很有水准啊。如果这份资料属实,那穆河这个模式完全可以搞,不过你们这里的收益真的作准吗?”

    张文中笑道:“穆河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县,农民们主要种植粮食蔬菜,还有人种植经济作物如大豆和烟叶。按今年的收入来计算的话,种粮食每年收入约为每亩2000元,种蔬菜每亩大概3000元,种烟每亩约为4500元。”

    这些数据王伟印再熟悉不过,没表示什么异议,不过接下来张文中的话却让他吃了一惊。

    “如果跟农风集团合作种植玫瑰等花卉的话,我们可以保证,每亩收入能够达到6000元以上。如果市场价格浮动上扬,甚至有可能达到一万元。”

    “真的有这么多?”王伟印是科学家,不是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不过他也很清楚,如果张文中的话属实的话,那等于是推动当地经济的一把利器。“请王教授放心,我们农风集团的目的并不只是赚钱,而是通过和农户合作,带着穆河人共同富裕起来。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有天真理想的企业家的。”张文中说这话的时候,不禁偷望了一眼林风,他正跟个没事人似的在一旁溜达,似乎完全不在意张文中说地就是他。

    王伟印赞不绝口的道:“现在能有你们这些有良心的企业家不多了。就冲这个我也要帮你们把温室技术完善了。”

    林风一边听着,心里觉得有点搞笑。其实忽悠谁不会啊,只是在历史的大潮中,有些人忽悠的事情办到了,于是成为了英雄。有些人忽悠的事情没有办到,或者说办砸了,于是成了骗子。有些时候,英雄和骗子不过就是一线之间,一念之间,一秒之间的事情。对于命运这个编剧而言,都是刺激的剧情,没什么区别。

    送走了教授们,达成了技术上的合作协议,林风又放下了一个大包袱。现在开始,他可以真正的大展拳脚了,一个敞亮透彻地未来摆在他的面前。

    许多年以后,当刘淼再回忆起那个火热的年月的时候,总会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