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八三章——考试

    林伯山再次坐着马车过来,马车已经少了许多。

    昨天有二百多考生,今天只有七十个左右了,少了三分之二。

    自然不是都是破了读书人的气节的考生,大多考生没有过关,是因为他们没有生成浩然正气或的浩然正气的量不达标,还可以下次再考!

    理论上,科举是不限制年龄的,只要你想考,可以一直考下去。

    不过现实却是,很少有超过三十岁还在考和老童生。

    原因很简单,寒门出身的坚持不下去了,官宦之家需要为下一代挪位置了。

    再次走进广场,这次不用在广场等了,有专门的杂役,着他们进入考场。

    考场里早有学政和一众检查官在,早早到来的考生,都安静的坐在位子上,等待着考试。

    位子上准备有笔墨纸砚,完全不用他们自己准备,这应该是为了照顾寒门子弟吧。

    这个世界有超凡力量,所以作弊的事,不用考虑,有胆子你作弊试试,绝对会坏了你读书人的气节,就考的再好,也没用!

    时间到了,人陆陆续续的到齐了,学政开口说道“有些人知道考试的规矩,有些人不知道,我再说一次,只说一遍,都听好了。”

    “首先,作弊会破了你读书人的气节,请想作弊的考生注意了,若是作弊通过了这一科,就算考的再好,你也通不过第三关,成不了童生。犯浑的考生请自重!”

    “其次,题目是由郡府的学政统一的出的题,我会写大字抄在木板上,你们自己抄写题目,写出答案。”

    “最后,注意卷子干净整洁,有错字,有墨迹,需要涂改的,请重新誊写,不然不管你们答的多么正确,阅卷官都不阅卷。”

    说完,学政打开了前面的袋子,取出里面的考题,然后开始手大号的毛笔在巨大的宣纸上写大字。

    不久就写好了一幅,糊在木板上,立在了考场前面,让所有的考生都可以看到。

    林伯山发现第一道题是填空题。

    而且很简单的题目,完全是送分题。

    “子在川上曰……”

    《论语》是儒道经义中最简单的一部,也是最基础的一部,孔庙的庙门上就刻有整篇的《论语》,背不下《论语》,连第一关都过不去。

    所以,这个题,对在场的所有考生来说,都不难,算是送分题。

    只要认真仔细点,都应该可以答对的。

    应该是出题的人怕童生一道题也答不出来,考一个零蛋,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而且《论语》中记载了孔圣人与七十二门徒之间的日常对话,言语行为之间皆蕴含无尽儒道真意和为人处世与治理国家的方法与理论。

    可谓是大道至简。

    第二道题,默写《诗经》秦风篇。

    《诗经》是儒道经义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里面有大量各地区风俗民生,精神面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