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五十章章 初露锋芒

    第一百五十章初露锋芒

    华秀芬还说服老板,学大公司的经验,1.给员工年年加薪,并发放合理的奖金,重奖有特出贡献的员工。2、每年为员工进行一次全身体检。3、让老员工带薪休年假;4、提供班车方便远道员工上下班;5、为员工定制特色的工作服;6、每年组织员工一次旅游。

    深得民心,工人们说:“老板待我们一尺,我们得以二尺回报老板。”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看上去是付出,但实则上只要工人努力生产,创造的财富会超出付出。

    在基层,华秀芬发现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员工节约意识淡薄,甚至个别设备的零部件出了故障,干脆整台设备换新的,根本不考虑检修……长期积累,浪费的数字也是惊人的!有一次他还看见一个员工,把很好的材料及半新旧的工具,丢进废旧材料中。可她没有大喊大叫,只是暗中找那位员工谈话。在她坦白从宽,抗拒在严,既往不咎政策的感召下,及推心置腹的交谈中,那位员工彻底坦白。原来厂中的废品是包给了一个收废品的不法商,他能自由进出厂门,运出废品,不法商收买他,他负责把能用的材料藏进废品中,由收废品的带到外面卖高价,钱再平分。不发商还利用烟钱等手段收买其它工人。

    华秀芬抓住这个典型案例,围着废品召开了现场会,进行禁示教育。她要大家在废品中寻找有用的。大家在寻找过程中确实发现了许多有用的。特别是原材料浪费,废旧材料随处可见。一堆废品中居然拣出四分之一能有用的。真是触目惊心。她一针见血指出,有些员工为了能吃几包烟,能分到一些钱,为了这蝇头小利而与收废品的勾结,这里我也不指名道姓,反正有好几个人,当然也有些是出乎大手大脚,而养成了习惯。反正既往不咎,今后再发现这种情况一定严加惩处,老板对我们不薄,我们应知恩报恩。应以厂为家,绝不能干对不起老板的事。

    她作了演讲:大讲特讲节约的重要性

    在2003年度《财富》全球500强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以营业收入计算,丰田公司排在第8位,但以利润计算,丰田公司却排在第7位。数据显示,2003年丰田公司的利润总额远远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利润总和,也比排在行业第二位的日产汽车的44.59亿美元高出一倍多。丰田公司的惊人利润从何而来?结果显示,丰田公司的利润,很大一部分是由公司员工自觉节约下来的。

    说到这里,使我不由的想起曾看到过的一则报导:我国有个考察团访问日本,参观了日本大财团丰田公司。细心的参观者发现卫生间里的每个抽水马桶的水箱中都放有几块砖,他们感到十分惊奇,公关人员见到客人面带异色,便笑着解释道:放砖是为了缓解水流速度,节约冲水量。节约,是“丰田”公司成功的一大因素。

    在水箱里放砖头,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就是十足的小家子气。然而,日本丰田公司正是靠这小家子气发“家”致富,走向成功。这种巨富不忘节约的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相比之下,我们应该感到惭愧呀!

    ??日本一个知名大财团尚且能够坚持从点滴做起,何况我们这个发展中的小企业,不更应该时时处处牢记节约二字吗?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浪费犹如河决口,节约好比燕衔泥”,每位员工都应该在实践中厉行节约:增强成本意识,树立成本观念,勤俭节约,减少浪费,从本职工作做起,从勤俭节约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节省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无论公司的规模大小,使用公物都要节省节俭。

    演讲结束后,华秀芬宣布了二件事,第一,根据调查,废品商一年从厂中的废品中一年就能赚到十多万元钱,可我们的技术工二个也比不过他,因而废品不再外包,不再天天出空废品,而是改为工厂派人十天出空一次废品,有用的尽量多用掉一点。要真正成为废品后才能去卖掉。

    第二、事实上,单纯从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关系来说,节约也是企业和员工的双赢。对于企业来说,节约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逐步形成勤俭持家、注重节约的企业文化,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每位员工都能够自觉地为公司节约资源,为企业创造价值和效益,使企业的效益更好,企业就更有能力给予员工相应的回报和鼓励,员工也能够得到相应的利益。今后以每个车间为一个单位,节约部分结予提成。

    最后她说:为公司节约的员工才是可信赖的员工,才是对公司忠诚的人。所以说,节俭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优秀员工的基本素质。节俭的员工,永远是企业的核心人才。

    勤俭节约在全厂搞得轰轰烈烈。华秀芬因势利导狠抓几点,一、节约原材料,二、在修旧利废小细节上做出企业效益大文章,全员行动,挖空心思,挖潜增效,。在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中,员工们把回收废旧物件进行认真检查,仔细分析,坚持能用不领新,能修不舍弃的原则,千方百计找出损坏原因,想尽办法进行修复利用,通过维修改造,更换部分元件等方式,使老物件变废为宝,达到技术上可行,还得要安全,经济上合理,质量上可靠的要求,让他们成功复活,再次上岗,并重新焕发出生机。在材料管理上采用可用旧物回收翻新再利用,等等,这些做法都很好的节约了资金,降低了生产成本。积少成多,集腋成裘,修旧利废活动的扎实开展,不仅为公司有效节约了成本,还简接为广大员工打造了一个技术培训的广阔平台。引导基层班组人员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废旧物品发挥出更大更实用的价值。提高了员工的动手能力和整体维修技能。逐渐养成了大家能修则修,能用则用的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强化了员工的成本意识,节约意识,勤俭和创新意识,营造了人人讲成本,人人重节约的浓厚氛围,为提高企业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华秀芬把这小厂与他所在的大厂比必竟差了一截,厂中的设备特别是生产流水线已阵旧,接着她决定改进生产工艺。她又向二位老板作了汇报。二位老板还是用人不疑,表态:“你来厂短时间内就办了许多好事,我们信得过你,你放心大胆干吧,我们坚决作你的后盾。”华秀芬嫣然一笑说:“可是得投入数千万元资金,你们不疼惜吗?”万素芹却说:“人心皆同,我们心疼钱,你一定也心疼钱,你一定有把握收回来才肯下血本,决不会干盲目的事而毁自己,干吧!”

    有了这样善解人意的老板,华秀芬心中踏实了。她投入资金二千多万元,从美国、加拿大购置了一批先进生产和检测设备,改进了生产工艺,有了一条生产流水线,第一个月产品的增长率为150%,同时提升了产品质量。电焊机不仅在国内畅销,还远销欧洲、非洲、东南亚各国。二位老板粗略地算了一下,半年就能收回成本华。华秀芬也初露锋芒。

    生产上去了,销售也得紧紧跟上,她在销售科定下了,超额完成底数的有提成,还动员工人,利用亲戚朋友亲属等渠道业余推销产品,也有提成,工人既当工人又当推销员,这一办法也真灵,销售很快就上去了。

    华秀芬上任半年来,效益就增加了百分之五十。成绩卓著,有目共赌。华秀芬马上提拔她当了统抓全厂事务的副厂长。

    本部小说来自看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