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二十四、猪山鸡谷(一)

      军队的问题基本上敲定了,后面要做的就是完善,这个已经不是一岁的小梅绢能够去做的了——他现在能做的也就是动动嘴皮子!

  下面他要关心的是军队的后勤给养。

  他在提出强化单兵素质的时候,就想到了吃这个关键性的问题,他知道凭这个时代的水平,要保证每个士兵有足够的营养来应付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无疑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粮食还好说,关键是光吃饱是远远不够的,现代的运动员那身体素质还不是高蛋白的肉类堆出来的?

  他得找到能让士兵经常吃到肉食的办法,肉食从哪里来呢?梅路告诉他,这个时代梅山的肉食从山里来,也就是打猎获得野猪、野山羊、雉鸡和山鸭等野生动物。当然,山里不光有这些,还有老虎和狼,不过不管是峒兵寨兵都是不敢去碰的,狼和老虎一般也不下山为害山民,当然这和山民是聚居,上山打猎也是成队的去,老虎的领地不碰,这样才相安无事。



  梅绢有些奇怪,为什么梅山不养猪,不养鸡呢?在他的印象中,这个时代已经驯养了牛、羊、猪、鸡这些家畜家禽了。梅山应该也有饲养才对啊。

  “野猪、雉鸡和山羊之属,山中多有,何必圈养?”梅路回答了梅绢的疑问。不是这个时代没有驯养这些家畜家禽,而是梅山野生动物比较多,峒兵寨兵上山打猎既丰富了战斗经验,练习了博杀技能,又能猎取足够多的肉食,他们不觉得有专门饲养的必要。

  按原来的情况,梅山这样做并无不妥,山民们能够勉强吃饱,偶尔上山打些猎物尝尝肉味,还能收些毛皮等山货出山兑些日常用品回来,士兵们吃饱的前提下,隔三差五能吃上肉食,算是很不错了。

  不过现在不行了,再象以前一样靠山吃山,根本保障不了士兵们高强高的训练,何况梅绢还想要储备些战略物资,不是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吗?

  “我们现在有没有人家养猪和鸡的?”梅绢问道。

  只要有种猪和种鸡,就不用去抓野猪崽和幼雉来驯养,发展起来就不是太难,要是这个世界还没有驯化猪和鸡,要从头开始的话就难了,从野猪到家猪,雉鸡到家鸡,不仅要驯化,还得有一个漫长的基因固化过程,如果那样的话,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养出供肉的猪和鸡了。

  “倒是有些没有青壮男丁的寨民家里有饲养,不过也就一两头猪,三五只鸡。”梅林不知道梅绢为什么问起这些只有低贱的寨民(梅山寨民基本上是这里的原住山民,地位处于原始部落民与奴隶之间)才养的东西,他们这些统治者只须每天接受山民找猎回来的奉献就行了,基本上不吃这些自己家里养的猪和鸡。不过也没表现出不耐和不快,而只是有些不解地低头看了看梅绢,回答道。

  梅绢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对梅林说:“爹爹能不能带我去看看?”他还没见过这个时代的猪和鸡长什么样子,又是怎样饲养的,既有好奇的成份,更多的是想去实地考察一下,看能不能大规模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