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四百二十一章 好消息

    11月24日。

    抹香鲸003号运输飞艇改造的南极科考飞艇,从马达加斯加飞到了南极洲。

    从埃及被调过来的翁学海,还有科考队负责人凯茵•弗朗西斯,就在科考飞艇上。

    看着全息地图上的数据。

    翁学海抬起头来:“凯茵,向东南方向前进27公里,就到目的地了。”

    “OK,博士!”凯茵拿起对讲机:“向东偏南前进27公里,注意防范大风。”

    其实现在是南半球的夏天,正是每年南极科考的好时机。

    而翁学海和几个地质部研究员,却聚精会神看着地球模型,通过飞艇携带的大功率磁场雷达和超算,他们对于附近的地层结构和地层成分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此时飞艇所在的位置,在南极洲的威尔克斯地。

    具体坐标,大概是在南纬80度、东经120度的区域。

    翁学海放大威尔颗斯地的模拟地层,这是一个直径500公里左右的撞击盆地。

    只是南极冰盖掩盖了这个巨大撞击坑的存在,但是通过磁场雷达和重力卫星,还是可以发现这里的异常。

    不少科研团体都在研究威尔克斯盆地和威尔克斯质量瘤。

    尽管对于威尔克斯质量瘤究竟是地幔柱喷发形成的,还是小行星撞击形成的,国际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桉。

    但是智人地质部却通过磁场解析,确定了威尔克斯质量瘤就是小行星撞击形成的。

    证据就是在磁场切层定点过程中,发现威尔克斯盆地中心位置,存在大量依元素磁场信号,其丰度非常高。

    依元素在地球的含量非常少,但是在一些小行星上,含量却异常高。

    因此地质部的研究员初步认定这里就是一个撞击坑,而威尔克斯质量瘤就是那颗小行星残骸。

    除此之外,还在威尔克斯盆地中心区域发现了大量黄金和其他重金属的磁场信号。

    ……

    飞艇飞了二十分钟,终于抵达了目标上空。

    凯茵立刻下令:“木清船长,麻烦你开始按照计划下放集装箱模块。”

    “没问题。”

    科考飞艇携带了1.3万吨物资,核心物资就是一个个模块集装箱,这些单个重量在8~20吨的模块集装箱,一共634个。

    第一批被放下去的模块集装箱是地基模块,一共是100个。

    地基模块展开之后,就形成了一片面积3万平方米的银灰色金属地基,地基模块上有插销装置,可以固定其他模块集装箱。

    接下来被放下的模块集装箱是宿舍模块、厨房模块、淋浴模块、仓储模块、暖气模块、净水模块,一共是136个生活类型的模块集装箱。

    这些模块仿佛搭积木一般,叠放在一起,变成了好几栋高度15米的五层楼房。

    然后依次是核电模块、配电模块、温室模块、科研模块、设备模块之类。

    甚至还搭配了四个自动机炮模块,变成防御塔楼,被安置在基地的四个角上。

    经过两天的卸载,飞艇终于将全部的模块集装箱,还有一些小型交通工具放下。

    科考队的153人,还有过来协助的翁学海6人,都下了飞艇,住进了基地的宿舍中。

    而抹香鲸003号,则通过抽真空,迅速飞上平流层,全速返回马达加斯加岛,准备运输下一批物资过来。

    翁学海和凯茵等人,迅速布置了磁场雷达,进一步探测地下的小行星残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