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六十九章 外出洽谈

    第二日,董璃跟柳玉儿将织云坊的事情都安排好以后,就带着小秋武晗,还有两个小厮,一行人往城外赶去。

    今日的目的地是城外山南的五个村落,每个村落大概都有近百户人家。

    董璃琢磨着,就算是村子里不可避免的有些光棍在,但有些人家女眷很多,所以平均下来每户人家种地的劳力都有两个左右,能够织布养蚕的女眷也该有至少一个。五个村子衡量下来,那可是了不得的一批人,虽然布棉号暂时并不需要这么多人,但假以时日,布棉号发展到一定规模了,这些劳动力可就派上用场了。

    董璃先前也派人去调查过那几个村子里的大概收入,减去每年不得不交的赋税,剩下来得粮食也勉强够喂饱一家人,劳动力多点的人家可以有些闲钱,但一年下来至多也就五六两银子,而孩子多点的村户,别谈闲钱了,就是温饱都存在问题。

    大约是因为温饱以及气候问题,这几个村子里虽有些人家是种着棉花,或者种桑养蚕的,但大多数还是选择了每年各一季的水稻和小麦。鉴于这个时代的科技所限,粮食的产量并不是很高,再加上每每发生的虫害,很多时候更是让村人欲哭无泪。

    但就是这样的生活,依然有很多村民坚持下去,除此以外,他们也没有其他的出路,能有什么办法呢?

    而那些种着棉花的,也有地理位置的限制,地洼一点的,根本就不能种棉花,会烂掉,只有地势稍高的人家,才有可能种。况且棉花是要比水稻小麦更勤快的去打理的,因此种的人家就更少。

    至于种桑养蚕的人家,那更是少之又少,因为很多时候还是风险很大的,若是蚕苗不慎发生病害,那可就全完了,不过这种事毕竟也少见。在一个原因就是,织蚕丝的工艺可比织棉布难上太多,并不是任何一个女子都学得会的,所以这便造成如今的状况。

    董璃一边思索着调查来的情况,一边与自己前世知道的一些知识进行对比,争取想出最有利于自己的法子。当然,能帮村民脱贫致富也是很有成就感的。

    马车辚辚而行,他们虽是早上就出发了,但董璃计划是下午到达,因为早上天气凉爽一点,很多村民还在地里干活,而中午天气炎热,村民们势必要回去休息。

    因此他们下午到达的时候,村民大多刚午休醒来,还在家中,尚未去地里干活,也是最好征求意见的时候。当然,董璃在去之前,已经跟村长达成了一些意见。

    毕竟村长是一村之首,既然能作为村长,想必是村里人都信服和尊重的,不然也不会让他当村长,来管理村子里的各项事务。

    中午,烈日炎炎,董璃嘱咐马夫将车停到一个阴凉的地方,大家都歇息一下,而后再赶路。

    马车又往前面走了一阵子,在一个道路旁的凉茶棚旁停了下来。因为临近于官道,所以这一路倒也算不上荒凉,就这样类似的凉茶棚还是有两三家的。毕竟现在是炎炎夏日,凉茶的生意还是很红火。

    小秋跟武晗等着扶着董璃与柳玉儿下车,那两个小厮已经先行去茶棚里安排事宜。

    大约是年轻人贪图享乐,在这个时候,茶棚里只有一个老者还坐在那儿,等着客人上门。眼见董璃她们的马车在茶棚旁停了下来,而那两个小厮又往棚子里走去,老者的嘴都笑咧了开来,忙忙拎着水壶迎上前去。

    “客官,是在这饮水呢,还是要小老儿给您装好了带走?”

    老头儿这话却是白问了,不过因为马车挡着的缘故,他并没有看到车内的人已经下了车,所以倒也不奇怪。

    两个小厮早已又热又渴,一边用手扇着风,一边对他催促道:“赶紧收拾两张桌子出来,就在这歇息了,我们家夫人可是贵客,怠慢不得,快点快点。还有好茶赶紧准备着,银子少不了你的,要紧的是伺候的好点儿。”

    老头儿脸上的笑容越见浓郁,脸上的皱纹都挤在一起,恰似一朵欢乐的菊花。

    老头儿连忙错开身,让两个小厮躲进了棚子里庇荫,自个儿也急忙往棚子后面搭的一个小木屋里走去,那里有早已煮透备凉的茶水。虽然不是冰的,但在这炎炎夏日,有这样凉透的茶水已经很能让人满意了。

    卖茶的老头儿看起来年纪有点儿大,行动却很是利索,等董璃她们到茶棚的时候,两张干净的桌子已然收拾了出来,左边一张桌上四碗茶水,右边一张桌上三碗茶水,都已经准备妥当。

    那两个小厮却是不敢先行入座,等董璃跟柳玉儿进了茶棚,在那左边的桌旁坐了下来,那二人才与马夫在右边的桌旁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