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5章 求贤(三)

    鹿门山原名苏岭山,濒临汉江,与同是文化名山的岘山隔江相望。与环抱四周的狮子、香炉、霸王、李家诸山各具雄姿,共同构成了圣山之风景:远远望去,五山如仙女,云遮雾绕,忽隐忽现:直叫人心驰神往,想投入其怀抱。近观诸山,狮子山秀、香炉山幽、霸王山雄、鹿门山峭、李家山旷,置身其中,仿佛徜徉在林木茂密、野花飘香、云雾缭绕的仙境。汉光武帝刘秀慕名而来,留下了一个传奇的故事。帝与习郁(巡游苏岭山)梦见山神(两只梅花鹿),命郁立祠于山,上刻二石鹿夹道口,百姓谓之鹿门庙,遂以庙名山。鹿门山半山腰有一片草坪,草坪上摆放着几个简易的石桌石凳,这是庞德公讲学的地方。许多名人都曾在鹿门山求学,如徐庶,诸葛瑾,诸葛亮,庞统,崔州平,石滔等。这些天来,陆续有人来到鹿门山,庞德公的茅舍都住不下了。首先来拜访的就是黄承彦,此次黄承彦携女儿前来,名为拜访,是为避祸。荆州易主,族弟黄祖落于孙河之手,听说孙河正在求贤纳才,像黄承彦这样的名士,怎么能没有人想起来呢?黄承彦无意仕途,为了避免麻烦,只好躲了起来。然后是司马徽,然后就是庞统,徐庶,诸葛亮……

    这一日,众人聚在一起,正在议论这天下大势。有人来报,荆州牧孙河前来拜山,原来诸葛瑾寻众人不着,料定是到了鹿门山,于是带孙河前来。在众人眼里,孙河只是个赳赳武夫,但此人能败曹操,夺荆州却展现了一代霸主的姿态。说话间,孙河已到了众人眼前,只见这孙河身高九尺,一袭儒生衫,白衣飘飘,仪表堂堂,手里还拿了一把折扇,端的风流倜傥。分明就是个白面书生。孙河后面跟着陆逊,陆绩兄弟,凌操孙桓带五十名护卫左右相随。诸葛瑾来到众人面前,先向庞德公行礼,然后拜见恩师水镜先生司马徽,再拜黄承彦,最后跟庞统等人一一见过。没等诸葛瑾向众人介绍孙河,孙河便已来到庞德公身边,深施一礼,“晚生孙策拜见德公先生。自我入襄阳以来,德公先生的大名如雷贯耳,今始能相见,甚幸甚幸!”

    “将军过奖了,一世外之人不劳将军挂念。”庞德公对孙河的这种恭维显然不感冒。

    “见过水镜先生,晚生曾随子瑜到水镜山庄拜访,不成想在这里遇到,晚生深感荣幸。”孙河向司马徽问候。

    “山野之人,过惯了闲云野鹤的日子,时常漂泊在外,望将军不要见怪。”司马徽道。

    孙河一点头,算是理解。接着孙河一扫众人,道:“我的来意想必大家都清楚,我想请诸位出山为荆襄的百姓尽一份力,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荆襄要想壮大,要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靠我一个人,我自认没这能力,所以我只能请各位来相助。各位都是大贤之人,刘表无识人之明,以至于使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我将荆襄交给各位,望各位能一展身手,留名青史。”

    “恐怕将军是为自己着想吧。”黄承彦冷笑道。

    “承彦先生,我知道你还在怪我袭了江夏,拿了你的族弟黄祖。你可知黄祖任江夏太守时,坑害了多少百姓。黄祖被关进牢房的那一刻有多少人拍手称快。你们是世族,对百姓的死活可以不管,但我身为牧守一方的大员,我有责任让我的子民都有饭吃,都有衣穿。圣人曰: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你们在这荆襄呆了这么多年,有谁看到官府真正为百姓做主了。也许那时你们都痛恨这些个官员,那好,我现在给你们机会,让你们取代这些官员,做你们想做的事,不知可有胆否?”孙河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

    “有何不敢,这官我接了。”人群中一人喊道。孙河向那人望去,正是之前跟诸葛瑾打招呼的徐庶,心中不由暗喜,鹿门山一行,能请到多少人才为自己效力,自己心里也没底,只是眼睁睁的看着手底下的大贤跑到他人帐下效力,孙河也不甘心。这次看到徐庶响应,心里不由得信心大增。

    “此子果然不俗,一番激将法,竟赚了徐元直,厉害。”庞德公不由暗叹。

    “没想到,江东小霸王不但武艺高强,这口才也是不俗呀。嗯,以后我的留意此人,说不得还真是个明主。”诸葛亮心里开始动摇了。

    “此人占了荆州、扬州。交州迟早归了此人。武艺猛如霸王,且口若悬河,能言善道,还真是个明主呀。只不过会不会嫌弃我长得太丑呢。如果是这样……,不如等会儿试探一下。”庞统对孙河的说法非常认可。

    “你口口声声说为百姓着想,但不知你如何对待这荆州百姓?”黄承彦显然敌意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