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九十六章

    “哎呀!还不快点谢谢你们姐夫!”樊姨连忙喊道。

    “谢谢姐夫!”周林儿的弟弟慌忙道谢,而她的妹妹上下打量着胡静平过了一会儿才笑眯眯地盈盈一拜:“谢谢姐夫!”

    “哼!”胡静平好象听到周林儿轻轻地哼了一声,随即胳膊上又是一紧,被周林儿拉着向里走去了。

    看来周林儿与后母还有两位弟妹的关系不怎么融洽,不过他们对她似乎很是热情,而且多少还带着点敬畏。

    晚饭的时候周林儿并没有说几句话,而胡静平也看出了自己现在的角色多少有点尴尬,一方面人家并没有预料到他会来,所以欠缺心理准备。另一方面周家人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以前那个二百五身上,所以对他现在的谈吐风度颇有点不适应。

    樊姨是个八面玲珑的角色,整个饭桌上基本就她在唠叨了,而周父则比较内敛,一双小眼珠子掌控六路,却很少说话。

    周林儿的弟弟叫周家霖,十七岁,有点腼腆的一个少年,和他爹一样话不多。妹妹叫周家郁,只比周林儿小了几个月,早就到了出嫁年龄。周家郁颇有乃母风格,健谈而且眉眼间极具风情,这饭桌上不停地向胡静平抛着媚眼。

    晚饭结束,女眷们全都退去。胡静平和周父在客厅坐了,喝茶聊天。

    周家霖站在父亲身旁伺候着倒水点烟,周父抽的是当地的水烟,一吸起来呼噜噜直响。胡静平一直对这种水烟袋很感好奇,不过他向来不喜欢抽烟,只是觉得好玩而已。

    下人把泡好的茶水端了上来,周父笑道:“来,喝口咱家的茶,这都是自家山上产的,好着哪!”

    “是!”胡静平端起茶碗先闻了闻,一股清香沁入鼻尖。zZzcn中文网.电脑访问.再轻轻轻轻抿了一口,入口微苦,化入舌尖之后却是回甘长久,果然是好茶,应该是当年新产的新茶。

    “不错,真不错!”胡静平点头赞道。

    “呵呵,你爹也喜欢喝这茶,每年我都要派人给他送好多。”周父笑。

    胡静平发现周父谈起茶来不但眼睛更亮。而且话也多了起来,便问:“您给这茶取的什么名儿?”

    周父微微一愣,显然对于胡静平会提这么一个问题颇感惊讶。

    胡静平醒悟过来,连忙笑道:“静平前段日子偶病一场,以前的一些事情想不起来了。”

    “噢,原来如此,难怪……”周父说道这里摆了摆手道:“这事儿我以前也碰到过。是我一个朋友,也是一场大病之后把什么都忘了,还好他还认得自己的父母,呵呵。”周父说着端起手中地茶碗笑道:“这茶的名字不是我取的,是我爷爷的爷爷取的。它叫雨春,乃四五月份采摘制成,这个月份的茶叶最为肥嫩,滋味甘甜味道清香。”

    “原来如此,真是名副其实的好名字啊,雨春,春天不正是细雨蒙蒙的季节么。”

    胡静平忽然生出了几分感慨。如此具有诗意地名字,如此美妙的清茶居然是周父这样的土绅之家做出来的。但转念一想,种茶采茶制茶实在也是一个辛苦活儿,换了那些文人墨客恐怕是吃不了那个苦的。这时候再抬头看四周墙上挂的一副副字画,多少不象刚进来时那样感觉有点滑稽了,虽然这些字画和周父的气质实在不匹配,但一个茶商世家带点风雅之气还是正常地……zZzcn@中文网。

    继续聊下去之后,胡静平终于发觉这位岳丈的茶叶生意做的实在不能算小,那小镇之后的群山里有六座坡度朝向最好的山头是他们家地,一年产茶近百万担。茶叶远销到了异域他邦。

    胡静平发现周父谈起茶生意来可谓眉飞色舞劲头十足,不过他时不时要提一句“这都亏了你父亲当年的鼎力襄助啊。”原来周家以前的茶山只有三座,产量也只有现在的一半,而与胡家联姻之后。得到了胡记钱庄的大笔放款。才得以将茶山发展到了六座,产量也翻了一翻。当然钱也赚得更多了。可以说周家祖传的茶生意在周父手上完全发扬光大了,而这一切又是因为周父把女儿嫁给了胡记钱庄的大少爷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