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94章 迁都

    羌人的事情也是一样,坐下来和那些羌族大将慢慢谈,只要双方都想解决问题,总是能谈好的,五万羌兵已经重新整合完毕。

    其中两万人加入了张辽的猛虎军团,北上协助张辽作战去了。

    还有一万人并入了守备兵团,负责汉北郡的防御。

    还有两万人,配备了装备之后,童老大从汉北郡又抽出三万兵力,组成五万人规模的西征军团,由高顺指挥,负责日后的西征战事。

    高顺也四十多岁快五十了,童军和吕布都不希望他还留在陷阵营里拼杀,高顺对这个安排没有意见,他本来就是一个服从命令的人。

    而新的陷阵营首领,则是跟着小笠原次郎身后活下来的参保。

    西征军团正在训练,并且配备装备,等到高昌城建设好了,时机一到,马上开始征伐西域的脚步。

    当高昌稍微有些摸样的时候,一些商人已经开始在高昌设立自己的分号,手工业作坊也开始向那里转移,和那些西域人之间的贸易往来,在民间已经开始。同时,那些细作已经开始活动开来,关于西域的情报,也一项一项呈报在汉北的最高决策层面前。

    羌族不在是挡路的老虎之后,西域女子蒙着脸庞的那层面纱,在汉北郡的面前慢慢被掀开了。

    南道的国家都是一些小国,除了被白芒已经攻占的高昌,若羌,楼兰这些地方之外,还有很多小国。

    国家虽然众多,但是兵力都不多,基本没有上万的,最多的就是靠近北匈奴的难兜,八千人左右。而且这条路是曾经的丝绸之路,这些国家对于大汉也比较友好,汉北决定在高昌设立都城的消息传入之后,大多数都选择派遣使者先来探个究竟。

    倒是北道上的诸国,已经开始做战斗准备了。

    其中不乏一些让童老大感觉有些棘手的国家,比如乌孙,大宛,龟兹。乌孙有兵力近八万人,大宛有士兵近六万人,龟兹也有四万多人。他们正在联合了北道上的一些小国,希望能在应付汉北郡这一件事情上,做到用一个声音说话。

    而且对南道上的那些小国家,也采取威胁恐吓的政策,迫使一些国家站在自己这边。

    童军还是老办法,现在高昌城还没有修建好,还没有条件和对手硬碰硬的交手的时候,可以先通过其他的一些手段,来分化一下西域。

    但是很快他就发现,那套做法明显在西域是行不通的,在那些大国的武力威胁之下,摇摆不定的小国一面接受汉北的好处,一面非常积极的准备着战争。

    这是他们以前应付大汉的一贯策略,他们也拿这一套来应付汉北。对此童军和吕布都非常恼火,他们清醒的意识到,想要分化西域,必须先打赢他们。

    随之也放弃了拉拢计划,********准备武力解决,就等高昌建设好了之后,和西域众国在马背上见个真章。

    羌人的加入让汉北的实力上了一个台阶,汉北骑兵的数量一下飙升至二十一万,只要高昌城一建好,可以为汉北提供一个坚固的基地,战争就会打响。

    羌兵的融合非常顺利,汉北所做的事情和汉北的承诺一样,并没有把羌人当做一个附属军团。在西征军团之中,除了高顺这个主帅,彻里吉,迷当,这些原来属于羌族的将领,非但没有被剥夺兵权,反而地位得到了提升。

    还有汉北的军制也给了那些年轻将领机会,越吉就是新崛起的羌将之一。

    这些年轻的羌将对汉北的忠诚不用怀疑,他们心中也在期盼着高昌城早日建好,自己能有一个表现的机会。

    在众人的努力和期盼下,高昌城终于完成了初步的修建。西征军团的五万军士立即开赴高昌,接下来就是迁都了。

    迁都这一项提议,可以说是受到所有人欢迎的。当初把朔方作为都城,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说地理位置,朔方位于草原和大漠交际之处,并不是很理想。

    这些年虽然已经征服了鲜卑偌大的帝国,但是鲜卑人的地界却并不安全,盗匪也是多如牛毛。尽管商队都有自己的护卫军,可是被抢的事情还是屡次发生。把都城向西迁移,可以腾出手来收拾那些盗匪。

    盗匪不同于素利,素利虽然混的还不如那些强盗,但是他抗着复兴鲜卑的大旗,宁愿自己饿着,也不打劫鲜卑人的商队和部落。

    说实话,童军的心里对素利这些依然还在抵抗的鲜卑人非常尊重!足足七年了,整个鲜卑都已经被自己吞并,这些人已然没有了容身之地,但是他们还坚持着自己的信念,这样的执着,可以让任何一个对手肃然起敬。

    还有就是经济上的原因,汉北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打通西域,打通丝绸之路。

    一旦丝绸之路被打通,汉北的那些作坊肯定会向西部搬迁,朔方以南这片水草丰富的土地就可以用来生产粮食。

    现在大汉连续几年饥荒灾难,粮食欠收现象严重,汉北确实风调雨顺,辽东初步开发之后,不光自己够吃,还能卖给大汉一些。

    而曹操和刘备对于汉北卖粮的商队也是实行了特殊政策,只要是是卖给自己的,在关口一律放行,关口守卫不准刁难汉北卖粮食的商人,不准向那些卖粮食的商队收取“买路钱。”

    正是由于这一些政策,加上粮食到了大汉之后就价格猛涨,那些农场主甚至愿意从奴隶的口粮里面扣出来一些,卖给大汉。这也导致了汉北地区的粮食价格上涨,能种粮食的土地,自然非常的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