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一章 最牛气的保安团

    保安团新兵入伍,恐怕再也找不出这种派头的了。前面4辆三轮摩托车,侧斗都是一挺捷克式机枪,摩托车手背挎德式冲锋枪。后面两辆十轮卡车,满载全副武装的士兵和武器弹藥,车头顶上,架着马克沁重机枪。一支不入流的保安团队伍,却采用当时国

    内不多见的摩托化开进方式行军,那气势好像是方面大员外出巡视一般

    这何武庭哪来这么多武器装备?原来,这兵工厂生产的武器,每一样都有小批留厂的样品。另外,厂方为了与各路诸侯拉关系,时时需要手头有些好的货色,因此总是储备一些私房货,这些都存在兵工厂的地下仓库里,未随厂运走。李待琛考虑将来如果何武庭的留守处不能再与厂里会合,有一批军火在手,投奔哪一方诸侯都方便一些。何武庭今天给徐亮的只是一小部分,他感觉把武器给徐亮他们是不会浪费的,工厂的防空作战就是例子。

    征兵告示贴出来,马上就有人来报名,一天内就有50多人报名,何武庭很惊讶,连连对徐亮说:“老弟的人缘真是太好了,愚兄佩服,佩服!”

    军装、七九步枪、满满的子弹袋、手榴弹,这些新兵一下子就变成了全副武装的士兵了。工人有纪律性,好教育。

    一个步兵连的装备也准备好了。尤其让徐亮意想不到的是:竟然还有两门82迫击炮,两挺重机枪、四挺轻机枪和十支仿德式冲锋枪!光冲锋枪的子弹就有1万发。何武庭道:“反正手枪的子弹平常消耗量小,就多给老弟些,呵呵。老弟,你看还想要点什么?”“真是太感谢了,兄弟也不能太贪心不足了。不过…”“兄弟,有啥不好说的。”“还有没有手榴弹?我准备给那些没枪的弟兄,配备大刀、梭标加手榴弹。”“好样的,爱投手榴弹的队伍都是敢拚命的队伍。一般的地方保安团,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加强连人马,可是兄弟你不一样,我相信你能招来一个团的人马,也许都不止。好,三千颗手榴弹怎么样?”

    这手榴弹可是早期**军队最喜爱的武器之一。当时由于我军火力过于薄弱,手榴弹就成了步兵弥补火力不足的攻防兼备的利器。但是手榴弹投掷距离有限,当进攻一方冲到手榴弹有效杀伤的距离时,往往再有不到十秒的时间就可以冲到守方阵地,这是平坦地形掘壕据守时的情形,如果是守山头之类居高临下,地形有利情况下,这个冲击的时间会略长一些。但无论如何,靠投掷手榴弹为主要火力的一方,都需要坚强的战斗意志,因为在投出手榴弹时,面临的是,要么消灭或击退敌人,要么立即进入短兵相接的白刃格斗,不是敌死就是我亡,有我无敌,有敌无我!只有战斗意志十分坚定,敢于刺刀见红的军队才敢将手榴弹做为步兵的主要杀伤武器。而战斗意志不坚定的军队,当敌军冒着枪林弹雨冲击到手榴弹投掷到的距离时,要么早已弃阵而逃,要么举手当了俘虏。所以当何武庭听说徐亮准备用手榴弹加大刀片装备、训练队伍时,做为职业军人,强烈感受到对方那种毫无畏惧,誓死杀敌,有我无倭的凛然的英雄气概。这些手榴弹可是差不多把何武庭的家底都掏光了。反正很多**部队对手榴弹不太感兴趣,甚至对于射程200米有效杀伤距离为50米的火力猛烈的冲锋枪,许多部队也不愿多要,仅仅给警卫人员配备一些,充充门面而已。

    何武庭问:“兄弟,我知道你急着回去,可是你打算怎样把这些人和装备带回去?”

    徐亮沉思道:“这些人全副武装,没有上边的军运命令,坐火车肯定不行。徒步行军,这些人一天肯定走不到,路上要吃要住,拉武器怕是要雇好几辆大车,沿途虽说都是主要交通干线,怕是也不一定太平…让陈浩派人来接应?”

    “算了,兄弟,你也别作难了,哥哥我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这样,把厂里剩下的两辆卡车都用上,我再派三辆三轮摩托车,加上你带来的一辆,一起拉上人和武器,我亲自送你们到汴京。”“大哥,这怎么好意思?”“别说了,这一路上别看都是交通干线,但有时也有土匪出没。再有,你们保安团带这么多军火上路,碰见其他**搞不好会被打劫。毕竟,我们军政部兵工厂的牌子要硬一些。高副官!弄张给前线紧急特送军火的命令,盖上咱的大印。把汽车、摩托车都加满油,开到5号厂房里面的洞口装武器,那些手榴弹最后装,装不完就下次再说。咱们吃过中午饭出发,天黑前准能赶到汴京。这些天可把我闷坏了,明天我带你们逛逛开封城。陈浩这小子现在不知啥样了,也上校了,和老子平起平坐了,呵呵。”

    徐亮忙招呼小旺子:“快,给开封车站打电话,让他们转告陈团长或梁有田,何长官今天要亲自看望去看望大家,给咱们送去装备,请他们赶快准备准备。”

    “徐老弟,时间还早,到我办公室来,给你看本我新得的好书。”

    “好书?”徐亮有点纳闷。

    “真是好书,你看了就知道。”

    他们来到何武庭的办公室。何武庭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小册子,徐亮接过一看:原来是**领袖**的《论持久战》。徐亮先前听党的联络员提起过,但还没有机会学习,此时竟在何武庭这里见到了,心里一惊:难道这何武庭…?又听何武庭道:“这是**的领袖**的书,你觉得奇怪?现在**中将以上高级军官人手一本,军政部印发的。我在一战区长官部的一个亲戚送了我一本,好书,看了以后,有茅塞顿开之感呀。不瞒老弟说,抗战刚开始,特别是“八一三”上海开战后,我以为凭着百万精锐**,陆海空倾全力压过去,那点儿倭寇很快就会被消灭或赶下海,未料数月之间,华北失地千里,东南沪宁沦陷,**精锐损失惨重,海空军几近全军覆没。兵工厂迁走后,我在这里留守,看报纸、听广播,尽是些让人难受得要绝望的消息。这本书,把敌我双方彻底分析透了,真叫知己知彼,看完之后,心中豁然开朗,料知抗战必胜,中国决不会亡于倭贼。虽然敌强我弱,要有一番艰苦岁月,但终有胜利的一天。现在看,形势的发展一如毛先生所料。要说蒋委员长真英明。”

    徐亮听到后面一句,心中愕然:怎么忽然没头没脑地得出这么个结论?

    “兄弟你该说我没道理了吧?是啊,怎么**的领袖写了本明见万里的好书,反倒是说是蒋委员长英明?你想委员长在抗战前夕当机立断把这伙高人招安了,不是英明是什么?徐老弟,你说,当年宋江、卢俊义他们受朝廷招安后,南征北讨,立下了多少功劳?”

    徐亮哭笑不得,只好微笑着继续听他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