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84章 烟华城之战

    烟华城,是大梁北方的一座边城,常年气候较为寒冷。

    据说,烟华城之所以名为“烟华”,是因为这座城所处的一片地带每年七月空气中都会出现彩色的烟气,像是霓虹下凡一般,美不胜收。而从南方一路北上往烟华城去,还会经过一个大型的天然五彩湖泊,名为:烟华海。

    月如初一路飞速前进,只花了四天的时间就到达了烟华海湖畔,她讶异的发现这里多了一片片的临时民宅。

    远远看去,袅袅炊烟升起,这会儿正是中午做饭的时候。也有些人提着水桶和盆子走到湖畔取水,月如初仔细一看,全都是些老弱妇孺。

    她不禁猜测,这些人会是从烟华城迁出避难的百姓?

    她在湖畔行走,找了个老妇人问道:“奶奶,请问你们是烟华城的住民吗?”

    一提到烟华城,老妇人便流出两行辛酸泪,哭泣道:“天杀的北魏人啊,为什么要侵略我们?我的三个儿子留在城中守城,大儿子已经战死了,二儿子受了重伤,只有小儿子目前还活着。为什么战争这样残酷的事情会发生在我们烟华城?”

    老妇人的眼泪仿佛是流到月如初的全身,使她受着切肤之痛。她伸手,轻轻帮着老妇人擦拭眼泪,柔声安慰道:“盛京那边已经派了援军,很快就会到的,只要援军到了,我们就能把北魏人全都赶出去。”见老妇人稍微镇定了一些,又问道:“是不是男丁们都在城中留守,家眷们都迁到了烟华海?”

    老妇人点头答是,指了指那一片片的民宅,啜泣道:“我们这些老弱妇孺没有办法帮忙,只能好好种地做饭,送去给前线的亲人们,姑娘,我们也知道援军会来,可是已经等了好多天了,援军到底还有多久才能来啊!”

    月如初安抚道:“您放心,很快就会来的,毕竟路途遥远,那么大的队伍行进起来必定需要时间,请您放心。”

    就在这时,远远的两个妇人走来,两人都穿着粗布黑衣。

    月如初从余光里看到那两人时,忽觉得其中一人好生眼熟,而对面的妇人则抢在月如初前面发现了她,激动的喊道:“如初!你……是如初吗?!”

    这个声音是……是丹娘!是丹娘!

    月如初欣喜若狂,赶忙再度安抚了老妇人两句,这便跑着奔向了丹娘。

    心中一颗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下去,看见丹娘安全无恙,月如初情难自已的扑进她的怀中,像是女儿抱着母亲一样。

    丹娘的眼眶原本就是红的,此刻更红了,她紧紧搂着月如初,嘤咛道:“你怎么来了这里?如初,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呢……”

    月如初激动道:“我是偷偷从月见谷跑出来的,就知道你一定会来烟华城。”放开了丹娘,问道:“你的弟弟他怎么样?”

    丹娘旁边的那个妇女立刻泪流满面,一张手绢上没有一块干净的地方,她擦着眼泪,道:“相公还在前线奋战,****朝不保夕……”

    月如初瞧着这位朴实的妇人,知道她就是丹娘的弟妹,她安慰道:“别难过,他一定不希望你****为他流泪。”

    随即,丹娘拉着月如初,三个女子一起回到丹娘弟妹的家中。

    听丹娘说,她的弟弟名叫丹帧,与弟妹张氏一起生活在烟华城中。

    自烟华城被北魏袭击后,守城将士们死的死伤的伤,眼看着就要撑不住了,烟华城城守杜必平当机立断,组织全城五万名青壮年男丁参战,为的就是坚持到援军到来的那一天。

    如今鏖战多日,五万名男丁已经牺牲三万,只剩下两万,再加上四万的正规士兵,总共也只有六万人的战力。丹帧因自小习武,再加上时运左右,目前仍然活着,可是很多人的儿子、丈夫、父亲,却再也见不到自己的亲人了。

    张氏一直声泪俱下,今日丹帧活着,可明日呢?后日呢?大后日呢?她只能在泪眼中祈祷她的丈夫能活到援军到来的那一天。

    据说,援军至少还要十天才可能抵达……

    月如初静静的听着,一颗心已经揪成了一团,她望望窗外五彩斑斓的湖泊,眼神一敛,淡淡一笑道:“你们放心,我这就去烟华城,替你们保护丹帧。”

    丹娘倒抽一口气,忙道:“如初,你不要冲动,前线很危险。”

    月如初轻轻摇头,道:“我不是冲动,而是我应该去保护丹帧。论辈分,我还要唤他一声舅舅呢。”

    丹娘红肿的眼中再次涌出了泪水,她哭着说道:“你从小到大,我一直没有能力保护你,也没有帮到你什么。可你长大后却待我这样好,我究竟是何德何能……”捂着脸感动的大哭起来。

    月如初淡淡的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为了丹娘赴汤蹈火,她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就在月如初起身,准备出发的时候,丹娘忽然昂起头来,说道:“苍陵侯他——”

    心底猛地一颤,月如初回眸,惊诧的望着丹娘,止也止不住的想念泛上了心田。月如初忽然发现,原来自己这些天在月见谷所谓的“心如止水”都不过是自欺欺人,在听到他的名字时,她便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

    “他……他怎样了?丹娘你知不知道?”月如初急切的追问。

    丹娘启唇正要说什么,猛地刹住,过了半晌才道:“据说他自从四月十五日之后,就闭门不出,众人都有传言,说他是因为痛失爱妻,再也不愿理会世事……”

    月如初顿时失语。

    心间划过的锐利感觉,是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刺痛。她说不出话来,仿佛只能看到一只爪子伸入她的胸腔,抓出了她的心脏,狠狠的挤压出血……

    “如初,如初你怎么了?不要哭啊!”丹娘有些惊讶的伸手去接月如初的眼泪。

    月如初回神,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泪流满面,她不禁自嘲的一笑。原来,自己竟是这样的放不下他,只是稍微想到他此刻的情况,她便肝肠寸断。

    可是,她与他之间,注定横亘了太多无法逾越的山峦,事到如今,她还能再奢求什么呢?

    罢了吧。

    月如初擦干了眼泪,终于绽开了柔美明亮的笑容:“丹娘,谢谢你告诉我这件事。时候不早了,我这就去烟华城看看。我是个女子,不能公然进入军队,所以我会在暗处保护丹帧,并给你们汇报他的情况,放心吧!”

    话毕时,月如初赶忙开门而出,就怕丹娘再多说几句承昱的事情,她便会哭得再没有力气走出那间房屋。

    此刻迎着日光,月如初的眼泪被风干。她飞身而起,踏着繁茂的树木枝叶,往北方三里之外的烟华城而去。

    临观十七年六月五日,对于烟华城来说,注定是个永远不会被遗忘的日子。

    这日,北魏二十万军队朝烟华城发动猛烈攻击,城内的先锋将士们在城外拼死阻击,用鲜血和呐喊,阻止北魏的铁蹄朝烟华城再多迈进一步。

    这是一场多寡悬殊的防卫战,城内的守军们将所有的器械武器都布置在了城门之上,而城外负责阻击敌军的先锋将士们,在上战场的一刻,便已经决定要和北魏人同归于尽。

    先锋将士们挽弓射箭,视死如归。一个人倒下,旁边的人顶上,两个人倒下,后面的人顶上。

    越来越多的北魏人中箭而亡,尸体从远处一直蜿蜒到了大梁的阵营脚下,与大梁将士们的尸体堆在一起,厚重的铺成长长的一笔,不断的往烟华城城门的方向蔓延。

    鲜血累累,染红大地,仍有鲜血模糊的大梁士兵浴血站起,继续拉弓、射箭!直到生命定格的那一刻。

    这便是月如初赶到烟华城外时,所看到的一幕。

    那般震撼!那般悲壮!也那般的……撕心裂肺!

    她站在城门旁的一棵枯萎大树的枝头,将生生死死尽数纳入眼底,无数感慨与泪水在胸臆间混合,最终化为一首战歌,从那娇嫩红唇中昂扬而出——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城墙上的将士们听闻歌声,顿时一怔,一时之间,所有人将目光投向歌声传来的方向。

    只见染血的荒原之上,一棵早已枯萎的老树遒劲矗立,树梢上立着的女子,一袭月黄色衣裙迎风翻飞。她目光明明濯濯,双臂展开与肩齐,两只宽大的袖子就像是在狂风骤雨中依旧翩翩起舞的蝴蝶。

    月如初忽而从树上掠起,身影如电,瞬间出现在烟华城城门之下,那些正好从城中涌出的将士们在看到她时,也全都怔住。

    月如初回眸,眸中是钢铁般的意志。她启唇,声音是蒲苇般的柔韧:“当初我大梁将士只用了不到一个月就赶走了晋国侵略者。那么今日,烟华城的好男儿们又为何不可杀出气势,赶走北魏人?”

    将士们大惊的盯着月如初,不知这个慷慨昂扬的女子究竟是谁,只觉得她的话语像是雨水淋在所有人身上,将所有蒙尘洗得干干净净,露出纯青斗志,露出沙场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