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二章 承宗国策二

    “呃,不好意思,朕听的走神了!孙爱卿,你分析的非常透彻,朕受益匪浅,你再说说两患!”

    “是皇上!两患是边患和内患。边患,主要是建奴和鞑子。自从光宗以来,建奴逐渐成势。由于他们和蒙古鞑子一样,全民皆兵,且是骑兵,机动性很大,所以他们除了在辽东和我大明对峙之外,就是采取抢掠的策略。只要是我大明防线稍有纰漏,他们就会趁虚而入,劫掠我百姓。因我大明将士不善野战,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劫掠而去,掠走财物和人口,补充他们的不足。长此以往,我消彼涨,建奴将会是我大明的心腹之患,成为时刻悬在我大明头顶的一柄利剑,让我时刻不得安宁。而蒙古鞑子虽然有一部分与我大明结盟,但他们只是墙头之草,谁给他们好处他们就会投向谁。现在建奴已经征服了一部分蒙古势力,剩下的蒙古不肯和建奴结盟,也仅是因为怕被建奴吞并而已。只要我大明示弱,鞑子会和建奴一样掠我人口与财物。”

    “嗯,你说的很对,建奴和鞑子是我们的边患,朕再给你加上一患,那就是东南海寇!”听到孙承宗的话,我及时地做了补充。毕竟作为穿越者,后世对明朝的历史还是比较了解的。现在明朝的人只是注意陆地上,海上的威胁还不太清楚。可是我却了解,若是明朝有一支强大的水师,建奴也不会那么容易在辽东崛起。

    “皇上圣明!皇上心胸烛照,眼光非臣等能及,前期的倭寇,今天的海寇,确实对我大明东南统治危害甚大。”孙承宗说话很是得体,让我感觉不到他对我的吹捧,不愧是久居高位之人。当然这里边也有他真心佩服的成分,没想到我这个没出过北京城的皇帝,竟能对外面的世界如此的了解。

    “爱卿过誉了,朕只不过是给你稍稍的补充,还是要听你说!你接着说!”

    “是皇上!此三为边患。还有内患,那就是流民。这些流民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他们和农民有本质的区别。这些流民并不是因为生活无法为继而扯起造反,为了生存。相反,他们中有好多人是衣食无忧。之所以成为流民,是因为他们对当今世道不满,自己的利益欲望得不到满足。他们造反的目的就是为了破坏,破坏了当前的社会秩序,以便从中渔利,建立一套为他所用的体系,然后确立他们自己的利益。这些人更是可恶,如果把建奴比做肘腋之患,那他们就是心腹之患。因为他们破坏了社会的秩序,使人们失去了对社会的依附,从而没有了自己的信仰而人心尽失。”

    哎呀,太精辟了。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其实无一例外的都是这种情况。哪一次农民起义是贫苦百姓发起的?不用说刘邦朱元璋了,就是陈胜吴广也是一个小头头。关键可恨的是,那些被裹挟的普通民众,除了几个可以从队伍中成长起来,有一定的功勋之外,大部分的人只不过是炮灰而已。

    “爱卿所言朕甚为赞同。不过好像现在我大明也没有流民起来造反吧!”因为据我所知,明年才会有高迎祥、张献忠的起义,而且我已经派人去把这些人找来,没有的领头之人,相比他们也不可能有多大能量。

    “皇上圣明!这正是可怕之处。若是他们在明处,我们就有了目标。但现在他们在暗处积蓄力量,就像是在积攒火药,一旦遇到天灾或是人祸,就有了点燃火药的火星,民变即起,让我们防不胜防。”孙承宗赶忙给我解释。

    “嗯,爱卿所言甚是,是朕疏忽了。政事和军事,边患和内患爱卿都已找到,就像是为我大明找到了病患,不知爱卿的良方是什么?”

    毕竟年轻,还是有点安奈不住呀!孙承宗轻轻地笑了一笑,对我说:“圣上,两弊和两患是有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之。当今之事先是要解决军事问题,否则,一旦建奴和内患勾结,内外夹击,则我大明危矣。”

    我点点头,确实如此。历史上大明灭亡,不是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上吊。因为南明还是建立了朝廷,最后灭南明的就是建奴,所以说大明是流贼和建奴联手灭掉的一点也不假。

    “爱卿分析的甚是!接着说。”

    “是皇上!改革军制,就是要废除卫所兵制,实行募兵制。就是朝廷花钱雇佣士兵,把军队掌握在朝廷手中,而不像现在这样兵为将私有,士兵打仗只为自己的将领。但是皇上,实行募兵制,需要投入巨大,而且还会损害各级将领的利益,阻力将会很大!”孙承宗说道这里看了我一眼。

    我对他点点头,说:“此时末世,大厦将倾。我大明若是毁在朕的手上,朕将有何面目见我列祖列宗。况且,为了天下黎民百姓不受战乱之苦,只要是对国家有利,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朕也将勇往直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你放心吧,再大的困难,朕也不会退缩!”“皇上英明神武,老臣坚信在圣上带领之下我大明一定能再次雄起!”孙承宗看到我坚定的神情,不禁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这次看来是找到真正的英主了,大明中兴有望了。

    “嗯,”我满意的点了点头,对孙承宗的及时配合,我还是很满意的,“银子的事你不用担心,朕会想办法。只要是你能解决了军事问题,朕的江山稳了,剩下的事情都好说。说说你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