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章 除魏忠贤一

    看到魏忠贤施施然走出去,对我毫无尊重之言,握紧双手,我心里暗暗决定,一定要尽快铲除他,巩固我的帝位。想当跋扈将军,也要看看我是不是汉质帝。

    待魏忠贤走远了,我让殿内的太监都退了下去,只留下王承恩在身边伺候。

    看到我脸色不好,王承恩赶忙上前来安慰我,“陛下,魏忠贤如此无人臣之理,是不会有好下场的,陛下不要放在心上,保重龙体要紧。”

    “大伴,我现在就要诛杀此獠!”我咬牙切齿的说道,还没体会到做皇帝快乐,先让我心里很不爽,况且还时刻惦记我的帝位。

    “陛下”王承恩赶忙抬头看了看四周,确认殿内再也没有其他人之后才开口说道“陛下,一切还不能太急切,需等到您登基大典举行以后再慢慢说,魏忠贤心狠手辣,以前老奴曾和他有过接触,有太多的人栽在了他的手里,现在我们势单力薄,不宜和他正面冲突,应该从长计议。”

    顿了一下,王承恩又说,“不过,魏党势力再大,他也不过是陛下豢养的家奴,陛下想要要了他的命,也是易如反掌。只要是魏忠贤伏诛,魏党也就树倒猢狲散了。关键是现在北京城的情况不明,如果我们贸然处置了魏忠贤,只怕京中有变,于陛下不利。到时候就怕外省督抚,借口清君侧,而发兵京城,以图颠覆皇上。”

    嗯,是这个道理。我把这件事即看大了,也看小了。把处置魏忠贤看大了,把处置魏忠贤之后的事情看小了。看来王承恩还是有一定的水平的,要不然也不可能在多疑的崇祯皇帝身边呆了这么久。想到了张皇后的话,我决定还是先抓兵权,只要是抓住了京城兵权,我就能控制北京城,控制百官,控制皇宫大内,一切就可为了。想到这,我心里有了主意。

    “大伴,这宫中可有可用之人?”

    “陛下,除去从王府带来的一些知根知底的奴才,这宫中也有许多和魏忠贤有仇之人,只是这几年魏忠贤势力太大,他们几个也只能是暗地蛰伏,只等一天魏忠贤倒台,以便报仇雪恨。”

    “好,你把这几个人给我找来,我不能出去,让他们到这里来。”

    “是,陛下,老奴这就去找人。一定不会惊动魏忠贤。”

    说完,王承恩就出去了。

    我一个人开始在脑子里梳理我所知道的崇祯朝的事情。其实崇祯皇帝是很惨的,继位的时候,明朝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晚期。大明官员的腐败已经到了骨子里,即使没有阉党祸乱,东林党人实行的党争也已经把这个国家折腾的千疮百孔。其实阉党的形成,还是东林党人的祸头。代表江南大地主和大商人利益的东林党人,为了把持朝政,拼命的打压齐楚浙党,齐楚浙党为了自身的利益,才靠向魏忠贤,成为阉党集团,对抗东林党。

    虽然后世崇祯灭掉了阉党,但是东林党人再把持朝政后,为了自己的利益,毫无原则的内斗,最后导致明朝灭亡,如果魏忠贤一直掌权,也许在他的帮助下,崇祯不至于这么快亡国。所以在崇祯上吊以前,重新埋葬了魏忠贤,其实在崇祯心里对东林党人的恨远远大于对魏忠贤。

    文人的无耻就体现在这上面,借助魏忠贤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甚至是厚颜无耻,做的一些事情连太监也不齿。可就是这些人,在魏忠贤当权时摇尾乞怜,一副主人我好可爱呀的模样,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等到了魏忠贤倒台之后上疏痛斥其罪状的也都是这些人,甚至为了达到目的,自己内斗不止,即使是齐楚浙三党内部也争斗不止,最终导致明朝灭亡。清军入关以后,最先投降的也是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民族、国家、祖宗,只要对己有利,才不管那一套,即使死后到了地下没脸见祖宗,也在所不惜了,反正他们也不相信祖宗会从地下爬出来找他们的麻烦。

    虽然我也知道历史的结局,但是我也不能不灭魏忠贤,他时刻在暗处觊觎我的帝位,我不能为了江山而丢了性命,而且我也知道,因为我的到来,明朝不可能亡国,所以我也不需要魏忠贤来救国。

    想到此,下一步我就要好好谋划一下了,一定做到万无一失。先要夺取兵权,把京城守卫和锦衣卫东厂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然后下一步才能实行我的计划。现在要做的就是走出皇宫,找到开国公常延龄,让他掌握京营再说。出去并不难,我也想到了办法,不过时间肯定不可能太长久,否则魏忠贤就会发现。万一被魏忠贤发现,他会不会狗急跳墙,还有就是张皇后的安危,魏忠贤会不会不择手段,应该先把张皇后一起带出去。在心里仔细盘算了一下我的计划,静等着王承恩把人找来好实施我的计划。

    不一会,外面就传来了脚步声,但是到门口就被锦衣卫给拦住了。“这些人是干吗的?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瞎了你的狗眼,连杂家你也不认识了?”一个声音呵斥道。

    “啊,是刘公公呀。您瞧我这双眼,真是有眼无珠,您老人家我怎么会不认识。不知您老人家不陪厂公,怎么到这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