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178章 决意释放华太后!

    这话问的十分突兀。

    岳东楼也感到十分纳闷。

    都这个时候了,陛下你还有心思询问凌杰?

    不过面对夏皇的提问,岳东楼不得不把当时的事情经过详细的讲述了一遍。其实凌杰和相国分别的时候,互相问好。倒是没有说什么很关键的信息。

    夏皇仔细听完后深深皱起眉头,道:“诸位爱卿,你们都是大夏帝国的栋梁。如今秦川圣殿咄咄逼人,一步都不肯退让。,该让如何,都议一议吧。”

    每个人都看的出来,夏皇的脸色并不好看。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

    夏皇忽然大怒:“这么都哑巴了?平时在朝堂上你们不是威风凛凛么?有什么话,今天都给朕说明白了。否则,朕决不轻饶。”

    这话一出,大家的心里压力都很大。

    岳东楼不得不咬牙开口:“陛下,秦川的局面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可怕的多。摆在我们面前的就两条路——要么妥协,要么一战到底。之前是我们低估了秦川圣殿的决心和勇气。也低估他们的野心。如果不是副督察凌杰和禹郡王舍命维持局面,只怕秦川的局面早就崩溃了。根本不可能拖延到现在。”

    岳东楼说这话的胆子不可谓不大。

    暗中明确指出陛下之前错估了秦川的局势,这才导致如今的局面一发不可收拾。

    意外的,夏皇没生气。反而面色凝重,显然是陷入了反思之中。

    岳东楼的话算比较中肯了。

    许久后,夏皇道:“相国,你有什么话,不妨全部说出来。不必遮遮掩掩。”

    岳东楼毫不客气的道:“此前我们低估了秦川圣殿的野心,这才导致我们现在的局面如此被动。眼下,我建议应该立刻放弃所有的幻想。做好最坏的打算。第一,要么答应秦川圣殿的要求,让华太后出来。华太后毕竟是夏氏皇族的人,她虽然和陛下多有冲突,但终究还是会为了大夏皇族的利益着想。这未尝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二,由陛下亲征,直接和秦川圣殿决一死战!”岳东楼信誓旦旦的道:“除此外,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夏正歌这时候道:“陛下,我认为相国大人说的话,极有道理。眼下我们帝军府的大军虽然围住了飞龙城的大军,表面上看似乎占据了优势。但这都只是表面上的东西,我们心里每个人都很清楚。飞龙城连续攻破秦辅城,东岳城,韩元城,废铁城,已经兵临通天城下。整个秦川之地,几乎都落入了飞龙城的手里。他们占尽优势。和之前东岳城对峙的局面已然完全不同。”

    如果换成别人,未必敢在夏皇面前这般直言不讳。

    也只有夏正歌,阡陌和相国这样的顶尖级大臣。在夏皇明令他们讲实话的时候,他们才敢畅所欲言。

    阡陌道:“东岳城外的战事还没爆发的时候,我们的确还有机会和秦川圣殿和谈。当时他们也提出了比较合适的条件——飞龙城下辖三十六省名义上归属我大夏帝国,但我们撤回其中的所有官员,让飞龙城实际上保持独立。这个条件在当时看来非常苛刻,但是现在看来,却很不错。”

    相国岳东楼道:“阡陌大人说的不错,可是因为太子殿下过于激进,猪油蒙了心,为了公报私仇诛杀凌杰,居然引爆了秦川之战。这么一来,彻底断送了双方和谈的可能。”

    “陛下,我认为当务之急,可以名义上答应秦川圣殿,可以释放华太后。让他们暂缓对通天城增兵。”岳东楼一番说辞后,终于说出了这个令所有人感到胆战心惊的答案。

    释放华太后,这是夏皇的逆鳞!

    当初夏皇一直都是华太后手上的傀儡。

    他在华太后手上足足做了五十年的傀儡,可想而知心中多么的压抑。好不好容易在六年前的宫廷之变上,夏皇搬到了华太后,从此亲政,主力朝堂的一切大小事务。

    他好不容易才费尽千辛万苦把华太后囚禁起来。

    结果才六年时间不到,就要把华太后放出来?

    这简直打脸啊。

    而且夏皇内心也非常的难受。

    场上的气氛顿时凝重的可怕。

    大家呼吸都感到凝滞。

    夏皇面色凝重,一言不发。如果在其他时间,相国说出这样的话,只怕就是个死罪了。但是眼下,的确没办法了。夏皇也知道相国这么说出于无奈,没有二心。更不可能心向着华太后。

    越是如此,夏皇的脸色越发难看。

    岳东楼继续道:“陛下明鉴,我这么说完全是处于朝廷的角度,也是为了陛下考虑。眼下我们万万不可和秦川圣殿全面开战。否则,另外两大圣殿一旦搅合进来。整个大夏帝国都会陷入崩溃的局面。一旦出现那个情况,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建议,如果陛下有决心非要和秦川圣殿决一死战。我岳东楼一定身先士卒,第一个冲上去和他们拼命。誓死为陛下效忠。”

    岳东楼生怕夏皇多想,连忙表态。

    多年来,夏皇最忌惮华太后了。任何心向着华太后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岳东楼说出这样的话,着实心中压力很大,如履薄冰。

    夏正歌这时候道:“陛下,我认为相国大人说的话不无道理,而且我相信相国大人一心效忠陛下,绝无二心。能够在此刻冒着巨大的风险说出这样的话,才是忠臣啊。”

    阡陌道:“不错,这番话我也想说。但相国大人抢先说出来,我们绝无二心。还请陛下慎重考虑相国的意见。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先确保大夏帝国内部不崩裂。其他的事情,可以徐徐图之。”

    三位重量级的的大臣都一致这个说法。

    夏皇深吸了一口气,目光逐渐的变得平和下来:“岳东楼,说说你的具体方案。”

    岳东楼察觉到夏皇并未责怪他的意思,这才稍微松了口气,道:“可以暂且答应释放华太后出来。但对外就说华太后卧病多年,需要调理。期间让秦川圣殿撤军,退回飞龙城内。如此可以确保秦川之地没有大的变化。另外陛下可以趁机稳固通天城和秦辅城的大军布防。为未来对抗飞龙城做准备。”

    岳东楼继续道:“如果别人说这话,肯定会令人怀疑,但陛下是天子,九五之尊,一言九鼎。一道口谕,秦川圣殿的人必然会相信。如果再不相信,陛下可以下一道圣旨,表明态度。未来,华太后是否出山,则还有很多变数。比如,华太后自己不想出山,那就怪不得陛下了。”

    “当务之急,是不动兵戈,平息秦川之事。我刚刚得到消息,另外两大圣殿的人,得知秦川圣殿的所作所为之后,也都虎视眈眈,大有磨刀霍霍的意思。这个档口,绝对不能和秦川圣殿拼个你死我活啊。”

    岳东楼恭敬道:“这就是我的全部设想,还请陛下三思!”

    阡陌道:“微臣附议,请陛下三思!”

    夏正歌道:“微臣附议,请陛下三思!”

    夏皇陷入了漫长的沉默之中,过了很长时间才慢慢的缓过神来:“此事朕需要再三考量。你们都下去吧,今天晚上,你们再来这里议事。到时候朕会告诉你们决定。”

    “是!”

    众人纷纷起身告退。

    夏皇独自坐在勤政殿内,一言不发。

    过了很长时间,夏皇才起身离开。进入后宫之中散步。走着走着,不自觉走到了苏贵妃的住处。

    进入宫殿后,远远看去,只见苏贵妃在种植莲花。

    模样十分文静。

    看起来娴静婉约,很是迷人。

    夏皇缓缓走了过去,站在苏贵妃身后,也不说话。就这么静静的看着苏贵妃种植莲藕。等到苏贵妃忙活好了,回头看到夏皇,顿时十分吃惊,连忙微微欠身道:“陛下,你怎么来了。”

    夏皇随口道:“闲来无事,随便走走。”

    苏贵妃很尴尬:“我种植莲藕,弄脏了衣裳。请容妾身去更换衣裳再来面圣。”

    夏皇直接在莲花塘旁边的石凳子上坐了下来,随意道:“不必了。朕恰好有点事情想问问你的意思。”

    苏贵妃很平静的道:“陛下请说。”

    夏皇道:“你对华太后怎么看?”

    苏贵妃顿时紧张起来。

    面色苍白,一时间不敢说话,表情似乎很害怕的样子。

    过往六年的时间里,任何人都不敢在陛下面前妄议华太后。但凡私下议论被发现的,无一不是被陛下给处决了。苏贵妃有这样的表情,纯属正常。

    夏皇轻声道:“无妨,你有什么就说什么就是了。不必拘泥。”

    苏贵妃欠身道:“妾身不敢妄议华太后。”

    夏皇微微皱眉道:“今时不同往日,我要你议论一下华太后。而且,要说实话。无论你说什么都不会怪你。”

    苏贵妃权衡再三,道:“陛下,我真的可以说实话么?”

    夏皇道:“当然,我要听的就是实话。”

    苏贵妃道:“华太后此生做的最错的事情就是不应该让陛下成为傀儡,如果说五十七年前爆发圣战,华太后为了稳定局面,扶持陛下上位后,摄政的话。那是朝廷需要,情有可原。二十一年前爆发月之战,华太后也可以说为了朝政继续摄政。大家也都理解。然而月之战后,月神宗和明神宗的残余势力几乎被绞杀殆尽。这个时候华太后还不还政给陛下,那就太贪恋权柄了。六年前,陛下发动宫廷之变,拨乱反正,那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无可厚非。”

    苏贵妃说的话,有条不紊,逻辑严谨。

    夏皇听了也很舒服,并未生气:“你说的还算中肯。除此之外,你对华太后怎么看?”

    苏贵妃道:“除此外,我认为华太后对大夏帝国立下了不世之功,打赢了圣战,打赢了月之战。确保帝国的根基不动摇,确保夏氏皇族的权柄不受到威胁。千秋功业。否则,如今坐镇天京的,只怕是月神宗或者是明神宗了。”

    夏皇微微点头:“不说的不错,华太后的确是个经天纬地之才。对于朕和华太后的关系,你怎么看?”

    苏贵妃道:“华太后的亲生儿子是夏子华,然而她却没有扶持自己的亲生儿子上位,可见在她心里,朝政大于一切。也中意陛下你啊。”

    夏皇微微点头,深吸了一口气:“你觉得朕和华太后之间的关系,还有调停的余地么?”

    这话问的很关键。

    一般的妃嫔遇到这样的问题,只怕要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但苏贵妃却应付得当,她自然知道夏皇为什么这么问。

    都是因为秦川之事啊。

    沉凝了片刻,苏贵妃道:“我认为,无论这段关系是否可以调停都不重要。大夏帝国只能有一个帝王。而陛下就是这个正主。当初华太后为了帝国朝局的稳定,没有扶持自己的亲生儿子上位,反而立陛下为皇帝。可见在华太后的心中,朝政大于一切。如今陛下,也定然有这样的胸怀。只要华太后还有利用的价值,能够为朝局做一点贡献,那么陛下尽可能的用就是了。这也是华太后的福分。”

    这个回答太有讲究了。

    没有明说陛下和华太后之间的恩怨,而是站在朝局的高度做出了回答。

    另外,苏贵妃还确认了天下只有一个主人,那就是陛下你啊!

    谁都无法动摇。

    饶是如此,夏皇仍旧眉头紧皱,并未表态。

    苏贵妃微微道:“华太后已经是将近百岁的老人了。她已经老了。如果还能为朝局做点事情,那是朝局的福分,是天下黎民的福分。也是他华太后的福分。我想到时候天下黎民都会感念陛下的胸怀和仁德。”

    说到这里,苏贵妃忽然郑重其事的跪在地上,道:“所以,我恳请陛下把华太后放出来!六年前的宫廷之变,事后陛下囚禁华太后,天下非议诸多。而且陛下禁言,为此牵连了不少人。难免要让陛下背负不孝的名声。与其如此,我甘愿成为这个主动打开禁言的人。我希望陛下成为一个天下人心中的仁君孝子。”

    “华太后虽然不是陛下的生母,但终究是陛下的额娘啊。总不能一辈子把她圈禁在静泉宫吧?秦川之局十分危急,若放出华太后就能化解局面,陛下一举多得,天下必定盛赞陛下的美名。”

    苏贵妃言辞沉重,恳切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