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69、第六十九章

    今岁贡举省元最终花落密州的消息不胫而走,远比陆辞报喜的书信要更早抵达家乡,传入了陆母及书院几位恩师的耳朵。

    陆母乍一听闻此讯,整个人都是懵的,连手里收着的钱串掉在了地上,都宛若无觉。

    非是她小觑陆辞,而是陆辞惯来的表现,一直给她于学院中水平仅在中上的印象。

    不久前虽中了解元,但她在惊讶之余,很快又听信了陆辞信誓旦旦的说法,以为是运气的成分居多,是以虽然喜悦,也未太寄希望于省试。

    不想陆辞不声不吭的,却是一鸣惊人,接连摘下了解元和省元桂冠!

    须知在偌大密州城里,与陆辞交好的人遍布各个阶层,堪称数不胜数。

    哪怕是与他素未谋面,更未打过交道的,也受身边人影响,对他颇具好感。

    此讯一出,四周瞬间哗然,就如一滴冷水落入了沸油之中,倏然激起欢声阵阵。

    哎哟喂呀,那个他们认识的陆郎君啊,竟是连中了两元!

    那可是两元!

    解元也就罢了,他们老早就知道,这密州城里就没个能与陆郎君比肩的。

    省试却不同,那可是诸路州府监军的才俊云集的地方,七千多个人一块儿考的,愣是叫头回参试的陆辞给夺去了榜首!

    这可太给密州人长脸啦!

    那些个平日与陆辞熟识的,此时更是不得了了,一个个扯着嗓子,跟身边人兴高采烈地吹起牛来:“我一早就知陆郎君绝非池中之物,你也不想想,要是个寻常资质的,能那么小年纪就攒下那么大的家业么?”

    刚巧旁边那人也认识陆辞,高高兴兴地也道:“平日我见夫子们对他可喜欢得紧,去年中解元时,还专门下山来哩!这回可更不得了啦!”

    “我那回还在醴泉寺庙会上,只用了区区几十文,就让省元给我做了一篇诗作!”两人边上的路人也不甘示弱,喜滋滋道:“往后不说留作传家宝,也得等着给小郎沾沾才气。”

    这一声出,成功引来周边人羡慕阵阵。

    “往后再论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怎么着也该算上咱这儿一份吧?”

    “那是那是,”诸人对此深以为然,一脸骄傲道:“别地方的人再能耐,还能出似陆郎君这样的么?”

    这可是十五岁的两元!

    而在解试中就落榜了的士子们,目睹着这一片洋溢着欢乐的市井,书自然也读不下去了。

    在感叹老天不公,考官有眼无珠,自己时运不佳的同时,又忍不住酸溜溜地想:这下那陆辞啊,可真要逢雨化龙,从此腾云驾雾了!

    明明陆辞就要身价非凡,再不可能与他们几有云泥之别,不可能再如之前那般随便打交道。

    却不知这些市井小民在高兴什么,还一昧地将陆辞当自己人看。

    不管他们如何怄气,集市上的人群在跟彼此吹完牛,自顾自地高兴完后,又还觉得缺点什么。

    陆辞本人不在,终究少点味道啊。

    也不对,陆辞虽不在,但陆母却是在的啊!

    无数人幡然醒悟后,纷纷丢下手中活计,涌去陆母摊档前,非得亲口向她道贺不可。

    陆母晕乎乎地接受着这些或是熟悉、或是陌生的人的道贺,而很快也赶来的钟母,则善意地笑着,帮忙收拾行当。

    得了这偌大喜讯,哪怕是真正迷上了打理店铺、做生意来挣钱的滋味的陆母,显然也无心再忙乎这些事了,而得回家缓缓才行。

    钟母虽得知爱子钟元落榜,难免有些小小失望,但自家儿子水平如何,她还是知晓的,在早有预料的情况下,很快调整过了心态来。

    而陆辞的高中,让她惊叹之余,又忍不住生出几分与有荣焉来。

    尽管识得陆辞的人,都能看出他为人中龙凤,器宇不凡,但也没人想到,仅仅初次应举,他轻而易举地就一飞冲天。

    从此注定平步青云,拥有锦绣前程了。

    钟母亦是如此。

    若说她从前只是看好陆辞,因此希望儿子能与其交好,自己也不吝于给予陆母帮助的话,现在她则清楚地看出,哪怕等到陆辞衣锦回乡那日,他们两家人,也绝无可能再有处于同一阶层的一日了。

    不论如何,她可是亲眼看着陆辞长大,两家人还一度做了这么长时间的邻居,单凭这份情分,就非同一般。

    只可惜儿子不甚争气,只顾玩闹蹴鞠,而未专注学业上来。

    否则就看陆辞提点钟元的尽心尽力,但凡钟元能认真一些,都能受益匪浅,说不定此回就不会铩羽而归了。

    没看到平日对陆辞的话白板听从的朱姓郎君,此回就同样以十六的虚岁,登了省试的榜么?

    钟母心里万般遗憾,对上还恍恍惚惚的陆母时,则在往常的亲热中,不自觉地带上了几分讨好:“我看你这铺席啊,今日也没法好好开了,还是回去歇息吧。”

    陆母看着这没完没了地涌来恭贺她的人潮,不禁揉揉眉心,也有些发憷,索性接受了她的好意建议。

    等回到家中后,陆母不知所措地在厅里转了几圈,浑然失了主心骨的茫然。

    她下意识地想问儿子的意见,却猛然反应过来,对方并不在此,不由很是惆怅。

    是了是了,辞儿素来最珍重书院里的那几位师长,这么大的喜讯,不管他们是否也听说了,还是得差人告诉一声才对。

    陆母赶紧派女使出门捎信。

    结果女使一打开门,一下就被猛然涌入的人群,给无情地挤到了边上。

    这么一堵结实宽大的木门,竟差点都被门外等着的冰人给挤破了。

    陆母虽应付得手忙脚乱,但她还是记得清楚,辞儿出门前千叮万嘱,关于他的婚事,莫要应任何人的这点。

    于是哪怕这些受城中富商巨贾和官户人家的托付,舌灿莲花,以重聘求此前途无量的前途快婿的冰人快磨破了嘴皮,她也始终没有松口。

    而为了打动这位摘得两元、不久后就要成为炙手可热的朝中新贵的陆辞的母亲,这些冰人思忖着一旦事成后自己能得到的丰厚报酬,不但展现女方条件时更加急切,说着说着,居然就在陆家公然和彼此大打出手了。

    陆母看得头昏眼花,干脆以此为由头,让健仆们把所有人都请了出去。

    刚把吵吵嚷嚷半天的冰人们请走,匆匆忙忙下山来,红光满面的夫子们,背后还跟着路上遇见的女使,就进屋来了……

    看着治下州城竟因一人得了省元名头,而闹得沸沸扬扬,热热闹闹,这等过节一般的奇观,连知州李炳都忍不住啧啧称奇。

    他往窗外望了好几眼后,忍不住感叹:“别的不说,单这得人心的本事,这位陆省元的日后发展,都差不到哪儿去。”

    通判王祀亦是感慨万千。

    哪怕陆辞还未至殿试一步,也未得一官半职,这两人都已经开始羡慕起他了。

    倒不只是羡慕对方年纪轻轻,就得了两元的风光。。

    风光都是一时的,更叫人称羡的,还是大宋律例上写得明明白白的‘殿试头三名和省元初次任官,可以不必宰邑’。

    而且进士列甲靠前者,多得圣恩留在汴京不说,升迁还堪称神速。

    最后能官至宰辅的,几乎无一例外是进士登科的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