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21章,迎亲

      ??  十月初十这天,石家集变了一个红色的海洋。讀蕶蕶尐說網

  红色的丝绸,红色的喜服,红色的喜字,红色的脸蛋,整片整片的红色。

  四周的竹子的,树木都被喜气感染了,低垂着枝头,在河水的倒影中,映照着红色一起喜悦地随风摆舞。

  石府的外墙全被涮成了红色,屋檐上挂着红丝绸,窗户上贴着红红的双喜,大门上还别出心裁地贴着一幅红对联。

  对联用的是卢照邻的那句诗,“得成比目何成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其实用这句诗做婚联是不妥的,因为诗中含有死字,大喜之日用这么句诗显得有些不吉利。

  石挺脑海中也不是没有另外的结婚对联,像红妆带绾同心结碧树花开并蒂莲这样的对联就比这首句诗要贴切。

  但是对联这东西最早出现还是在五代十国时期,武周朝还没有谁正式在大门上贴过对联,石挺不想因为一副对联而造成太大的轰动,借用卢照邻的诗句是最好的,旁人只会认为这是石挺或者卢照邻的无心之举,不会认为是有人故意为之。

  还有就是石挺认为直面生死的婚姻才是能够经受住考验的婚姻,所以石挺不避讳在成亲这一天直接说死字,除去不吉利这一点,卢照邻这句诗就是十分好的一幅结婚联。

  外行人看热闹,不识字的乡亲他们可不懂对联上面写的什么生生死死,鸳鸯,神仙,他们只觉得在大门的两侧贴上这么一幅红色的对联很漂亮,很讨彩。

  内行人看门道,周兴他们这些读书人就难免对着对联指指点点,毕竟华夏几千年以来的传统都讲究吉利和避讳之类的东西,从小耳濡目染,猛地在这么一个喜庆场合下,迎面看到一个死字,怎么也不舒服。

  有议论,有争执,也偶有赞同。

  总之历史上第一幅正式的对联就这样诞生了,从此雅俗共赏的对联会从石家集传到朝廷,传到乡野,传到华夏大地上的千家万户,陪伴着华夏儿女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