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七章这个料好猛,好刺激!

    《明通鉴》载:“太祖诸子,燕王善战,宁王善谋。”

    燕王朱棣就不用多说了,文韬武略,年少成名。

    最后打败了朱允炆,成为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

    而宁王朱权,每次被人提到,都是燕王朱棣的背景板。

    原因无他,主要还是年轻的朱权,碰上了老辣的朱棣,被人摆了一道。

    朱权虽然智谋双全,但有个缺点,就是太讲义气。

    当初朱允炆削藩,担心朱权和朱植跟朱棣联合起来对付自己,便下旨召朱权和朱植进京。

    朱权得知周王被软禁,湘王自焚,担心此次进京,凶多吉少,便与朱植商量不去。

    结果朱植这个老六,表面上答应他不去,背地里却去了。

    奈何拒绝朱允炆的奏折已经抵达南京,他也只能自认倒霉,决定中立。

    可树欲静而风不止,朱植前脚刚走,朱棣又盯上了他。

    因为朱允炆逼得实在太紧,朱棣便选择了造反。

    可他造反的底蕴又不够,所以就盯上了朱权手上的兵马。

    朱权自然不想借兵给朱棣,毕竟造反不是小事,万一造反失败,全家都跟着遭殃。

    但朱棣大了朱权快十二岁,吃的盐比他吃的米还多。

    为了算计朱权,朱棣一人来到朱权封地,谎称自己无路可走,并不想造反,让朱权为他向朱允炆启奏谢罪。

    朱权心想,朱棣的命都在自己手上,应该弄不出什么幺蛾子。

    再加上朱棣以前与他私交甚笃,便选择相信朱棣。

    奈何朱棣老谋深算,早就看穿了朱权的性格,并在朱权为自己践行之时,伏兵袭击了他全家。

    为了拉拢朱权,得到其麾下的兵马,朱棣还许诺成事之后,平分天下的鬼话。

    朱权自然不信这种鬼话,但现实不允许他不不信。

    毕竟全家老小都在别人手上。

    等朱棣做了皇帝,朱权也没想过‘平分天下’的承诺,只想找个富庶的地方养老。

    可朱棣根本不放心他,只给了他一个偏僻的南昌作为封地。

    到了南昌后,又在藩王规格上打压他,最终活生生的将他从善谋的实力派藩王逼成了文学家。

    其实朱权保持中立,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性格决定命运,以及小瞧了朱棣的谋略。

    至于朱冠文对宁王的印象,也不是从朱权身上得到的,而是上辈子玩的那个“我要发飙了”的表情包上得到的。

    眼见朱权犹豫不定,朱冠文便笑着调侃道:“宁王叔在担心什么呢?莫不是怕赢得游戏,辽王叔跟你平分封地?”

    “平分封地?”

    朱植听到朱冠文的话,微微一惊,连酒都清醒了不少,直勾勾的盯着朱权:“十七弟真有此等打算?”

    “啊?”

    朱权也是一惊,连忙解释道:“我没那个意思,只是不太会玩,怕坏了十五哥的好事!”

    “宁王叔说笑了,谁不知道你智谋双全,连皇爷爷都经常夸你,区区小游戏,还难不到你!”朱冠文不以为然的道。

    “对啊十七弟,咱们众兄弟,就属你最聪明,快来帮我呀!”朱植附和道。

    “这……这好吧。”

    朱冠文都发话了,朱权也不好推辞,只能无奈答应。

    这时,朱楩又急忙道:“陛下,臣也要请参谋!”

    “哦?岷王叔要请谁?”

    “我请肃王朱楧!”

    “哈哈哈,十五弟好眼光,我正想参加呢!”朱楧听到朱楩的邀请,朗声大笑。

    朱冠文对肃王朱楧,并没什么印象,只知道他被朱元璋称为秀才,于是便调侃了一句:“皇爷爷说肃王叔乃‘秀才’,朕观肃王叔有侠义之风,当真诸王少见。”

    “陛下说笑了,主要还是陛下的游戏好玩。”朱楧客气的拱手道。

    朱冠文笑着抬手,示意朱楧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