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七十八章 军令至,战将启上

    因为赵旻苟到习惯成自然,所以他忽略了自己如今完全可以硬怼的事实。

    但赵旻的担心也完全不是多余:

    扣扣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如今刚丰收,袁绍不缺粮!

    赵旻硬怼袁绍,结果真不好说!

    伏雅是伏完释放给赵旻的一个政治信号。

    那么问题来了,伏完怎么知道的赵旻?

    伏完派伏雅来琅琊又是为了什么?

    伏完在许都有什么谋划?

    伏完和杨彪搭没搭上线?

    后文,云某自会说明。

    下面云某简略说一下汉献帝刘协之事,或可借此让诸位大大对汉末乱世残酷,有更直观地认知。

    汉献帝东迁,并非因为以董承为代表的“董卓系余孽”。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以杨彪为代表的“公卿大夫”。

    以丁冲、王立、钟繇等人为代表的“亲曹势力”。

    他东迁的目的特别简单:吃饱饭!

    前文提过,兴平之乱,长安乏粮。

    兴平二年(195)李傕、郭汜在长安火并的时候,城中已断粮许久。

    是时天炎暑热,人尽寒心。皇帝欲求牛骨五具以赐朝臣,竟一无所获;仅得米糠数斛、腐牛骨数具。

    诸侍臣皆有饥色,时盛暑热,人尽寒心。

    帝求米五斛、牛骨五具以赐左右,傕曰:“朝餔上饭,何用米为?”

    乃与腐牛骨,皆臭不可食。--《献帝起居注》

    腐肉上青蝇乱飞,蛆虫横行,帝国君主和满朝公卿,就靠着这些东西为生。

    密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宫禁之外,帝国百姓已开始互相残杀,啖食人肉。整个长安呼号凄厉、恶鬼盈路,沦为一片人间地狱。

    是岁,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献帝纪》

    长安断粮的原因,要从去年的“马腾兵变”说起。

    马腾驻守郿县,郿县有董卓存粮的郿坞,所以关中不应该缺粮!

    (卓)筑郿坞,高与长安城埒,积谷为三十年储。--《魏书六》

    注:“广积粮”的手段,常见于乱世军阀。同时代公孙瓒、曹操、自己提出这句口号的朱元璋等均有类似政策。

    而马腾驻守郿坞…

    这不是关键,关键是他叛乱!

    粮食去哪儿了,还用问吗?马腾也不容易啊,人家要养好几万骑兵呢!

    郿坞叛变,引发了兴平二年(195)长安的集体断粮。

    密码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于是出现天子公卿吞噬腐肉,民间百姓自相残食的恐怖故事。

    李傕、郭汜的关中贼军,此时也无粮可食。为了维持士气,便放兵摽掠。

    时三辅民尚数十万户,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魏书六》

    本就饥寒交迫、命在旦夕的百姓,惨遭贼军洗劫——且不说这贼军昨天还披着官服;三辅人户更加穷困潦倒,一贫如洗。

    两年间,关中地区(长安和三辅)民户自相残杀、吞噬人肉;彻底沦为废墟。

    (三辅)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魏书六》

    曹魏扬武将军王忠,蜀汉谋主法正、孟达,就是此时逃荒出走的。

    王忠向东入荆州,法正、孟达向南奔汉中。这三位老兄,都是司隶校尉部扶风人。故郿坞所在地。

    注:长安及三辅后划入雍州。

    王忠,扶风人,少为亭长。三辅乱,(王)忠饥乏啖人,随辈南向武关。--《魏略》

    讨论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法正字孝直,右扶风郿人也。建安初,天下饥荒,正与同郡孟达俱入蜀依刘璋。--《蜀书七》

    长安自此彻底废弃,直到三国末期都无法恢复元气。

    长安的再度兴起,要到南北朝要被杨坚终结之时。

    所以,云某前文便提过此点:赵旻试图聚拢、收附流民,恢复关中元气……他用战马换耕牛,不就是为了此事嘛!

    八百里秦川沃野,值得赵旻如此努力。

    咱们继续说。

    天子一行难民,出弘农入陕县的途中,被追兵所击,丢失了大量辎重。

    天子走陕,北渡河,失辎重,步行。--《魏书六》

    张济合傕、汜共追乘舆,大战于弘农东涧。承、奉军败,百官士卒死者不可胜数,皆弃其妇女辎重,略无所遗。--《后汉书董卓传》

    从刘协走陕县可知,他是渡黄河、而非走函谷出关中。

    身份证-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所以…东汉末年的水量啊!刘协从壶口瀑布南边渡黄河…他没被淹死在黄河,真是命大!

    只是沉船已经不错了!

    当然,沉没的辎重中除了金银绸缎,最重要的当属粮食。

    乏粮已甚,军心思变。

    伏德以国舅之尊,竟被逼着一边跑路,一边用胳肢窝夹着几捆绸缎,以作赏赐备用。场面甚是滑稽。

    上与公卿步出营,临河欲济。时后兄伏德扶后,一手挟绢十匹。--袁宏《后汉纪》

    国丈董承、白波帅李乐则更加过分。

    陕县渡河时,士兵落水攀船。董承心知粮食不够吃;为了减员,竟抡起大戟,猛砍攀在船上的人手。

    士卒争赴舟,董承、李乐以戈击破之。--袁宏《后汉纪》

    献帝渡河之后,舱内溢满鲜血,残肢断指竟然把舱底都堆满了。数量多到可以成把成把地捧起来。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其余不得渡者甚众,复遣船收诸不得渡者,皆争攀船,船上人以刃栎断其指,舟中之指可掬。--《献帝纪》

    读之可怖。

    活该董承被曹操乱刃斫杀,一报还一报!

    连他女儿董贵人也受此牵连,与胎儿双双殒命…

    曹老板真能下得去手!

    言归正传。

    入洛阳途中,河内太守张杨在安邑、供奉饮食于道路。

    张杨来得太及时了。

    献帝没饿死,多亏了这位行为粗鄙、性格温和的小军阀。

    张杨是有自己的小野心的。

    首发:塔-~读小说。

    因为张杨仅仅带来了千人份的粮食。

    河内太守张杨使数千人负米贡饷。帝乃御牛车,因都安邑。--《后汉书董卓传》

    为什么从粮食分量可以看出张杨的野心呢?

    因为这个数量,刚刚好能维持天子一行、吃不饱也饿不死。

    若如袁术赐吕布二十万斛的大手笔,那张杨的粮食送出去,纯是资助了白波军;若天子一行离开自己就吃不饱饭,则可以趁势逼天子迁都河内。

    注:张杨此时治河内野王县。

    张扬的小小野心咱不提。

    总之,他没得逞。

    张杨以粮食为饵,诱天子迁都的诡计既然不能得逞;索性返回老巢休养生息,坐视天子挨饿,等着人家回头求自己。

    进入洛阳后的白波军,虽然没了粮食,也硬梗着脖子,等待奇迹出现,号召天下诸侯勤王。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然而…洛阳荒残。别说粮食,连耗子屎都没有。昔日锦衣玉食、鱼肉百姓的公卿百官,被逼出外觅食,生吃野草。最后肠道感染,整批整批死在断壁残垣之间。

    天子入洛阳,宫室烧尽,街陌荒芜,百官披荆棘,依丘墙间。州郡各拥兵自卫,莫有至者。

    饥穷稍甚,尚书郎以下,自出樵采,或饥死墙壁间。--《魏书六》

    洛阳之残破,起源于初平董卓老贼和李傕郭汜洗劫和屠杀,荀彧命大,赶在李傕贼兵来前,先一步跑到魏郡投奔袁绍。

    卓遣李傕等出关东,所过虏略,至颍川、陈留而还。(荀彧)乡人留者多见杀略。--《魏书十》

    豫州尚且如此,长安至豫州途中的洛阳可想而知。

    于是乎,就在天子和百官绝望等死之时,救世主出现了!

    今吾有粮,将军有兵,有无相通,足以相济。

    曹老板所言。

    曹老板粮来自于许县:黄巾贼屯田所得!

    讨论群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于是乎…曹老板、董昭一番骚操作后…

    白波贼杨奉死,徐晃降,天子迁许县,曹老板起飞!

    当然了,其后,曹老板还是经常性缺粮。

    大兵不好养!

    曹老板又不是洗劫郿坞的马腾!wwω.xしéWêи.cóm

    所以,粮食,粮食,粮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是赵旻争霸的最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