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九十八章 发奇袭,攻守逆上

    备军在广陵,饥饿困败,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穷饿侵逼。--《英雄记》

    而吕布之后的行为更值得玩味。布与刘备主动联合,还其妻子,使备居小沛,共御曹军。

    吕布在兴平年间(194-195)因“兖州之乱”构罪魏武,使刘备御曹,本不足怪;可怪之处,是配合吕布叛乱的许耽、章誑等丹阳旧人,竟从此不见记载。

    除了被张飞阵斩的曹豹,许、章二将本是吕布牧徐州的佐命元勋,却从此人间蒸发。其中硍节颇值探讨。

    许耽、章誑为代表的丹阳旧部,因叛变缘故,不可能再投刘备,只有依附吕布。而从此再不见记载,恐怕已遭布“隐诛”。而策划人就是陈宫。

    理由显而易见。

    吕布出并州,陈宫出兖州,陶谦旧部出扬州,皆非徐州本地豪强,且三家三地。

    陈宫、吕布本就是“以利而交”的狗肉君臣,二人“争牧徐州”尚且不足;又岂容得下“丹阳系”的陶谦旧部,与己分羹?恰好需要与刘备和解,索性诛杀丹阳旧部以示诚意,一石二鸟,顺带清理异己,过河拆桥,方便独霸徐州。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陈宫以“连结海内名士”的特长,初入徐州,便注意到刘备系与陶谦系之间的矛盾,遂策动叛乱,助布夺徐州。

    陶谦故将曹豹在下邳,张飞欲杀之。--《英雄记》

    然后这仅仅是陈宫阴谋的第一步。其真正目的,是杀布自立、自牧徐州。

    由此便引发了之后两次叛乱,而兵变对象,不是旁人,正是陈宫主君吕布。

    建安元年(196)六月,吕布攻占下邳同年,陈宫便迫不及待地发动叛乱,欲族灭布家。

    叛乱当夜,吕布正搂着媳妇在府中困觉。叛将郝萌领兵猛攻府门,门坚不得入。

    布惊醒,披头散发,袒胸露腹地拉着媳妇惊惶奔走,不得出。

    布牵妇,科头袒衣,从溷上排壁出。

    溷,便是洗手间,俗称茅房。

    科头,即不带冠冕巾帻。此时夜半,应是披发。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而在古代,披发与无衣性质近乎等同。

    排即推,“排壁而出”即“推倒墙壁而走”。

    布有虓虎之勇,竟能破墙而走。

    前有韩馥,入溷中不得出而自裁。悲夫!

    一代枭雄,竟被逼得推倒厕所矮墙,“排壁而出”…险些死在茅厕之中。

    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时,布将河内郝萌反,将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诣厅事閤外,同声大呼攻閤,閤坚不得入。

    布不知反者为谁,直牵妇,科头袒衣,相将从溷上排壁出,诣都督高顺营。--《英雄记》

    布奔高顺营。顺,布麾下大督,忠诚谨慎,清白有威严。迅速将吕布夫妇保护起来。

    待曹性等人镇压叛乱归来,布升帐讯问:何人谋反?

    对曰:河内郝萌。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布又问:何人同谋?

    对曰:陈宫。

    顺斫萌首,床舆性,送诣布。布问性,言“萌受袁术谋”。“谋者悉谁?”性言“陈宫同谋”。--《英雄记》

    一座皆惊,连陈宫也忍不住涨红了脸,所有人都瞧得真切。

    但陈宫典兵,又是吕布谋夺徐州的佐命功勋,一时不好处置。最终竟“不了了之”。

    时宫在坐上,面赤,旁人悉觉之。布以宫大将,不问也。--《英雄记》

    此事除了反映吕布昏昧,也能侧面看出,陈宫势力猖獗到何种地步!

    谋杀主君,滔天大罪,竟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罚酒三杯便轻轻放下。

    恐怕吕布不置一词,亦有难言之隐。

    其中信息量之大,您品!旻细品!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简而言之,诛杀陈宫必生波澜,吕布惟有捏着鼻子咽下这口气,不再追究。

    可怪者,是郝萌出身,司隶河内人。与宫、布皆非同乡。

    顺问:“将军有所隐不?”布言“河内儿声”。顺言“此郝萌也”。--《英雄记》

    云某细思极恐!

    郝萌…

    其人大概率是陈宫叛乱的“预留后手”。为的就是事后连结张杨、以为外援。

    因为张杨此时,恰恰是河内太守。

    张杨与吕布同为并州人;郝萌出身河内,张杨为郡守。

    卓以杨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杨素与吕布善。--《魏书八张杨传》

    以吕布、张杨的关系看,尚属良好,杨绝无可能杀布,且河内与徐州云山阻隔,就算杀掉吕布,张杨也无法控制飞地,无异与为他人做嫁衣。

    塔读@告^在线免。费阅&读!

    是时,布坐困下邳。曹操、刘备引兵自西而来,广陵太守陈登率部曲截断布南逃去路,三家合兵,欲彻底歼灭吕布。

    公东征布。冬十月,屠彭城,获其相侯谐。进至下邳。--《魏书一武帝纪》

    (曹公)给其军粮,益与(备)兵使东击布。曹公自出东征,助先主围布於下邳。--《蜀书二先主传》

    太祖到下邳,广陵太守陈登率郡兵为军先驱。--《先贤行状》

    布见状欲降。

    投降这个思路是对的,当时声援吕布者,仅有袁术和张杨。

    然而袁术同年(199)亦被刘备所杀,此时自保不暇,只能干嚎两声,遥助声威。

    (布)潜遣人求救于袁术,自将千余骑出。战败走还,保城不敢出。术亦不能救。--《后汉书卷七十五-吕布传》

    张杨则比袁术更奸,仅仅“出兵东市”,以为呼应。

    东市不见于《后汉书郡国志》,非郡县名称,恐怕是野王之东市。

    首发&:塔>-读小说

    太祖之围布,杨欲救之,不能。乃出兵东市,遥为之势。--《魏书八张杨传》

    若如此,张杨连河内郡治都没出,不过是在原地阅兵,自我感动。行为更加恶劣。

    袁术、张杨都指望不上,而曹操、刘备、陈登近在咫尺,此时投降是唯一的选择,然而被陈宫阻挠。

    追至城下,布恐,欲降,陈宫等沮其计,求救于术,劝布出战。战又败。--《魏书一武帝纪》

    陈宫“自以为罪大”,知道降曹必死,故拼命阻拦吕布。

    吕布全靠一身蛮力和弓马骁武在江湖上打拼,耳根子又软(看他不问罪于陈宫便知),竟被忽悠得错失最后的活命机会。

    布欲降,陈宫等自以负罪深,沮其计。--《魏书七吕布传-附传》

    如此诡辩,连云某都信以为真,遑论吕布一介武夫乎?所以此事只怪陈宫太狡猾。

    然而宫之奸险,远不止于此。到了山穷水尽的绝境,他依然想再次出卖吕布。

    宫为布画策,令布自引军马出城,而宫坐守下邳。

    首发&:塔>-读小说

    陈宫谓布曰:“曹公远来,势不能久。若将军以步骑出屯,为势于外,宫将余众闭守于内。”--《魏氏春秋》

    就当时的兵力对比看,布若出城,无异羊入虎口。

    布购马军资已在去年(198)被刘备所掠;纵横天下的并州铁骑,此时成了一群“毛腿汉子”。

    建安三年春,布使人赍金欲诣河内买马,为备兵所钞。--《英雄记》

    注:布在建安三年(198)遣使赴河内(即张杨治所)买马。可知杨未参与建安元年(196)的暗杀事件。河内郝萌之叛,应为陈宫“视结果而定”的“预留后手”。

    曹操、刘备、陈登合兵,声势熏天,布断难抵挡。

    吕布妻子,当年随布逃离陈宫、郝萌屠刀的贤内助,闻听陈宫计策,大不以为然,直接点出要害所在:

    “夫君若出城,谁又能保证陈宫不叛?”

    布妻曰:“今将军厚公台不过于曹公,而欲委全城,捐妻子,孤军远出,若一旦有变,妾岂得为将军妻哉!--《魏氏春秋》

    如有蹉跌,将军当于何自立乎?愿将军谛计之,无为宫等所误也。--《英雄记》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蹉跌是失误之意,可翻译为“万一有个好歹”。

    布妻之言,一语中的。

    实际当时明眼人,包括后世读者,皆知吕布必败,出城更是“提前送死”。

    陈宫本就是叛乱成瘾的小人,布若出城,宫必献城降曹,挟此功绩,以求赦免。

    当时三面皆敌,突围已不可能。陈宫的真实想法,就是出卖吕布,献城投降,以全性命。

    布妻又说“陈宫、高顺素来不和”。

    宫、顺素不和,将军一出,宫、顺必不同心共城守也。--《英雄记》

    高顺清白威重,忠烈义笃。甚至吕布夺顺兵以益魏续(布姻亲),顺仍然忠诚如初,不复怨言。

    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布知其忠,然不能用。--《英雄记》

    与“以忠诚闻名”的高顺“不睦”的陈宫,是何等形象和心性,也便一目了然了。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我敢断言,布若出城,宫必杀顺。一如当年在兖州东郡濮阳,宫欲杀夏侯惇一般。

    彧守鄄城,驰召东郡太守夏侯惇。督将大吏多与邈、宫通谋。--《魏书十荀彧传》

    就在陈宫的奸计惑乱下,吕布在蹉跎中错过了最后生机。郭嘉画策,决堤灌城,布、宫等皆伏诛。

    吕布败死始末,人所共知,不必多提。主要谈谈陈宫之死。

    陈宫本贪生之人。

    贪权者必贪生,这是人性的真实反映。但他却“坚持求死”,自有其不得已。

    当年兖州之乱,祸首张邈、张超皆夷三族,吕布亦伏诛。所余者,除了南奔荆州的许汜,就只剩“阶下囚”陈宫了。

    十二月,雍丘溃,超自杀。夷邈三族。邈诣袁术请救,为其众所杀。--《魏书一武帝纪》

    许汜从叛,往奔刘表。见《魏书七吕布传-陈登附传》

    其时,兖州共叛者尚有王楷,随布奔徐州,下落不明。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而受害于“兖州之乱”的大将,程昱、枣袛、荀彧等人此时在曹营皆居高位,一言九鼎。

    更不用说被“宠为心膂”的夏侯惇,当年在濮阳险些作了陈宫的刀下鬼。

    魏武攻屠邺县,审配被擒。魏武欲赦,而辛毗哭嚎,遂杀配。

    此详情见《魏书六》引注《先贤行状》,文多不载。

    这些人尚在,陈宫就算投降,难道会有好下场?

    由是观之,见傻子都知道,就算曹操欲赦陈宫,夏侯惇等人也必定阻挠。魏武雄人,想来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自寒人心。陈宫本人,又焉能不知?

    因此,陈宫必死。

    陈宫老贼主动求死,不过是替自己找个不那么屈辱、不那么痛苦的死法罢了。

    太祖笑曰:“今日之事当云何?”

    宫曰:“为臣不忠,为子不孝,死自分也。”--《典略》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呵呵,为臣不忠,为子不孝,死自分也。

    哈哈,这正是陈宫一生的写照。

    诚如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是曹操一生的写照一般。

    陈宫出使济北,联结鲍信,并非“忠于曹操”,不过是赖此为“进身之阶”,谋求高位。

    在仕途受阻后,其人便毫不犹豫地勾引吕布,策反张邈,煽动兖州“百城皆叛”。

    败入徐州后,陈宫又以敏锐目光,勾结丹阳旧部,驱逐刘备。

    备甫败,宫又在同年(196)迫不及待地发动了针对吕布的暗杀行动,欲灭布满门。猖獗放纵,令人胆寒。

    从陈宫勾结河内出身的郝萌,亦可看出其留有后手,大约是引河内太守张杨为外援,犄角曹操。

    在山穷水尽,三面环敌的绝境,陈宫依然不忘自作家门,竭力怂恿吕布出城,欲献城以降,倚功求免。

    亦可见其自私可怕到何种地步。

    塔读@

    当然,这份拙劣的“作战计划”,连汉末的女流都骗不过,直接被布妻拆穿。

    至于最终受缚求死,非其有忠义之心;不过时势所然,不得不死。就算曹老板想救他,曹老板麾下人可愿意?

    陈宫的真实形象与演绎形象,可谓差天共地。

    一代眩惑奸贼,在小说渲染下竟成“忠烈义士”,还为其安插了“义释孟德”的戏码。误人子弟,贻害非浅。

    陈宫为祸一生,荼毒四海,终于求奸得奸,死于非命。

    不知其伏诛之时,可曾对求之不得的牧守大位、对惨死兵祸的无辜百姓,有过丝毫遗憾和懊悔?

    云某只想说一句:我呸!荼毒百姓的屠夫陈宫,曹操给你全尸便宜了你!

    可耻的易教授欠缺做学问最基本的态度,面对全国观众却信口雌黄,我呸!!!!!!!!!!!!!!!!!!!!!!!!!!!!!!!!!!!!!!!!!!!!!!!!!!!!!

    你与陈宫这草菅人命的鼠辈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