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十五章 论功行封赏,开府定计忙上


    赵旻向张辽抱拳。

    “文远兄迷途知返,可喜可贺!今后旻必将重用兄!”

    张辽苦笑抱拳:“主公有所不知,某故主奉先公,亦曾奉天子秘诏也。某之所以降曹孟德,亦因曹孟德奉天子之故。”

    此事前文提过,只能说刘协不明真相在先,吕布有负皇命在后。

    赵旻呵呵笑道:“此事旻已知,天子曾遣奉先将军还都洛阳。

    怎奈何洛阳已为断壁残垣,而奉先将军又屡受袁本初、曹孟德及刘玄德迫害。此非文远兄之过也。

    幸赖旻得诸君之助,又屡次逢凶化吉,方才得以达成天子所托,终除国贼曹孟德。

    董昭作揖道:“主公,昭正欲与主公商议此事。"

    赵旻抱拳还礼:“公仁公放心,只待子敬、子山进京,旻便论功行赏。"

    董昭作揖后,不再开口。

    赵云蹙眉道:“从文,驻于外地之将臣,又当如何?"

    赵旻抱拳:“大人放心,旻自当遣心腹将赏赐、任命诏书送至其人处。"

    刘晔须道:“主公,何人可为河南太守?”

    河南郡太守如今空缺。

    赵旻已经想通此节:“此事由元常先生决断即可,其人麾下多能人也。子瑜有大才,不可大材小用。”

    河南郡属三河之地,归司隶校尉管辖。

    钟繇实际上是赵旻臣属,赵旻又舍不得将诸葛瑾外放,所以赵旻干脆让钟繇派人。

    赵旻清楚,钟繇麾下有杜畿,杜畿任河南太守绰绰有余。

    刘晔满意了,也不再开口。

    赵旻复又看向张辽。

    “文远兄,若刘子台胆敢抗皇命,便有劳兄随旻出征河东。"

    河东郡位于并州和关中之间,亦属战略要冲,所以董昭对河东极为重视。

    历史上,并州刺史高干降而复叛,河东豪族卫固、范先被高干挑唆欲拥兵自重,带头平乱的正是当时的河东太守杜畿。

    初降便被委以重任,这对于降过多次的张辽来说,还是头一遭。

    曹操对自己的猜忌,张辽焉能不知?赵旻却如此信任自己。

    因此,张辽此刻激动万分,激动之下,他竟然生出李广封侯的错觉。

    也就是这时代没有“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否则他一定会高歌一曲。

    其人忍住行顿首礼的冲动,深深躬身抱拳。

    “主公放心,辽必不辱命!”

    赵旻大笑:“旻得文远兄,犹晋文公得先仲车也!

    赵旻这个比喻恰到好处。

    其人以勤王之晋文公自居,又将张辽比喻为晋国第一位元帅。

    这一点,赵旻比常以汉高祖自居的曹操高明。

    张辽激动到不能自持。

    “主公谬赞,辽焉能与先仲车相提并论?"

    张辽太谦虚了,先轸肯定做不到八百破十万,威震逍遥津。

    赵旻哈哈大笑:“旻以为,文远兄犹在先仲车之上也。河东之行,尚需文远奋勇!

    张辽心情激荡,当即领命。

    于是乎,赵旻本拟订去关中,却被董昭纠正为定河东。

    【作者题外话】:吕布奉秘诏之事,前文提过,此处不再赘述。χιè

    先轸之于晋文公,便如同李靖之于唐太宗。

    张辽的经历,前文同样提过,此处不再重提。

    所以,上一章和这一章既然提到诸葛亮的战略,咱们便聊一聊诸葛亮的“隆中对“吧。

    曹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这句话,是“隆中对”的核心思想。

    所以,咱们先来看曹操、孙权与“鼎足之势“。

    《隆中对》以"董卓作乱"为开篇,论述汉末丧乱(西历189)之根源,属于旧调重弹,未见新意。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隆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