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八十六章 汉亡于何处,势猛如破竹下

    首发&:塔>-读小说

    平阿长登时打了个激灵。

    “卫…卫…卫将军!卫将军应在龙亢县,何以至此?”

    “休得废话!尔乃汉臣,何故助贼造反?”

    赵旻“呛啷”一声拔剑出鞘,以剑锋指着其人冷冷道。

    那平阿长如梦初醒一般,“扑通”跪倒在地,连连求饶。

    “卫将军饶命!某实情非得已耳!”

    赵旻兀自冷笑不休。

    “求饶?好办!大开城门,以迎王师!”

    半个时辰后,随着兵卒们接管城防,平阿县城头,插上了赵旻的卫将军大纛。

    赵旻留徐盛、步骘屯驻于平阿城,负责防守及调拨粮草。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大军休整一日后,初九卯时向寿春进发。

    由于有迷途知返、戴罪立功的平阿长出面,赵旻一路势如破竹,不到两日,便兵临寿春城下。

    此时,无论东路的孙策、陈登,还是西路的李典,均未抵达。

    赵旻有心等这两路军。怎奈何…

    今日已是十月初十,赵旻若不急攻,则势必不能在十月十六抵达丹徒。

    万般无奈之下,赵旻只好第一时间架起云梯车、冲车、井阑车等攻城器械,令兵卒结阵,强攻寿春城。

    【作者题外话】:虽然未找到可考之明证,但云某始终认为,孙策之死,蹊跷之处甚多。

    所以,借本书来还原一下当时场景。

    以孙策之勇,刺客若仅三人,恐怕不会成功得手。

    平阿县上下,未曾预料到赵旻会连夜赶来,所以根本没来及布防。

    原文≈~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初平元年(西历190)是关东兵起的第一年,按理也应是最精彩纷呈的一年。

    但曹操在该年的记载却零散且跳跃。

    荥阳惨败之后便不见于史书,直到募兵归来,进屯河内。

    考虑到曹操自酸枣(张邈等人驻地)离去,却投奔河内(袁绍驻地),可知是有意脱离张邈,意在投奔袁绍。

    (董)卓留屯洛阳,遂焚宫室。是时(袁)绍屯河内。邈、岱、瑁、遗屯酸枣。--《魏书武帝纪》

    太祖兵少,乃与夏侯惇等诣扬州募兵……复收兵得千馀人,进屯河内。--《魏书武帝纪》

    因此,所谓的“南下募兵”,实际也带着明显的政治目的:

    即替新主子(袁绍)游说江南军阀,做武装串联。

    从陈温、周氏兄弟后续的政治立场上看,曹操的活动无疑是成功的。

    首发&:塔>-读小说

    这可能也是陈琳《檄文》中“鹰犬之才、爪牙可用”的隐喻。

    续遇董卓侵官暴国,于是(袁绍)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方收罗英雄,弃瑕录用,故遂与(曹)操参咨策略,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为袁绍檄豫州》

    因为按《檄文》的时间线,此时尚在东郡之战(191)之前,曹操替袁绍立的功劳,恐怕就是在扬州的“合纵连横”。

    中原、河北的土地如此广阔,曹操却舍近求远,跑去千里之外的扬州募兵,可知背后必有隐情。

    至于曹操脱离酸枣的直接原因,便是惨败荥阳,败光张邈等人的“天使投资”,因此遭到鄙视,不得不改换门庭。

    换言之,荥阳之战(190)的胜败,促成了袁曹合纵,从而引发了历史的转折。

    徐荣在无意间推倒了历史的多米诺骨牌,引爆蝴蝶效应,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徐荣,一个出身幽州(玄菟)、仕宦凉州(董卓)、在司隶(荥阳)打败了自兖州(陈留酸枣)而来的豫州军阀(曹操),最终掀起了汉末群雄的重新洗牌,奠定了三国争霸的伟大局面。

    呵呵,试问,这是怎样的一种鬼斧神工?

    然而,问题又出现了。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曹操走投无路到何等境况,以至于不得不投奔袁绍呢?

    那便是上一章已提过的,曹氏、夏侯氏的悲惨遭遇。

    究其原因,是在董卓上洛,曹操起兵之后,谯沛曹氏,实际成了甲级通缉犯,甚至时刻处在被灭门的危机下。

    读《魏书九诸夏侯曹传》,里面所有登场的宗室和连襟儿,除最早跟随曹操起兵的夏侯惇和曹洪,其余人物登场位置都不在谯沛老家。

    而曹魏建国后,曹氏、夏侯氏掌兵者,比例高而人数少。

    究其原因,恐怕绝大多数宗室,早已在曹操起兵之初,即遭灭门,如曹邵一般。

    这也是曹操惊叹曹休转行千里、成功会师而未死于半途(吾家千里驹)的原因所在。

    所以,咱们来看曹操的“替死鬼”曹邵。

    曹邵的相关记载有限。

    不过他是大将军曹真的父亲,曹爽的爷爷。

    原文≈~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曹邵的经历,能更加生动反映谯沛曹氏在老家的凄凉光景;

    同时,这也可解释曹休部分,宗族改易姓名,散去乡里的缘故。

    豫州刺史黄琬,后将军袁术,四处追杀曹操。

    危急时刻,曹邵挺身而出,大呼:我乃曹孟德也。旋即…扑街。

    太祖兴义兵。(曹)邵募徒众,从太祖周旋。

    时豫州刺史黄琬欲害太祖,太祖避之、而邵独遇害。--《魏书》王沈版

    寇问太祖所在,(曹邵)答云:“我是也。”遂害之。--《魏略》

    曹操追思曹邵救命恩情,收养其遗孤曹真为子,使与曹丕周旋。

    曹真、曹爽父子,也因此权倾天下。

    而曹邵替曹操赴死,足可见曹氏仇家之多。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王沈、鱼豢、陈寿修国史,秉承为尊者讳的缘故,无法直书明言。

    他们总不能写:

    “东汉末年,曹操造反,连累老家亲戚全被杀了。”

    如此,恐怕这些笔杆子的阳寿也就到头了。

    也因此,陈寿给裴松之出了个天大的难题。

    刘宋朝裴松之(372-451)为《三国志》做注时,似乎也不敢明言其始末者,大概与刘宋开国皇帝刘裕有关。

    宋武帝刘寄奴,一生有七子十女。

    以年龄考证,刘裕长子竟是其四十三岁时所生。

    用古代早婚早育传统(男子二十弱冠,女子十五及笄)来看,简直骇人听闻。

    刘裕如曹操一样,也是个靠“挟天子以令诸侯”起家的枭雄。乐文小说网

    塔读@

    注意:“挟天子”难听,换成高大上、伟光正的“勤王”也行。

    反正这两个行业干到后期,区别都不大。

    刘裕一生有七子十女,足见其生育功能旺盛。

    宋武帝出身寒微,北府军开局,壮年时靠军功发家。

    然则刘寄奴穷归穷,断没穷到娶不起媳妇的程度。

    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刘裕可能遭遇过宗族子嗣被诛杀的惨剧,导致其“长子”竟是其四十三岁所生。

    裴松之活跃时间,恰恰是刘裕三子刘义隆(即宋文帝)统治时期。

    裴松之读史著史,见惯史书中的权谋鲜血。

    所以,裴先生决不敢直言刘裕生子年龄问题。

    因为这种事儿背后牵涉太广,利益太深,属于秽史范畴。

    塔读@

    以此逻辑推断,裴松之也不会明言曹操起兵时害死老家一众亲戚的故事;

    因为这属于“含沙射影”,与裴松之当朝环境太过相似。生命诚可贵,且行且珍惜。

    综上,袁绍是曹操的贵人不假。

    但通过曹操这悲惨的争霸开局可知,曹操之所以奠定曹魏基业,更重要的,还是依靠自身强大的能力,以及其人百折不挠、筚路蓝缕的奋斗。

    这里再强调一句:曹操这开局两个心腹、亲戚险些死光光的开局,是天选之子吗?

    好吧,袁绍大力扶持其人…也算一点儿吧。

    然则,刘备与曹操经历相似,能力却终不如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