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一十四章 农闲发明忙,偷闻佳人香终

    赵旻的计划,前文曾有伏笔,而且那个坑云某一直未填。

    赵旻和刘艾说的是让刘协正常死亡。

    因为赵旻和伏寿的子女,长的肯定不像刘协。

    此事不能急,因为袁绍和刘备都对赵旻虎视眈眈。

    先秦时墨家便已造出各种机床,而且是脚踏式的。

    本文中墨家不可能登场,实际上,无君无父的墨家早已消亡。

    原文来自于塔≈

    强调一点:公输班不是墨家弟子。

    昨晚云某喝多了,所以竟然说起了荀彧…

    咱们聊一聊手戟。

    寻入后园,正见吕布和貂蝉在凤仪亭下共语,画戟倚在一边。卓怒,大喝一声。布见卓至,大惊,回身便走。卓抢了画戟,挺着赶来。吕布走得快,卓肥胖赶不上,掷戟刺布。布打戟落地。--《三国演义-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这是脍炙人口的经典段落。

    温侯和貂蝉,郎情妾意你侬我侬,不料被董太师撞个正着,戴了绿帽儿的董卓愤怒难忍,抄起方天画戟,掷向吕布。

    实际东汉历史中,既不存在貂蝉,也不存在画戟,虽然正史中,吕布确实绿了董卓。

    此外,“手戟”确实有,是一种短型投掷兵器。

    手戟,形制类似两汉“卜字戟”,相比唐宋的仪仗兵器,卜字戟外形更类似先秦的“戈”,可视为戈的升级版。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不同于卜字戟和战戈,手戟长度极短。

    以现存文物考量,其不足两尺(汉尺约合今天23cm),手戟长度约在半米上下。

    这种兵器完全无法用作长柄、进行中远距离格斗,只能藏于袖中,进行近身防护;χιè

    或者将其插于背囊/悬挂项上,战场上进行中近距离投掷。

    以手戟形制和握柄位置推测,投掷弹道大约是旋转飞舞型,而非直线投射型。

    东汉末期三国初期(西历189-220),即董卓上洛至曹丕篡汉时期,距离《三国演义》成书的年代(元末明初)太过久远,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年以上,武备形制已出现极大变化。

    所以,罗贯中等小说家无法完全理解东汉之“手戟”,遂出现今天《三国演义》中“董太师拿方天画戟怒掷吕布”的段子。

    知道的,会心一笑;不知道的,还以为董太师是练标枪投掷的奥赛选手。χιè

    上面介绍了手戟的形制和用途。

    接下来介绍官修史中,手戟的实际应用案例、及使用手戟的人。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1)董卓

    董卓出身凉州,处胡汉杂居之地,以骁武善战升至并州刺史、前将军(大将衔)。吕布曾与董卓有牴牾,卓怒,拔出手戟掷向吕布。

    这就是小说中的凤仪亭原型。

    然(董)卓性刚而褊,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吕)布。--《魏书六》

    (2)曹操

    曹操年轻时在洛阳做议郎,曾私闯权宦张让(中常侍,十常侍之乱谋主,汉灵帝称为阿父,也就是老爹的阉人)居室,被张让察觉。

    曹操掏出手戟,挥舞格斗,翻墙逃遁。

    曹操年轻时的胆魄武力令人叹服。

    曹孟德刺杀董卓的演义桥段(实际不存在),大约是以“魏武舞手戟于庭”为原型。

    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于庭,逾垣而出。--《异同杂语》作者孙盛,录于裴注三国志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3)刘备

    刘备少从行伍,参与中原混战近二十年。

    长坂之败,刘备惊惶亡命。

    有人报告赵云北向投曹。

    备大怒,抽出手戟掷向信使,高呼:“赵子龙绝不会弃我而去!”

    赵子龙心如铁石,刘先主待以腹心,君臣相得,千古佳话。

    初,先主之败。有人言:(赵)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云别传》录于裴注三国志

    4)太史慈

    不同于演义小说,太史慈的官修史定位是诸侯,与刘繇、士燮同传。

    当然,太史子义的具体履历(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二者相差不大。

    塔读@

    太史慈身长七尺七寸,猿臂善射,早年交结刘备、孔融。

    后转斗江淮,曾与孙策贴身肉搏,夺走孙策头盔;自己背囊中插的手戟也被孙策所夺。

    原文为:“项上手戟”。

    太史慈之手戟,或悬挂在脖颈甲片处。

    注意:前文提过,两汉有一种“盆领甲”,领口甲片倒立在肩甲位置,几乎可以270°包裹脖颈。

    (5)吕布

    吕温侯胯下赤兔马,手中方天戟,潇洒风流,天下无敌。赤菟马是真;方天戟为假。

    按《英雄记》(王粲著)所录,吕布持重型战矛。

    但吕布和其他东汉军阀一样,也有随身携带手戟的习惯。

    吕布在徐州,陈登奉命出使汉廷,为吕布谋取徐州牧。

    原文来自于塔≈

    外交结果极为失败,吕布大怒,抽出手戟砍向几案。

    始,(吕)布因登求徐州牧。(陈)登还,布怒,拔戟斫几。--《魏书七》

    (6)典韦

    典韦是曹操首任警卫司令。

    其人以擅斗、凶恶著称于世。

    兖州之战,与吕布鏖战,曹操招募死士陷阵,典韦率劲卒,人披两铠,陷阵搏杀。

    当时阵地西面危急,典韦手持十余枝手戟,如狙击手般连续向吕布军投掷,敌人应声而倒,吕布军惊惧溃散。

    人惧,疾言“虏至矣”!(典)韦手持十馀戟,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吕)布众退。--《魏书十八》

    看典韦列传,也可知手戟极短。

    如果是撩戟、画戟长度,手持十余枝?那估计真是身高十丈,腰阔百围,巨灵神下凡了。

    原文来自于塔≈

    董卓、刘备、曹操、太史慈、吕布、典韦,皆一时雄人,割据天下。

    他们也都是官修信史中、有明确记录使用过手戟的名将。

    汉末三国时代,手戟之流行,大约远超今人想象。

    赵旻没有使用手戟的习惯,因为他是现代人。

    要不,下一章咱们聊聊赤菟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