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九十三章 黯然削魂赋,古文运动出下

    赵旻正欲详细解释,却见荀彧笑道:“某已知你意,故而以《原道》开篇也。”

    赵旻顿生知己之感。

    “知旻者,大人也。”

    孟子的核心思想,几乎皆被韩文公《原道》一文所概括。

    荀彧呵呵一笑:“阿旻,若你我可借此良机抖擞天下士人精神,何愁我皇汉不兴?”

    言罢,荀彧收敛笑容,正色道:“阿旻,攻凉州前,尚需办妥一事。”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作者题外话】:汉明帝刘庄朝,刘庄做了个梦后,心念一动之下,便有了摄摩腾、竺法兰骑白马带《四十二章经》进中原,遂有了洛阳白马寺。

    此事说明两点问题:

    一是丝绸之路至少在明帝时还畅通无阻;

    二是明帝时东汉国力尚可,能养起佞佛之人。

    佞佛之典范、梁武帝萧衍曾问达摩,其人修寺供养僧伽功德大不大,达摩淡淡道:实无功德。

    萧衍所作所为,与现在那些迷信而不正信的佛教徒何其相似。

    萧衍建寺分田,变相加剧了土地兼并、削减了自耕农的土地,何其残忍!

    因倒行逆施、导致民不聊生之故,萧衍最后也没得善终。

    这厮害的无数百姓冻饿而死,活该他本人被活活饿死!

    何谓佞佛…云某举个最简单例子: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神特么能想到,北宋最大的地主居然是汴京大相国寺!

    如今的嵩山少室山那啥啥,一个道理。

    相比于三武一宗那粗暴残忍的灭佛运动,赵旻这种从思想、文化角度压制、引导佞佛愚行的做法,要文明有效许多。

    黄老更不必提,五石散配玄学,毁了我华夏神州大好河山。

    魏晋风骨,纯属狗屁!

    能救这个时代的,还真不是《论语》,而是《孟子》。

    本章那些名句,皆出自于《孟子》。

    《孟子》之中,几乎皆为务实之方法论。

    孟子地位抬升起来,的的确确是因为韩文公韩愈。

    这几章绝对没有偏离主题。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在东汉这个士族当家、道德底线高、崇尚文化的时代,赵旻若一味攻伐…孙策就是他的下场。

    更何况,赵旻要解决的,始终是士族演变为门阀、五胡乱华这两大隐患。

    赵旻在这几章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消除这两大隐患。

    避免士族向门阀转变的方法,是印书开蒙及三学制,从根源上解决士族知识垄断问题;

    至于有效杜绝五胡乱华…这个,赵旻只能从一点一滴做起。

    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上一章,咱们提到在魏明帝曹叡朝时,夏侯玄的宦海沉浮,这一章,咱们来看看夏侯玄在齐王曹芳朝的履历。

    齐王时代,夏侯玄得到表兄曹爽提携,平步青云,陆续担任散骑常侍、中护军、征西将军等显职。

    在此期间,他先后谋划了正始改制、骆谷之役等政治、军事行动,虽然结果未尽如人意,不过仍然在社会上造成了较大影响。

    尤其是正始改制,以限制门阀、强化中央集权、打击奢靡之风为纲领,高度符合当时的政治需要。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若此改制可持续下去,哪里还会有五胡乱华?

    可惜,正因此改制,曹爽、夏侯玄这对表兄弟触犯了司马党的切身利益,这才有了正始之变!

    前文曾介绍过,司马党都是一群因循守旧的糟老头子,而曹党则是子侄辈儿、甚至孙子辈儿的少壮派,儿孙焉能斗过老子和爷爷?

    相关细节在《玄传》中记载甚详,兹不赘引。

    随着夏侯玄政治主张的实践,其名望亦日胜一日。

    司空赵俨(本书中的颖川士人赵俨赵伯然)的葬礼上…

    司马师、司马昭兄弟皆在座,而夏侯玄虽然“后至”,却引起群臣轰动,“宾客百数,咸越席而迎”,把司马兄弟的风头抢了个干净。

    司空赵俨薨,大将军(司马师)兄弟会葬,宾客以百数,(夏侯)玄时后至,众宾客咸越席而迎,大将军由是恶之。--《魏氏春秋》

    夏侯玄的名望奇高,甚至不能被魏晋嬗代的血腥背景所掩盖。

    夏侯玄死后,虽然背负“谋逆”的恶名,却仍被魏晋士大夫当作名士的标杆,争相效法。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钟会入蜀时曾把姜维比作夏侯玄,以作夸赞;

    西晋重臣和峤,亦仰慕夏侯玄的为人;

    尚书令乐广在童蒙时曾得到夏侯玄的提携,因此受举茂才,平步青云。

    因而,司马贼将夏侯玄标上“谋逆”标签,便显得格外讽刺!

    (钟会)谓长史杜预曰:“以(姜)伯约比中土名士,(诸葛)公休、(夏侯)太初不能胜也。”--《蜀书姜维传》

    (和)峤少有风格,慕舅夏侯玄之为人,厚自崇重。--《晋书和峤传》

    王戎为荆州刺史,闻(乐)广为夏侯玄所尝,乃举为秀才。--《晋书乐广传》

    直到东晋时代,夏侯玄依然名望不减,朝中甚至把权倾朝野的重臣庾亮比作夏侯玄,没有丝毫避讳。

    (庾亮)风格峻整,动由礼节,闺门之内,不肃而成,时人或以为夏侯太初(夏侯玄)、陈长文(陈群)之伦也。--《晋书庾亮传》

    一言蔽之,夏侯玄名望至高,当世无二,已经影响到了司马兄弟的统治。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因此夏侯和、夏侯威等人可以幸免于难,乃至居官如旧;

    而夏侯玄却不能不死!

    正始之变后,曹爽倒台时(西历249年),夏侯玄、夏侯霸等人正在雍凉领兵,都督关中。

    彼时司马懿致力于“营建家门”,遂征召与曹爽关系密切的地方督军还京,意在解除兵权,加以限制。

    有趣的是,与曹爽有血缘关系的夏侯玄接受了征召,返回洛阳;

    反倒是与曹爽无血缘关系的夏侯霸(夏侯渊之子)弃官出走,亡入益州。

    (曹)爽诛,(司马懿)征(夏侯)玄为大鸿胪,数年徙太常。--《魏书夏侯玄传》

    (夏侯)霸闻曹爽被诛而(夏侯)玄又征,以为祸必转相及。--《魏略》

    那么问题来了,夏侯玄为何不与自己的族兄弟夏侯小霸霸一同逃亡季汉呢?

    下一章,咱们再详谈。

    首发&:塔>-读小说

    诸君如有兴趣,可读一读《夏侯玄传》,其中隐藏了不少陈寿不能明言的秘密。